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之乡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的永福县,从古至今,有过很多长寿老人,被誉为“福寿之乡”,它是中国福寿文化集中展现的一块宝地。
据说,永福县最长寿的老人廖扶寿高158岁。目前,人口不到30万的永福县,70岁以上老人有将近两万人。在永福,如果您看见背着竹筐的八旬老人去买菜,或者遇见放牛的九旬老翁,都算不上稀奇的事,因为在永福。有100岁整的老人背着几十斤的柴火爬山,还有105岁的老人打着赤脚徒步走两个小时去集市卖草药。永福民间流传着一个这样的小故事有一位七旬老翁坐在村口哭泣,路人问他原因,老人说因为他的父亲打她。问者好奇,又问父亲为何打他?七句老人回答:“因为我不听爷爷的话。”
“水旱无忧三千垌,十里常逢百岁人”是永福最真实的写照。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永福拥有如此多的长寿老人呢?这要从当地的地名说起。“永福”在历史文献中最早出现的是河流的意思,本意为流水边的优良居所。
养生之水
永福地处桂北临桂盆地西南部,与桂林山水一脉相承,这里的人傍水而居,清江是这里最大的河,融入了源自永福不同方位的各条河流。清江的水很清,水浅的地方,江中的鱼儿清晰可见,江底的鹅卵石色彩斑斓,江中的水草随波摆动,两岸生长着四季常青的翠竹和苍茫的绿树。时常见渔民摇着竹筏在江上荡舟。
曾经有一个老教师旅游团来到桂林,对漓江水称羡不已。但是当他们来到永福,看见这里的水时,这些年过花甲的老人丢下行李就往江边跑,脱了鞋走进江中,捧起水来就喝,像小孩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
顺着江水往上游走,会发现难得一见的百寿花,百寿花生长条件苛刻,只能生长在纯净的活水中,水质稍有污染,花儿就会立刻枯萎。所以凡是能让百寿花生长的水,其水质一定是高标准的。
也许您觉得这样的水已经非常难寻,但这并这不是永福最具保健作用的水。在《抱朴子》中记有:廖扶,汉初始安县人,家有丹砂井,一族数百口,饮之多寿。丹砂井中源源不断涌出的丹砂水,具有良好的安神和定惊作用,曾经有人做过化验,此水在24小时内会有不同的化学变化,对人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而永福丹砂井附近居住着好几位百岁老人,他们喝的都是这口泉水。
长寿食物
永福人对“寿”字(繁体)的理解非常有趣,他们说上部是一位老人的面相,下部从手入口,意思是用手把食物送入口中。整个字的含义就是:人只要有食物,有饭吃,就可以生存下去,这样人的生命就会长久,从而就能够得到“寿”。
百岁老人的长寿饮食颇具特色,最能体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特点。老人们平时的饮食,都是以本地出产的粮食、瓜果、蔬菜为主,以素食、清淡为主。北宋时永福的状元王世曾留下一首饮食歌:“白菜青青芋仔圆,芹牙香脆笋芽甜。金玉汤、口正鲜,频斟瓢酿且然,相对似神仙!”
他们最主要的食物就是当地的“油黏米”,油黏米是大米中的精品。在全国各地,人们只能在高档宴席上才能吃到的油黏米饭,而在永福普通人家的餐桌上却司空见惯,是老百姓常年食用的主食。这种米在国际市场上,比泰国的“泰珠米”质量更胜一筹。很多初次来永福的人,闻到油黏米的香味,干脆先吃两碗米饭,而不配菜。
如果你去百岁老人家做客,他们一定会端上一盘红薯招待你。很多人不解,红薯有什么特别的呢?别着急,掰开看看,原来里面的瓤是紫色的。这就是当地的特产“紫红薯”。紫红薯的口感绵软香甜,且营养丰富,具有特殊保健功能,在抗癌蔬菜中名列榜首。紫红薯纤维素含量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清理肠腔内滞留的黏液、积气和腐败物,更主要的是内含大量的功效奇特、药用价值较高的花青素,花青素是种清除剂,对100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在紫红薯丰收的日子,满街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
在永福的百姓家吃饭,一落座,主人就会为你斟一杯茶水,色泽偏黄,散发着淡淡的甜味。这就是当地人最爱喝的罗汉果茶。罗汉果被外国人誉为“东方神果”,这种果原为野生果,是寺庙中的僧人最早采摘它来作为佛前的供果,并用来烹茶饮用、待客。为了采摘方便,僧人把它移栽到寺庙附近的山坡上。后来这种移栽方法流传到民间,于是现在的我们也有幸享受到了甘甜的罗汉果。当地人告诉我,如果咳嗽就连续喝罗汉果茶,效果非常明显,因为罗汉果茶是清肺止咳消喘的良药,矿山工人把罗汉果姜汤当做治疗和预防矽肺病的特效药。
