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老年保健》 > 2004年第8期
编号:11095051
我国近当代政治名人的养生之道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日 《中老年保健》 2004年第8期
     养生之道虽无一定模式,但有规律可循。古今中外都有许多政治家在日理万机的冗劳中,对养生多有所得,并各有特点。下面说的是我国近当代一些政治家的养生之道,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孙中山:饮食注重“四物汤”

    “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方药,方用当归、川芎、芍药、生地四味药组成。孙中山的“四物汤”则是用四种素食精制而成:黄花菜、木耳、豆腐、豆芽。

    此“四物汤”中的黄花菜又名金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纤维素和铁。它具有利水、凉血等功效,可以主治水肿、沙淋(中医病名)、衄血、便血等症,又能健胃、补脾、通便。

    木耳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物质,它具有养血、活血、收敛等作用,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症都是良好的食品。

    豆腐与豆芽是我国发明的豆制品,具有价廉物美、营养丰富的特点。它们不仅完全保留了黄豆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豆芽在蔬菜缺少的情况下,可称得上是维生素C的最好来源之一。豆芽中所含丰富的纤维素,对老年人因食量下降、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而常出现的便秘,能起到良好的通便作用。
, http://www.100md.com
    豆类和木耳中的铁,也是人体造血所需的主要原料。

    黄花菜、木耳、豆腐、豆芽,孙中山先生之“四物汤”可称得上是素食中的佳品。

    毛泽东:精神与体魄并重

    毛泽东83岁去世,他的长寿与他一生一以贯之坚持体育锻炼、注意身心的互相影响有直接的关系。他这方面的长寿秘诀有: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毛泽东年轻时为了锻炼身体,磨砺意志,不论春夏秋冬,清晨坚持冷水浴。春风吹来,他迎面呼唤,说是“风浴”;夏日炎炎,赤身曝晒,说是“日光浴”;遇大雨,脱衣而淋,说是“雨浴”。他还徒步穿越野林,或爬山绕城,或击水畅游。此外,他还做体操、练拳术。他曾在《新青年》发表了《体育之研究》,提倡“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健康的身体是后来毛泽东70余岁仍能够畅游长江的主要原因。

, http://www.100md.com     “基本吃素,饭后百步,遇事不怒,劳逸适度”。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的老师徐特立生于1877年,36岁时在一师任教,参加进步团体健学会,5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56岁参加长征。解放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68年11月病逝于北京,终年91岁。1951年11月,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年轻时在一师的老同学周世钊等人时,他总结了徐老的养生之道“基本吃素,坚持走路,心情舒畅,劳逸适度”16字诀。后来他又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修改其中两句,成为“基本吃素,饭后百步,遇事不怒,劳逸适度。”

    张学良:三大爱好

    我国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被蒋介石幽禁长达半个多世纪竟能获得长寿,其养生秘诀何在呢?张将军有三大爱好不能不提:

    喜欢垂钓 张学良喜欢垂钓一直鲜为人知。少帅幼年时就爱上了垂钓,经常邀一些垂钓迷去河边湖畔钓鱼。1930年,他在沈阳筹建东北大学时,特邀著名教授张伯苓担任东北大学董事。两人经常结伴去沈阳南湖扬竿,以此缓解身体疲惫。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后,1937年1月 13日,张学良被软禁在浙江奉化雪窦山。这里溪流飞瀑,湖泊众多。在这种特定环境下,张学良同赵四小姐每天去武林公园垂钓,通过垂钓强身健体,随时准备重返沙场,消灭日本侵略者。
, http://www.100md.com
    爱打网球 张学良当年在德国学习航空驾驶时,爱上了网球运动,他常去网球场挥拍上阵,练得一手很不错的球艺。回国时他带回一副高质量的网球拍,从此,这个心爱的网球拍便与他相伴。

    晚年弈棋 弈棋作为一项体育活动,深受张学良先生的喜爱。尤其是进入暮年后,张学良时常邀棋友对弈,雅兴上来时一边下棋一边轻声哼唱京剧助兴。

    陈立夫:知足常乐,无求乃安

    陈立夫是当年“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的国民党政要,生于1899年,一生跨跃三个世纪,成为一名高寿老人。

    立夫老人写过一篇《我怎么会活到一百岁》的长文,文章开卷语写道:“长命百岁,是人人所期望的,但是非人人所能达到的。其原因甚多:有属于先天所禀赋、有属于后天的保养、有灾难而能逃过、有俗务而能减少。”

    立夫老人称自己一生能熟睡,且不发脾气。二十七岁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厅机要秘书,二十九岁担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三十二岁担任组织部长,一生换过180个部门,事务繁忙,每次遇到困难,往往只怪自己,不怪人家,所以从不发脾气。

    立夫老人在他百岁华诞时,就长寿的秘诀,手书一联,昭示世人:养身在动,养心在静,饮食有节,起居有时,物熟始食,水沸始饮,多食果菜,少食肉类,头部宜冷,足部宜热,知足常乐,无求乃安。, 百拇医药(小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