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药》 > 2006年第3期
编号:11041454
卵巢恶性黑色素瘤1例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日 牛凤霞 齐向红 侯俊香 李其云
第1页

    参见附件(101KB,1页)。

     患者,女,50岁。因发现下腹肿物1月入院。妇科检查:已婚经产外阴,于子宫后方触及一肿物,7 cm×6 cm×5 cm,质中等硬,余正常。B超检查:子宫右后方占位。手术探查:腹腔内游离黑色血性腹水1 000 ml,左附件正常,右卵巢肿物8 cm×8 cm×6 cm,表面有2 cm破口,大网膜、腹膜、膀胱前脂肪内均见大小不同结节。行右卵巢肿物、双侧附件、全子宫及部分大网膜、腹膜结节、膀胱前脂肪结节切除后送病理。病理检查:右卵巢被不规则肿物占据,大小8 cm×8 cm×4.5 cm,有不完整包膜,部分破裂,有褐色烂肉样物散出,肿物切面质软、松脆有出血坏死。左卵巢切面见有直径1 cm大小血肿。大网膜内见多个结节,最大直径达5 cm。腹膜及膀胱前脂肪内均见多个结节,最大直径2 cm。子宫前壁见一肌瘤直径2 cm。镜下检查肿瘤由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构成,其中以上皮样细胞为主,该细胞体积中等大或较小,胞浆淡嗜酸或淡染透明,少数胞浆内可见黑色素颗粒。胞核大,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和形态有异型,染色质颗粒分布不均,可见核仁,核分裂较多。梭形细胞较少,细胞呈短梭形,核呈椭圆或长形,核大,染色质颗粒密集深染。瘤细胞聚集成大小不同的片块,或细胞巢,小细胞巢呈腺泡样似痣细胞巢,其周围不见基底膜,瘤细胞巢与间质无明显分界。梭形细胞多混杂于上皮样细胞中。免疫组化:HMB45、S100、vimentin均阳性,CK阴性。病理诊断右卵巢恶性黑色素瘤,大网膜、腹膜膀胱前脂肪内均见转移,左卵巢黄体血肿,子宫浆膜下平滑肌瘤。

    讨论

    卵巢恶性黑色素瘤十分少见,多为转移性,原发于卵巢者更少。Morrow[1]回顾分析女性生殖器官恶性黑色素瘤472例,其中卵巢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33例(7%)、Fitzgibbons[2]报道10例,皆证实为卵巢转移者。因肿瘤内常含黑色素,故病理诊断一般并不困难。镜下观察肿瘤可为上皮样细胞或小细胞性,细胞核染色质颗粒分布不均而常疏松,核仁明显,核分裂较多,聚集呈大小不同的片块,或模拟痣细胞巢状,但瘤细胞片块或细胞巢周围均不见基底膜,而与周围间质分界不清。当瘤细胞浆内黑色素少,在低倍镜下见不到黑色素时则需与原发或转移性低分化癌鉴别,但癌细胞核异型性常更明显,染色更深,核仁可不明显,细胞排列常见有腺腔或团块、条索,其与周围间质分界明显,亦无双相分化现象。当诊断困难时需用高倍镜(油镜)仔细寻找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HMB45、S100、vimentin阳性可确诊,电镜下可见瘤细胞内含有不同成熟阶段的黑色素小体为该肿瘤特征性结构。卵巢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多认为起源于卵巢畸胎瘤,但晚期肿瘤体积增大时常难找到畸胎瘤的其他成分,而转移者部分患者因原发瘤隐匿而不能发现,故二者鉴别常有困难。可根据原发瘤多为单侧,缺乏卵巢外原发恶性黑色素瘤,而转移者常为双侧,有时需经长时寻找原发瘤确诊。本例肿瘤未发现身体其他部位原发肿瘤,未见并存有畸胎瘤成分,为单侧发病,推测为右侧卵巢原发伴腹腔内广泛种植。

     参考文献

    1 Morrow CP.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female genitalia:a clinical analysis.Obstet Gynecol Sury,1976,31:233.

    2 Fitzgibbons PL.Malignant melanoma metastatic to the ovary.Am J Surg Pathol,1987,11:959.

    作者单位: 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牛凤霞、齐向红、侯俊香),病理科(李其云)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1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