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药》 > 2006年第2期
编号:11093475
冷冻机采血小板回收率的统计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日 侯亚平 张 静 李 耘 韩俊虎
第1页

    参见附件(84KB,1页)。

     冷冻机采血小板由于保存时间长,溶化时间短,广泛应用于临床急诊病例,但对其止血效果说法不一。笔者对50例新鲜机采血小板解冻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二甲基亚砜简称DMSO,为无色液体,略带苦味,具有特臭,分子式(CH3)2SO,分子量78.13,凝点18~20℃,比重1.099~1.101 g/ml。

    12 方法 (1)机采血小板制备:应用血细胞分离机(CS3000 plus和MCS+)采符合健康标准的供者血小板(200±10)ml(1人份),供者血小板计数>150×109,室温振荡备用,应用血细胞计数仪(Sysmex F820)进行质量检测,标准为:血小板含量:2.5~3.0×1011/份;红细胞残留率≤8.0×109/份;白细胞残留率≤5.0×108/份。(2)冷冻机采血小板制备:取机采血小板1人份于净化台内,用一次性注射器缓慢加入DMSO,速度为0.5 ml/min,并在振荡仪上缓慢振荡,至终浓度为5%,然后导入冷冻袋(容量为600 ml)内,排气热合。置-80℃低温冰箱内保存。(3)解冻:使用前置40℃恒温水浴箱内,轻摇解冻2~3 min,融化后使用。(4)血小板计数:取加药后及解冻后血小板20 μl,稀释后计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加药后血小板回收率见表1。

    2.2 分析 (1)加药前后血小板计数差异无显著性。(2)血小板回收率分布曲线呈正态分布,计数越靠近(2.5~3.0)×1011,回收率越高。(3)加药前血小板计数3.0×1011的样本,冷冻后回收率低于加药前血小板计数2.5×1011的样本,原因分析为:血小板浓度过高,只加入5%的DMSO不足以保护全部血小板。(4)样本解冻后1、3、6个月之间,回收率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保存时间的长短对血小板影响不大。

    表1 加药后血小板回收率(略)

    注:1F值结果为0.178,P>0.05,因此认为冷冻前后、冷冻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血小板计数没有差别

    2应用LSD法和SNK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31 制备过程中的加药速度、冰箱恒定温度、解冻时的水温,对血小板的质量尤为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有纤维蛋白析出物。

    32 经过几年的临床使用表明,冷冻机采血小板有效输注率达90.47%,出血症状能够得到改善和控制。

    33 急需输注时,受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来不及制备新鲜血小板时,冷冻机采血小板是应急的首选。

    34 临床经验表明,尽管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但由于冷冻后血小板的功能可能有损失,与新鲜机采血小板相比,在控制出血上还有差别,如输注过程中稍加大剂量,有明显的疗效。

    35 冷冻机采血小板与冷冻的手工制备血小板相比,更具有浓度高、纯度高等优势,避免了后者由于红细胞、白细胞混入率较高,解冻后造成红细胞破裂溶血,输血反应较多等问题。

    36 由于冷冻机采血小板的保护剂为DMSO,解冻后不需洗涤,可直接输注,避免了由于洗涤而造成细菌污染等问题;同时也节省了时间。

    37 冷冻血小板的重量通常控制在200 g以下,转移袋的容量为600 ml以上,重量过大或转移袋过小,也对冷冻后血小板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单位: 050071 石家庄市,河北省血液中心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84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