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2316600
孩子有病需用儿童专用药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大众健康》 2012年第12期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期,各器官系统不断发育变化,疾病谱也和成人存在很大差异,这使得儿童在用药方面与成人比较存在很多差异,儿童有自己特殊的用药需求。

    儿童不是“小大人”

    小儿的解剖、生理和生化功能,尤其是肝、肾、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与成人差异很大,因此其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具有自身的规律,小儿不同年龄阶段发育的变化,对药物的作用和给药剂量有极大的影响。在用药上,不能将小儿视为缩小的成人,小儿有其独特的疾病类型、剂量范围和发育阶段的特征。

    首先,小儿胃肠道处于发育阶段,胃酸水平不足、pH值相对偏高、胃排空时间长及肠蠕动缓慢等,均可致药物生物利用度改变,所以小儿药物口服吸收率与成人不同。

    其次,早产儿、新生儿和婴幼儿皮肤角化层薄,药物穿透性高;整个儿童期相对于成人具有较大的皮肤灌注和表皮水化潜力,因此婴幼儿以及儿童有较强的药物透皮吸收能力。

    还有,近年来,小儿吸入用药逐年增加。这种给药途径的优势在于可直接将药物送到作用部位并发挥局部作用,但其也具有全身作用。发育阶段肺结构及其换气功能的变化极易影响肺内给药后药物的沉积和随之发生的全身吸收。

    另外,血管内给药(静脉给药)为新生儿及婴幼儿吸收最快、疗效最可靠的给药方法,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常用药物的渗透压较高,在短期内注射可引起高渗血症,对新生儿危害很大。其他还有肌内注射给药:新生儿骨骼肌血流量小,肌肉收缩无力影响药物扩散,肌内给药的药物吸收率较低。此外, 由于可致局部感染和硬结,所以新生儿最好不要肌内给药。直肠给药:新生儿、小婴儿直肠给药可提高生物利用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