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老年保健》 > 2006年第9期
编号:11269958
导管射频消融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日 《中老年保健》 2006年第9期
     所谓“房颤”(全称为“心房纤维颤动”),就是心房不再有规律的收缩,而是以300~600次/分的频率紊乱而快速地颤动,事实上已经丧失了心房的收缩功能,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房颤时,心房的冲动只有一部分被心室接受,所以房颤时心率可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心率快得多,而且节律绝对不整齐。

    发生房颤时多数患者可感到心慌,胸闷、气短等不适,如发作时做心电图很容易确诊房颤。有的患者房颤发作时无任何症状,在体检做心电图时才发现房颤。房颤时,由于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流过心房时就容易在心房壁上形成血栓。这种血栓一旦脱落,就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血栓栓塞。它无论栓在哪个部位的血管,都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重要脏器。所以,必须认真对待。

    预防血栓栓塞,就必须消除房颤。目前临床治疗房颤的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近些年开展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而药物治疗是基础。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优势何在?

    房颤的处理非常棘手,目前绝大多数房颤患者正在采用药物治疗,但整体效果是较差的。多数人两年后心率控制得不理想,房颤并未消除,也就是说血栓栓塞的危险仍然存在。虽然药物可以将脑卒中并发症的风险降低2/3,但一旦出现抗凝强度超标,出血这一并发症将显著增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