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药》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365965
螺旋CT在诊断胰头段胆总管癌的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日 李 廷
第1页

    参见附件(280KB,2页)。

     胆管癌是原发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临床上以肝门型多见占71.5%。而下段胆总管癌仅占11.1%[1]。肝门型胆管癌文献报告较多,而下段胆管癌其位置的特殊性易误诊为胰头癌或壶腹癌。近年来由于螺旋CT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此部位的三期增强扫描,对于本病的诊断有明显提高。本文收集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胰头段胆总管癌,就其检查方法及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表现与病理基础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9年6月至2005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头段胆管癌7例,男4例,女3例;年龄48~77岁,平均66.6岁。7例全部有进行性黄胆,且日渐加重。其它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乏力、消瘦等。病程7~30 d。总胆红素68~663 μmol/L。

    1.2 方法

    患者禁食8 h,扫描前20 min口服清水或2%泛影葡胺800~1 000 ml,扫描前再口服同样对比剂200 ml,以充盈胃、十二指肠。使用GE synergy型单螺旋CT机,扫描速度为1周/2 s,层厚3 mm,螺距1。对比剂欧乃派克100 ml,采用高压自动注射器经肘静脉单向注射,速度为3 ml/s,延迟30 s,90 s,240 s分别开始动脉期、实质期、延迟期扫描。所有图像由3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共同评估,记录正常胰腺与肿瘤在平扫、动脉期、实质期及延迟期的CT值,感兴趣区(ROI)面积0.5 cm×0.5 cm,分别观察动脉期、实质期及延迟期肿瘤增强的密度变化。观察肿瘤与十二指肠关系、胆管扩张情况、周围有无淋巴结增大等。

     2 结果

    2.1 间接征象

    7例胰头段胆总管癌均有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腾状,一般为中度以上扩张。近端胆总管扩张,至梗阻部位突然截断,扩张程度1.8~2.4 cm,平均2.1 cm。

    2.2 直接征象

    胰头段胆总管癌早期CT平扫常不易见到肿块,有时胰头层面胆管狭窄,形态不规则,有些可显示胆管腔内息肉状肿块,边界不清。动脉期显示4例为轻度不均匀强化或仅边缘强化,3例强化不明显,此期病变检出敏感性为57.1%;门静脉显示1例为低密度,2例为等密度,4例为高密度。所有病变均被显示,此期病变检出敏感性为100%;延迟期显示7例均表现高密度,此期病变检出敏感性为100%。

     3 讨论

    胆总管癌是原发于胆总管上皮的恶性肿瘤。病理形态学上分为浸润型和息肉型,生物学上大多是缺乏血供,因此肿瘤多数生长较慢,以局部不浸润为主。早期肿瘤浸润胆管壁,导致管腔狭窄,管壁局限性增厚或呈息肉状或乳头状突入管腔,所以在肿瘤的早期就出现胆管梗阻而且进行性加重。胆总管癌均为腔内肿瘤,因此肿瘤较小时临床就可以出现梗阻性黄胆,一般就诊较早,临床预后较好,肿瘤切除率60%~70%,5年生存率可达40%以上[2]。

    胆总管癌胆管呈中重度扩张,而胰管扩张不明显,肝内胆管可呈软藤状扩张,胆囊增大。本组7例胰头段胆总管癌胆总管均呈中度以上扩张,至梗阻部位突然中断,梗阻点相对于壶腹癌位置高。

    以往本病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B超和CT,螺旋CT在临床应用以来,由于其扫描速度快、薄层扫描、减少部分容积效应和运动伪影等优点,加之可以三维重建,提高了胆管癌诊断正确率。Tillich等[3]报道1组,病例诊断正确率达100%,与本组资料基本一致。而普通CT诊断正确率为40%~63%。B超因受个人因素影响较大,受肠道气体干扰,加之胆道肿瘤边界不清,只能显示胆管扩张,对病因诊断帮助不大[4]。

    胆总管癌强化特点与病理有关,病理组织学上多为高或中分化腺癌,其中硬癌占87%~94%,为丰富的纤维组织和基质包埋少许癌细胞;乳头状癌占6%~13%,含肿瘤细胞较多[5],大多为乏血供肿瘤。增强后动脉期45.8%的肿瘤有轻度不均匀强化或仅有边缘强化,且强化程度轻,而胰腺强化较明显,肿瘤可呈相对低密度,也可呈等密度;门脉期肿瘤强化逐渐增高,而胰腺强化已逐渐下降,可使肿瘤呈相对高密度;本组7例中5例呈高密度占71.4%;延迟期60%的肿瘤有延迟强化表现。病理证实胆总管癌中存在的丰富的纤维组织是延迟强化的病理基础。由于对比剂在纤维组织内与血管之间弥散慢,就可产生延迟强化[6]。通常胆总管癌门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明显,且持续时间长。这种异常强化表现是诊断胆总管癌的重要征象。胆管癌肿块在平衡期2~5 min已开始强化,6~8 min时呈现高密度,10 min时高密度达高峰,15 min以后逐渐下降,更长的延迟时间对肿块检出无明显意义。一般而言,6~8 min肿块强化已接近峰值,而胰腺密度接近平扫密度,肿块与胰腺密度差较大。所以延时5 min以上就可满足诊断。

    本病需与早期胰头癌及壶腹癌鉴别,虽然3种肿瘤临床症状很类似,但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中各有典型表现,再结合三者平扫的间接CT表现均能做出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许新复,初铭忠,游箭,等原发性肝外胆管癌的影像学表现(附90例报告)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13:476478

    2 周康荣主编螺旋CT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91214

    3 Tillich M,Mischiger H,Rreisegger K,et al.Multiphasic helical CT in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AJR,1998,171:651663.

    4 黎凤媛,李鹏,李德大,等早期胰头壶腹区肿瘤的影像学分析(附40例报告)临床放射学杂志,1996,15:230232

    5 Nakeeb A,Pitt HA,Sohn TA.Cholangiocarcinoma.A spectrum of intrahepatic,perihilar,and distal tumors.Ann Surg,1996,224:463.

    6 高剑波,孔祥泉,张智栩,等胆管癌螺旋CT强化特征与病理学对照研究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10661069

    作者单位: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第二医院放射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