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12年第10期
编号:12294701
新开门六件事之酱主调和(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大众健康》 2012年第10期
     对于很多人,“酱”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每天我们都接触、食用,有的人离开它甚至会感到“食之无味”,譬如辣酱;但是真的问到“酱”的营养价值、食用过多的害处、如何选酱,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像“油”、“盐”、“醋”那样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

    “酱”对于大家虽然有些陌生,但是它的历史并不比“油”、“盐”、“醋”短,对中国人而言它的文化内涵更深厚。提到文化内涵,不得不从她作用说起——“酱”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担当着调和五味的使命。《礼记》中曾提到“五味、六和”,所谓“六和”就是“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凡味之调必有酱,酱成于盐而咸于盐,是食之主也”;“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弹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而自从晏婴将吃喝烹调事上升到治国安天下的境界之后,调和之事就成了中国烹饪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

    酱在北方,多爱以独立姿态出现,不是被包裹在豆腐皮就是青菜叶中,与大蒜、野菜或肉一起,要不就是被烤鸭蘸上。用酱炒菜调味,它的踪影从菜名就可觅到:酱爆肉丁、京酱肉丝、酱汁鱼。酱在南方,却是孙猴子七十二变,幻化出无穷的可能性。南方用酱,偏爱在打破和重塑之间,使得酱和食物的融合一下子旖旎了许多。如同对川菜一概以麻辣论之的一叶障目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