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627709
“全或无”理论的三个特例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日 大众健康2015年第1期
     有些备孕的妈咪可能听说过,在早孕初期(从末次月经第一天开始算4周内),大部分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是“全或无”,即要么没有影响,要么就会导致流产,一般不会导致胎儿畸形。

    是谁“逍遥法外”?

    没错,99%的药物都适用于上述“全或无”的理论,未必会给胎儿带来伤害。但不容忽视的是,确实存在几种不适用于这个理论的特例药物。

    这些药物包括利巴韦林、异维A酸(曾用名:异维甲酸)以及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的疫苗。

    由于这些特例药物在人体内的清除半衰期长,身体要把药物完全从体内排出需要很长的时间,有时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同时这些药物又明确致畸,所以不仅孕妈妈,连备孕期女性也绝不可接触,否则药物残留在体内会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

    利巴韦林:由药名引发的误会

    有一段时间,微博上不断有网友询问:利巴韦林是抗生素吗?能用它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吗?这个药治疗轮状病毒安全吗?这可能表明,此药在国内滥用相当严重。那么这个药在国外的使用情况是怎样的,它的副作用又如何呢?我们来看一下:

    利巴韦林俗称“病毒唑”,就因为俗称里带有“病毒”二字,很多人就以为它对什么病毒都管用,于是就滥用这个药治疗各种病毒引起的病。这里说说它在美国的使用情况。

    事实1:“病毒唑”并不治疗这些病毒

    利巴韦林是一种抗病毒的老药,不属于抗生素,在美国没有针剂,只有雾化吸入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

    根据FDA规定,雾化方式只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重度下呼吸道感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0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