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老年保健》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1503935
关爱健康 关注急性心肌梗死(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日 《中老年保健》 2007年第11期
     ●精神过劳

    ●体力过劳

    ●过分的紧张激动

    ●过度烟酒

    ●饱食油腻厚味

    ●感染

    ●便秘

    ●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化等等。

    一旦发生了急性心梗,如何减小风险、减少损失?

    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想到自己是否患了心梗。这需要每一位中老年人,特别是有较多冠心病危险因素者,具备一点点有关急性心梗的常识。值得提倡的是,他们的亲属也要有一点有关急性心梗的识别与急救的知识。
, 百拇医药
    有些患者在发生急性心梗前可有以下症状:

    ★以往没有,而在最近有新发生的心绞痛。

    ★以往有心绞痛,但近来加重,譬如说心绞痛较以前发作得更容易、疼痛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缓解更困难等。

    ★在安静休息状态下也发作心绞痛等。

    医生们将这三种心绞痛称之为“不稳定的心绞痛”,这是将要发生急性心梗的先兆。

    急性心梗有何征象?绝大多数急性心梗患者的主要表现仍是胸痛、胸部不适或胸部难受。且胸部症状的性质、部位与放射部位等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严重、更加难以忍受且很不容易缓解,持续时间更长,同时还常伴随有大汗、脸色苍白、恶心、呕吐、皮肤凉,显著的恐惧感、濒死感等。

    要知道,治疗急性心梗的最重要的原则是争分夺秒。这样要求的原因有二:一是冠状动脉血流受阻15~30分钟后,心内膜下的心肌开始坏死。只要是被堵塞的血管没有开通,心肌坏死的数量和范围就会不断扩大。因此,自发病开始直至得到有效的治疗,在这中间所耽搁的时间愈长,损失的心肌就会愈多。要知道,只有留下足够多的活心肌,才能保证生命的延续。所以,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就是健康、就是生命”。二是在心肌严重缺血或梗死时,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一旦发生,若无及时有效的监护治疗,就会导致患者突然死亡。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有上述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时应立即就诊,住院治疗,以尽力避免发生急性心梗。

    一旦出现上述的急性心梗症状,则应在安静休息、吸氧、含服硝酸甘油片、密切观察的同时,立即寻求医生的紧急救护:呼叫120或999。在此时,不能等、不能拖、不能太自信、不能想当然、不能凭老经验自作判断,也不能怕麻烦自己、家人或其他人,更不可图侥幸。“急性心肌梗死?我会得那种病么?”怎么不会呢?因为从躯体上讲,大家都是一样的人。别人能得,您为什么不能?即使医生来后一看认为不是急性心梗,而是其他不太紧要的病,那也没关系,不丢人。

    万一在医生到来之前突然发生心脏停搏,亲属若有急救常识,则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参见本刊2007年第7期第16页——编者注),即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及时有效的复苏治疗可大大提高患者存活的希望。因此,全民普及急救常识是非常有益的事情。

    再说几句应不算是多余的话
, 百拇医药
    文化人历来崇尚知识的“广博”和“精深”。前者指的是个人的知识面,后者指的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当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改变,人们的寿命在延长,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的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的患病率在增加,心血管病的危害在增大。因此每一个有识之士均应把自己的知识面向健康与疾病方面扩展一些。有的人旁收杂学的知识不少,但就是缺少一点有关自身安危的健康知识。譬如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心血管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急性发作有何常见症候,有何前兆?一旦有心脑血管病的急性发作,自己该做些什么?等等。显然,这些常识非常有益、非常实用。如果对此全无了解,就有可能把自己毁于“医盲”和“无知”。而有一些这类知识,就会大体知道该如何经营自己的健康。众所周知,事业不经营则不发达。同样的是,健康不经营,就会没有健康。还有,应从青年时就开始学一点健康知识并身体力行之,以获益更早、更多;而不要安排到退休有闲、七老八十之后。因为弄不好的话,有可能就等不到那个时候;或即使到了那个时候,但已经是疾病缠身,健康不再。如果确实不愿学或学不来,不妨留意结交一两个医生朋友,让他们常为自己吹一点有关身体健康的“风”;再记下他们的联系方法,一旦有事,及时问一问、讨一讨主意,让他们为自己当一当“保镖”。医生,也是值得结交的益友。, 百拇医药(心 洁 郑知刚)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