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14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632228
感受尺寸之间的脉动(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大众健康2014年第12期
     脉诊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中医在缺乏精密仪器和设备的情况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着独有的诊断体系,创造出了最具有中医特色的脉诊。

    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桥段,一位郎中将手指搭在夫人的手腕上,凝神片刻,随即面带笑容朗声道:“恭喜夫人,这是喜脉啊!”普通观众对于脉诊的印象多由此而来,于是有人觉得脉诊是一门神秘高深的技艺,有人认为脉诊只是剧本中夸张滑稽的杜撰,那么,三根手指在腕间的轻轻一按,是否真的能探得内里乾坤呢?

    其实,郎中得出“有喜”的结论,是因为摸到了有孕之人的特殊脉象——滑脉。

    脉象是指脉动在手指下的形象,脉象的形成和五脏六腑的活动密切相关,能反映人的内在气血变化。滑脉是气血充盈的表现,气充则脉流畅,血盛则脉道充盈。怀孕妇女见滑脉,就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结果。滑脉的脉象特别,古人对它有着非常精确和形象的描述,称其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中走珠,如荷叶承露,这种指下感觉和“如按琴弦”的弦脉、“如轻刀刮竹”的涩脉等其他脉象大为不同,有经验的医者伸指一探,就心中有数了。

    那么,当我们摸到了滑脉,是否就能放心地道声恭喜了呢?这倒也未必。健康的人也可以出现滑脉。“平人脉滑营卫丰”,意思是说,正常人的滑脉,说明他(她)营卫丰盛,是健康的表现。另外,滑脉也有可能是一种病理表现,表明有痰饮、食积、实热等证,这是由于邪气壅盛于内而正气不衰,气实血涌,所以也会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的滑脉之象。此时便体现出了中医“四诊合参”的重要意义,从脉诊上得到的表征结合其他望、闻、问三诊获得的信息,能够进一步排除错误干扰,最终得到正确的结论。

    中医诊断历来讲究“望闻问切”,缺一不可,将其中任何一种诊法单独用于实践,都是非常片面的。但相比之下,脉诊也就是切诊,虽然处于四诊之末,却是最具有特色的一种诊法,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文献之众多都是望、闻、问三诊所不能比拟的。

    脉诊记载,始于扁鹊

    扁鹊姓秦,字越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世列为古代五大名医之首。他带领手下弟子周游各国,四处行医,因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被百姓们奉为神医,并借用上古神话中黄帝身边的神医“扁鹊”之名来称呼他。扁鹊一生行医,流传下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而最早关于脉诊的记述也发生在这位鼎鼎大名的神医身上。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扁鹊路过虢国时,正遇上虢国太子刚刚身亡,扁鹊通过脉诊,发现太子是得了“阳脉下遂,阴脉上争”所致的“尸厥”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休克,就通过汤剂、针灸、药熨、按摩等一系列疗法,让太子“起死回生”了。于是,太史公在书中总结道:“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证明了脉诊的应用是从扁鹊开始的。除了《史记》,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也在其著作《韩非子》中有过相似的记载。而桑弘羊在《盐铁论》中也说过:“扁鹊抚息脉而知病所由生。”说明虽然脉诊的发明不可能是一人一时之力,但神医扁鹊的确是脉学史上公认的开创者。

    《黄帝内经》奠定脉学基础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巨著,也是对今人来说最耳熟能详的一部中医典籍了。现代认为,《黄帝内经》的成书不晚于西汉,书中关于脉学的论述是对汉之前相关学说的一次总结。书中专门论脉的就有《脉要精微论》、《三部九候论》、《玉机真脏论》等六个篇章,提出了动脉、三部九候、人迎气口等诊法和二十多种脉象,就生活起居、时令气候对脉象的影响也有概述。虽然一并兼收的风格让学说显得有些凌乱,但却为后人保留了珍贵的学术史料。可以说,《黄帝内经》丰富了脉学体系,初步奠定了脉诊学的基础。

    随后,对脉诊有重要发挥的著作是《难经》和《伤寒杂病论》。《难经》中共有八十一难,每一难都会提出一个问题并在下面进行解释,书中一至二十二难讨论的都是脉学范畴,占整本书内容的四分之一,可见对脉学的重视程度。医圣张仲景在著作《伤寒杂病论》中更是将脉诊置于首要位置,每一卷都用“辨某某病脉证并治”来命名,表示需要依据脉象的变化来确定证的治疗方法。

    王叔和著《脉经》一统脉学

    在汉末晋初,脉诊在医生圈子里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了,并且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各种版本的脉学典籍层出不穷,脉学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由于没有统一的脉象名称和鉴别标准,临床诊断容易发生误差,这对病患来说是很危险的。为了解决医生在临床能正确用脉诊诊断的问题,需要一部集脉学之大成的专著出现。西晋的太医令王叔和承担了这一使命。

    王叔和生于达官显贵之家,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后立志钻研医道,成为解救民众苦痛的一方名医。后来,王叔和被推选为曹操的随军医生,先后成为了王府侍医、皇宫御医,在32岁时被提升为太医令。于是,王叔和利用太医令这一官职的有利条件,开始整理古代的医学典籍。他搜寻散落四方的医学著作,几十年如一日地精心研究,在吸收《黄帝内经》、《难经》及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名医的脉诊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见解和实践经验,写成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

    《脉经》共计十万多字,分10卷,98篇。这部专著将文献散载的各种脉象归纳成了24种,并形象地描述了每一种脉的具体表现,使脉象有了明确的命名标准,成为后世脉书中脉象分类都要参考的基本准则。《脉经》一出,国内外医学界的反响极大,唐代的太医署就把它列为了必修教材。由于作者用句通俗,描述形象,所以,《脉经》在民间流传甚广,后逐渐传到了日本、东南亚等地,并在17世纪末传入欧洲,对世界医学界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古脉诊法是古代哲学的智慧

    说道诊脉,您可能会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医馆之内,神医扁鹊坐在案旁,对前来求医的病患说:“请把手伸出来,我要诊脉了……”其实,这样的场景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当时的脉诊并不是我们概念中的“按手腕”那么简单,古时医家诊脉的方式五花八门,程序上也更加复杂。 (李贝宁 王俊聪)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