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14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673798
警惕“吃”出药物性肝损伤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大众健康2014年第1期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它是药物在体内代谢的重要器官。但与此同时,“是药三分毒”的药物又可以影响肝脏的结构和功能,造成肝脏的损害。随着医药工业的不断发展,新药层出不穷,药物性肝损害发病率日益增高。那么,什么是药物性肝损伤?哪些药物存在导致肝损伤的隐患?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究竟危害有多大?

    什么是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也称药物性肝病,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因药物或代谢产物所致肝脏损伤的医源性疾病。药物性肝损伤分为急性及慢性肝损伤,其中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约占90%,部分重症患者可危及生命。目前已有上千种药物、营养补充剂和草药被证实可导致肝损伤。据报道,药物性肝损伤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10~15%。DILI作为药物安全性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过去50年药物撤市的最常见原因。 DILI相关的症状包括黄疸、瘙痒、恶心、嗜睡和腹部不适等。

    普通感冒药,滥用易伤肝

    最近天气寒冷,52岁的老李患上感冒。他自行去药店购买了各种功效的感冒药,吃了半个月之后,家人发觉老李的脸色有点发黄。到医院化验肝功后,发现老李的转氨酶已经达到了400多,是正常人的十倍以上,最后被确诊为药物性肝炎。

    感冒药是引起肝损伤的常见药物。由于这类药非处方药很多,在药店就能买到,因此很多人易忽视过量服用感冒药造成的危害。

    滥用降脂药,吃出肝损伤

    64岁的刘奶奶是一名煤矿退休工人,一次体检中查出患上高脂血症。刘奶奶自己去药店买了辛伐他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