如果这些都不过瘾,那可以集中品尝永福的长寿美食,可以尝试“千叟宴”。千叟宴上的十道菜肴,用料全部产自本地:用猪肚,玉米、白果炖制的“金玉福寿汤”;用百寿冬菇酿制的“麻姑献寿”;用三皇西红柿调治的“果汁鸡”:用永安黄竹笋烹制的“常安宫丁”;用苏桥马蹄炒制的“马蹄胶”;用龙江罗汉果酿制的“佛果酿”;用板峡鲥鱼蒸制的“板峡竹鱼”;用鸡蛋、木耳、胡萝卜丝烩制的“锦绣面”;用青菜芽浸制的“福敬亲人”;还有用白面蒸制的“寿桃”。这些都是百岁老人吃了近一个世纪的食物。
福寿文化
永福特有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福寿文化。
永福县的百寿镇,有着1700多年州治、县治的历史。在百寿镇有一个百寿岩,上面刻着宋代留下的石刻巨制“百寿图”。岩洞不大,在岩顶西侧,有一个阳刻的大寿字,字高177厘米,宽148厘米。在大寿字的笔画里,又阴刻嵌入了一百个小寿字,百字百样,珠玑纷呈,并且每一个小寿字旁都刻有铭章,注明文体或出处。大小寿字阴阳合璧,浑然一体,世人谓之“百寿图”。“百寿图”的产生,源于宋代时任永宁知县,当时他邀请县内长寿百名老人各献一小寿字,经整理写入大寿字的笔画内,然后雇请名工巧匠镌刻在岩内石壁上,自此“百寿图”就已作为稀世之宝,广为传颂。
距离百寿岩不远,有一株重阳树。这棵重阳树树围达到5.68米,要五个大人合抱才能将它抱住,树龄已达千年。重阳树母树为当地的栗木树,上面环抱一株寄生的直径0.8米的榕树,同样枝繁叶茂,两株树相得益彰,阴阳合抱,举世罕见。传说,每隔十年树上就会冒出一团团紫烟,从树梢头冲出来,将整个村庄都笼罩住,整个村庄就紫雾缭绕。
百寿岩,重阳树和百岁老人,被称为永福的“长寿三宝”。福寿文化的展示也只能在永福才能看见。
在永福县的凤山上,有一个“福”字石刻,据当地人讲,这个福字,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只要来到永福的人,都要登上凤山揽福,摸福、祈福。很多百岁老人也会来到这里求福,但是年过百岁的他们已经不再为自己求福,而只是表达对于天地的敬意。
永福的福文化,既有中国福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色。对福文化中的“富贵”。而言,百岁老人的富有是对事物宽容、平和,淡定的心态,他们认为知足常乐,平安是福。这也是他们得百岁高龄的奥秘吧。, 百拇医药(逸 雯)
据说,永福县最长寿的老人廖扶寿高158岁。目前,人口不到30万的永福县,70岁以上老人有将近两万人。在永福,如果您看见背着竹筐的八旬老人去买菜,或者遇见放牛的九旬老翁,都算不上稀奇的事,因为在永福。有100岁整的老人背着几十斤的柴火爬山,还有105岁的老人打着赤脚徒步走两个小时去集市卖草药。永福民间流传着一个这样的小故事有一位七旬老翁坐在村口哭泣,路人问他原因,老人说因为他的父亲打她。问者好奇,又问父亲为何打他?七句老人回答:“因为我不听爷爷的话。”
“水旱无忧三千垌,十里常逢百岁人”是永福最真实的写照。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永福拥有如此多的长寿老人呢?这要从当地的地名说起。“永福”在历史文献中最早出现的是河流的意思,本意为流水边的优良居所。
养生之水
永福地处桂北临桂盆地西南部,与桂林山水一脉相承,这里的人傍水而居,清江是这里最大的河,融入了源自永福不同方位的各条河流。清江的水很清,水浅的地方,江中的鱼儿清晰可见,江底的鹅卵石色彩斑斓,江中的水草随波摆动,两岸生长着四季常青的翠竹和苍茫的绿树。时常见渔民摇着竹筏在江上荡舟。
曾经有一个老教师旅游团来到桂林,对漓江水称羡不已。但是当他们来到永福,看见这里的水时,这些年过花甲的老人丢下行李就往江边跑,脱了鞋走进江中,捧起水来就喝,像小孩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
顺着江水往上游走,会发现难得一见的百寿花,百寿花生长条件苛刻,只能生长在纯净的活水中,水质稍有污染,花儿就会立刻枯萎。所以凡是能让百寿花生长的水,其水质一定是高标准的。
也许您觉得这样的水已经非常难寻,但这并这不是永福最具保健作用的水。在《抱朴子》中记有:廖扶,汉初始安县人,家有丹砂井,一族数百口,饮之多寿。丹砂井中源源不断涌出的丹砂水,具有良好的安神和定惊作用,曾经有人做过化验,此水在24小时内会有不同的化学变化,对人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而永福丹砂井附近居住着好几位百岁老人,他们喝的都是这口泉水。
长寿食物
永福人对“寿”字(繁体)的理解非常有趣,他们说上部是一位老人的面相,下部从手入口,意思是用手把食物送入口中。整个字的含义就是:人只要有食物,有饭吃,就可以生存下去,这样人的生命就会长久,从而就能够得到“寿”。
百岁老人的长寿饮食颇具特色,最能体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特点。老人们平时的饮食,都是以本地出产的粮食、瓜果、蔬菜为主,以素食、清淡为主。北宋时永福的状元王世曾留下一首饮食歌:“白菜青青芋仔圆,芹牙香脆笋芽甜。金玉汤、口正鲜,频斟瓢酿且然,相对似神仙!”
