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药》 > 2005年第9期
编号:11093558
石家庄地区健康女性骨密度随龄变化及骨丢失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王智华 张文杰 宋光耀 张咏梅 赵晓云
第1页

    参见附件(161KB,2页)。

     [摘要] 目的 建立石家庄地区健康女性骨密度的正常参考值,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809例20~79岁健康女性的2~4腰椎,左侧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及桡骨中1/3骨密度值,以T值≤-2.5S为诊断标准进行OP分析。结果 (1)骨密度峰值:Ward’s三角出现最早,为25~29岁;其次为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均为30~34岁;桡骨中1/3最晚,为35~39岁。(2)骨丢失:Ward’s三角出现最干,为40~44岁,较骨密度峰值低14.6%;大转子为45~49岁,较骨密度峰值低11.8%。腰椎、股骨颈和桡骨中1/3均为50~54岁,分别较骨密度峰值低12.1%、16.8%和14.8%。(3)骨质疏松症检出率:45岁以后随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症检出率增加。在60~64岁组,骨质疏松症检出率在Ward’s三角区和腰椎最高,分别为52.7%和43.2%。结论 骨骼不同部位骨密度峰值出现的年龄不同,骨丢失及骨质疏松症检出率因年龄和部位不同而不同,对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和干预应在40岁开始。

    [关键词] 健康女性;骨密度;骨质疏松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