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15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736270
邹英华:微创世界大展宏图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1日 《大众健康》2015年第8期
     介入手术用的细细的导管和导丝,全靠指尖一点点地控制。在邹英华手里,这股子巧劲被他演绎得出神入化,每个看过他手术的人都会赞叹他娴熟的指法。

    邹英华教授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从事介入放射学工作二十余年来,他刻苦钻研,瞄准学科发展至高点,大胆开创国内首个介入血管外科,目前已成为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

    敢吃螃蟹好勇气

    邹英华的医学事业起步于北大医院。他在北大医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师从全国一级教授、我国放射学先驱之一、著名医学专家汪绍训、李松年先生,其博士课题“肝癌的介入治疗”研究获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科技成果奖和北京青年科技论文奖。后来,邹英华在德国埃森大学医院深造,从事介入治疗学研究,学成归国后回到母校,逐渐开展了血管扩张和支架成形技术(又称作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和血管畸形的栓塞治疗技术,从以肾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狭窄和颈动脉狭窄为代表的动脉缺血性病变到以下腔静脉、肝静脉狭窄为代表的静脉阻塞性病变,从大血管到中小血管,从常见部位到少见部位,邹英华已经完成全身各部位的介入治疗万余人次,在该领域的造诣日见纯熟。

    邹英华为介入专业在国内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路。介入专业原本是放射学的一个分支,作为诊断技术应用于临床,随着治疗性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其治疗性远远重于诊断性功能,与放射科的发展方向越来越远。2004年,在介入放射学界已经声名显赫的邹英华结合自身学科发展方向和国内外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见性地提出,应当充分发挥介入放射学学科特点,可以用放射技术指导甚至替代外科手术,治疗血管性疾病。为此,他在北大医院组建了国内第一个介入血管外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