他们最主要的食物就是当地的“油黏米”,油黏米是大米中的精品。在全国各地,人们只能在高档宴席上才能吃到的油黏米饭,而在永福普通人家的餐桌上却司空见惯,是老百姓常年食用的主食。这种米在国际市场上,比泰国的“泰珠米”质量更胜一筹。很多初次来永福的人,闻到油黏米的香味,干脆先吃两碗米饭,而不配菜。
如果你去百岁老人家做客,他们一定会端上一盘红薯招待你。很多人不解,红薯有什么特别的呢?别着急,掰开看看,原来里面的瓤是紫色的。这就是当地的特产“紫红薯”。紫红薯的口感绵软香甜,且营养丰富,具有特殊保健功能,在抗癌蔬菜中名列榜首。紫红薯纤维素含量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清理肠腔内滞留的黏液、积气和腐败物,更主要的是内含大量的功效奇特、药用价值较高的花青素,花青素是种清除剂,对100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在紫红薯丰收的日子,满街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
在永福的百姓家吃饭,一落座,主人就会为你斟一杯茶水,色泽偏黄,散发着淡淡的甜味。这就是当地人最爱喝的罗汉果茶。罗汉果被外国人誉为“东方神果”,这种果原为野生果,是寺庙中的僧人最早采摘它来作为佛前的供果,并用来烹茶饮用、待客。为了采摘方便,僧人把它移栽到寺庙附近的山坡上。后来这种移栽方法流传到民间,于是现在的我们也有幸享受到了甘甜的罗汉果。当地人告诉我,如果咳嗽就连续喝罗汉果茶,效果非常明显,因为罗汉果茶是清肺止咳消喘的良药,矿山工人把罗汉果姜汤当做治疗和预防矽肺病的特效药。
如果这些都不过瘾,那可以集中品尝永福的长寿美食,可以尝试“千叟宴”。千叟宴上的十道菜肴,用料全部产自本地:用猪肚,玉米、白果炖制的“金玉福寿汤”;用百寿冬菇酿制的“麻姑献寿”;用三皇西红柿调治的“果汁鸡”:用永安黄竹笋烹制的“常安宫丁”;用苏桥马蹄炒制的“马蹄胶”;用龙江罗汉果酿制的“佛果酿”;用板峡鲥鱼蒸制的“板峡竹鱼”;用鸡蛋、木耳、胡萝卜丝烩制的“锦绣面”;用青菜芽浸制的“福敬亲人”;还有用白面蒸制的“寿桃”。这些都是百岁老人吃了近一个世纪的食物。
福寿文化
永福特有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福寿文化。
永福县的百寿镇,有着1700多年州治、县治的历史。在百寿镇有一个百寿岩,上面刻着宋代留下的石刻巨制“百寿图”。岩洞不大,在岩顶西侧,有一个阳刻的大寿字,字高177厘米,宽148厘米。在大寿字的笔画里,又阴刻嵌入了一百个小寿字,百字百样,珠玑纷呈,并且每一个小寿字旁都刻有铭章,注明文体或出处。大小寿字阴阳合璧,浑然一体,世人谓之“百寿图”。“百寿图”的产生,源于宋代时任永宁知县,当时他邀请县内长寿百名老人各献一小寿字,经整理写入大寿字的笔画内,然后雇请名工巧匠镌刻在岩内石壁上,自此“百寿图”就已作为稀世之宝,广为传颂。
距离百寿岩不远,有一株重阳树。这棵重阳树树围达到5.68米,要五个大人合抱才能将它抱住,树龄已达千年。重阳树母树为当地的栗木树,上面环抱一株寄生的直径0.8米的榕树,同样枝繁叶茂,两株树相得益彰,阴阳合抱,举世罕见。传说,每隔十年树上就会冒出一团团紫烟,从树梢头冲出来,将整个村庄都笼罩住,整个村庄就紫雾缭绕。
百寿岩,重阳树和百岁老人,被称为永福的“长寿三宝”。福寿文化的展示也只能在永福才能看见。
在永福县的凤山上,有一个“福”字石刻,据当地人讲,这个福字,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只要来到永福的人,都要登上凤山揽福,摸福、祈福。很多百岁老人也会来到这里求福,但是年过百岁的他们已经不再为自己求福,而只是表达对于天地的敬意。
永福的福文化,既有中国福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色。对福文化中的“富贵”。而言,百岁老人的富有是对事物宽容、平和,淡定的心态,他们认为知足常乐,平安是福。这也是他们得百岁高龄的奥秘吧。, 百拇医药(逸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