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古歌遗韵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诗经》是一颗璀璨的珍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它的发祥地河间,自古就是诗经文化的传授研究之地。一代又一代人为《诗经》的传承,发扬,付出毕生的努力——古人毛苌在河间设馆讲解《诗经》,今有河间人田国福自号“诗经斋主”,专门收藏古籍《诗经》,为《诗经》文化的薪火相传再添新的注解。田国福,55岁,河间文化局局长,因酷爱《诗经》文化而成为《诗经》古籍的收藏者,历经30年收藏,已经颇具规模,近5000册各个朝代出版的《诗经》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他的书房——“诗经斋”内。这些藏书中,最古老的版本印自康熙年间,大部分则印自乾隆年间,多为宋人朱熹解注。大多数四五册成套,少的一册成套,多的册数达24册,全部保存完好,几乎一半是清朝或民国年间出版的线装石刻书籍,不乏珍本之藏。
收藏《诗经》的苦与乐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相传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申培的鲁诗、辕固的齐诗、韩婴的韩诗、毛苌的毛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