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368329
大喊大叫只会让你更加愤怒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日 《大众健康》 2019年第7期
     因为小事而大动肝火甚至大打出手,宣泄并不能降低攻击能量,反而可能让我们更加易怒,更具攻击性。

    我们常常读到这样的新闻:“检票员殴打无票送站不听劝阻人员”“因前车无故变道,司机拦下前车暴打前车司机”“餐馆顾客因不满另一桌客人太吵与其大打出手”……

    在看到这些新闻时,读者往往感到不解:为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导致两败俱伤。打人者是脾气大还是人格有缺陷?

    情境在暴怒中作用很大

    其实,当你谴责打人者的人格时,很可能忽略了事情发生的情境。这是社会心理学著名的“基本归因偏差”理论。比如对“检票员毆打无票送站不听劝阻人员”这则新闻,我们更多会去想了解这个检票员是一个怎样的人,却不是去探究在此之前有多少人违规进站让他不快,或是在与被打者交涉中是否存在一些沟通的问题。

    当我们自己也为一些小事而恼怒时,情境也有比我们想象的更大的作用。

    第一,这些小事发生时,我们可能正处在消极的情绪状态下,就像我们常说“别惹我,现在心情不好”。受挫-攻击理论认为,在感到消极、不适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