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药》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365977
急性盆腔炎3种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日 王权雄 邓伟明
第1页

    参见附件(266KB,2页)。

     【摘要】目的 评价3种方案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及经济效果。方法 选择10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头孢噻肟、氟罗沙星、头孢唑呜治疗,观察3组疗效并运用经济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7.78%、91.67%及94.4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2%、11.1%及8.33%。平均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46,1318,1641。结论 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氟罗沙星方案优于头孢唑肟,优于头孢噻肟。

    【关键词】急性盆腔炎;药物经济学

    随着抗生素迅速发展,其抗菌力越来越强,抗菌谱越来越广,价格也随之上涨,因此,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时其合理配伍、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固然重要,但是在药品疗效和价格上找到平衡点,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我院10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住院治疗观察,比较3种临床最常用的经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果,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选择患者均有下腹痛、食欲不振、腹胀、体温升高,下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妇科检查:阴道充血并有脓性分泌物,后穹窿触痛明显,子宫两侧压痛。B超检查提示盆腔炎。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全部符合急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1](有淋病、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除外),无心、肝、脑、肾等器官严重功能不全合并症,而且没有3种药物过敏史。随机分为3组:使用头孢噻肟治疗者为1组;使用氟罗沙星治疗者为2组;使用头孢唑呜治疗为3组。

    1.2 治疗方案

    采用临床常用经验治疗方案第1组使用头孢噻肟钠2.0 g+0.9%NaCl 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第2组使用氟罗沙星0.2 g+5%GS 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第3组使用头孢唑肟钠0.5 g静脉滴注,每日2次;10 d为一疗程,3组其他治疗方法相同。

    1.3 基本情况

    3组病例的平均年龄、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4 观察项目

    通过观察患者下腹疼痛减轻、体温下降、腹膜炎症状减轻、阴道分泌物消失或减少,治疗前后血常规的白细胞变化及不良反应等,作为衡量治疗的效果。

    1.5 效果确定

    效果是指所关注的特定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结果,以某一特定的临床治疗目的为衡量指标[2]。本文根据卫生部1993年《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按痊愈、显效、进步、无效3组评价,痊愈、显效合为有效。

    1.6 成本确定

    本文采取计算直接成本,所有费用均按2005年5月份的价格计算。

    直接成本=药品成本(病人所用药物的总费用)+给药成本(输液用的一次性用品和注射费)+检查成本(辅助检查的费用)+住院费用(床位费用)。

    17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药物治疗效果比较

    2组、3组分别与1组之间比较疗效显著(P<0.05),2组与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表1三组药物方案治疗效果比较(略)注:与1组比较,*P<0.05

    2.2 成本效果分析

    由于表1中第2组与第3组的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故2组与3组只能将成本加以比较,由表2可见2组比3组成本低(P<0.05);而1组与2组、3组之间治疗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应比较它们之间的成本比,并进行增量成本效果分析。根据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的方法,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分析,采用成本效果比(C/E)和增量的成本效果比(△C/△E)进行分析,1组与2组比较每增加1个治愈患者的实际成本为1 041元,低于两组的平均成本效果,所以2组优于1组(P<0.05),而1组与3组比较则是每增加1个治愈患者的实际成本为1551元,高于两组的平均成本效果,所以1组比3组要好(P<0.05)。表2 3组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治疗方案(略)注:与3组比较,*P<0.05,**P<0.05;与1组比较,△P<0.05

    2.3 敏感度分析

    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所用的变量通常较难准确的测量,经济学研究中的数据具有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偏倚[3-5]。由于药物价格是下降趋势,所以将药品价格分别下调15%,其余费用不变,成本成效比见表3。表3 3组治疗方案的敏感度分析治疗方案 (略)

    2.4 药物不良反应

    主要为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口苦、胃纳变差、出现皮疹、瘙痒、头晕头痛、胸闷心悸、肝肾能异常等。1组36例,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22.22%;2组36例,不良反应4例,发生率11.11%;3组36例,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8.33%;合计108例,不良反应15例,发生率13.89%。

    可看出1组与2组、1组与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与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从3种治疗方案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可见,氟罗沙星组与头孢唑肟组相当,头孢噻呜组较差,由表2可看到氟罗沙星与头孢唑肟的疗效差别无显著性,但其成本却差异显著(P<0.05),经济成本效果和敏感度分析,氟罗沙星比头孢唑肟钠优异;从不良反应对比中可看出:氟罗沙星和头孢唑呜钠的反应率较低,头孢噻肟钠发生率较高;而虽然头孢唑肟组效果及不良反应均优于头孢噻肟,但是成本太高。所以,药物经济学评价:氟罗沙星方案最佳,头孢噻肟钠一般,头孢唑肟较差。但由于本组样本量较小,结论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笔者认为随着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不断开展,对确定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及经济效果将会进一步明确,对指导治疗急性盆腔炎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0272.

    2 王均金,张钧.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药学实践杂志,1995,13:193.

    3 宋秉鹏,丁玉峰.药物经济学概述.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6,5:179.

    4 邱世犹,潘光松,陈文力.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与思考.中国药房,2002,13:598.

    5 赵宪荣,孙兆荣,武夏明.三种喹诺酮药物治疗老年性肺炎的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国药房,2004,5:288.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