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指南.医学版》 > 2013年第6期
编号:12820576
传统医学伦理在儒家人生观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健康指南·医学版 2013年第6期
     三、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医者地位普遍不高,属下九流之列,医术被视为雕虫小技,一些士子虽精通医道,却唯恐别人以医家视之。唐韩愈在《师说》中仍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之语。但至宋代则情况大变,出现了“医而优则仕”的壮观景象。这是由于医学治病救命的宗旨和儒学仁爱思想的契合,医学乃是“活人之术”,“济世救人”是医家的最高理想。而儒家以人的道德完善为人生的理想境界,但它并不孤立地追求个人的道德完善,而是将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完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孔子就以恢复周礼作为自己毕生的理想,并且不谓艰难地执着追求,虽四处碰壁,畏于匡、困于蔡,茫茫然若丧家之犬,仍然无怨无悔,“朝闻道,夕死可矣”。

    孟子也认为,在本质上,个人的幸福只有与天下的幸福完全一致时,才是真正的幸福,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他认为一个人应该“以天下之乐为乐,以天下之忧为忧”,后来宋代的范仲淹将此演绎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孟子看来,人活在世上要有价值,但这个价值不是个人的完善,而是要有利于天下民众和社会。虽然穷时要独善其身,但追求的应该是“达则兼善天下”。

    儒家这种兼济天下、博爱济众的特征本身就是医学所具备的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