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学术版》 > 20109
编号:13775461
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孙 艳
第1页

    参见附件。

     3讨论

    3.1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所致的局部出血与其抑制凝血因子和凝血酶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及皮下注射后局部浓度高有关[5]。本研究发现,两组皮下注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由于护理工作的轮流性,对照组往往导致一个部位重复注射,增加了局部组织的血药浓度,而增加了出血的机会。实验组则保证病人脐周4个象限每48小时注射一次,并且每个象限内两次相距2cm,一个疗程内不会在同一个部位重复注射,这样使皮下出血的发生率降低。两组出血面积比较,差异也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的注射无规律性,存在一个部位重复注射的现象而增加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导致出血面积增大。这些会使病人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增加痛苦,同时对护理人员不信任。而实验组即使有皮下出血,也会因出血局部得到长时间的充分吸收而面积不会太大,即减轻了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也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2注射时捏起皮肤成皱褶,以使毛细血管弯曲,不易受到破坏,且垂直进针可减少组织损伤。若未捏起皮肤注射,易刺入肌肉则患者疼痛较明显。避开脐周2cm注射是因脐周血管丰富,不当易致出血。注射部位以多部位,按顺序轮换间隔注射较好,由于低分子肝素对局部毛细血管的破坏作用,两次间隔距离小于2cm易引起皮下出血及硬结,且影响药物的吸收。

    4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临床上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凝药物而被普遍应用。临床护理中,从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方法的改进,压迫时间的选择,逐渐总结经验并查阅文献,我们发现,实验组导致局部组织的血药浓度相对降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出血面积减少。而对照组则易出血。减少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对影响皮下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更深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贾雅琴,霍东波,王玉玲.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预防和护理[J].现代护理,2005,24(2):105-106

    [2]吴初.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中风的疗效.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3,7(3):111-114

    [3]王玉玲.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对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742-743

    [4]杨静,关艳霞,范文静.按压对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8):52-53

    [5]候岩芳,赵伟,陈玮.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不同进针方法对出血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