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药》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365978
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产和弹性工作制对分娩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日 邹嫦娥 雷桔红 刘冬菊
第1页

    参见附件(271KB,2页)。

     【摘要】目的 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产和弹性工作制相结合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我院2003年5~7月分娩的134例产妇为观察组,以上一年同期分娩的115例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为无产科合并症的适龄足月初产妇;比较两组的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优质接生率和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产程、第一、二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优质接生率和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 一对一全程陪产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和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能提高优质接生率和产妇的满意度;弹性工作制则能有效地减少正常排班中难以避免的护理空闲时间,是一对一全程陪产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一对一;全程陪产;弹性工作制;分娩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一对一全程陪产也应运而生。目前研究全程陪产对提高产科质量、减少产时并发症和难产率有积极意义[1]。我院产房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产及弹性工作制期间,不但医患纠纷明显减少,产科质量和产妇的满意度获得了提高,而且还节约了护理劳动时间,提高了科室管理效率。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5~7月在我院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产的产妇13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以2002年5~7月常规分工合作分娩的产妇115 例为对照组。2组产妇均为单胎、头位、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及内科疾病,无新生儿畸形,年龄20~35岁,孕周为37~42周,孕次≤2,产次为1,胎儿体重为2 500~4 000 g之间。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程观察、处理和传统排班制;观察组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产和弹性工作制。

    1.2.1一对一全程陪产:每位产妇从规律宫缩、宫口开大2 cm开始,即由一位有专业知识的助产士陪护产妇分娩直到该产妇分娩后2小时送回爱婴区。陪产的内容包括:自我介绍、环境介绍、产程观察、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非药物性无痛分娩、产时健康知识宣教、产程指导、胎心监护、接产、新生儿处理、早接触、早吸吮及产后2小时母婴各项指标的观察并把母婴车送至爱婴区。即每位产妇从第一产程潜伏期2 cm开始到第四产程结束,均专门由一名助产士全程负责到底。

    1.2.2 弹性工作制:助产士的上班时间不固定,根据产妇情况及护士长的排班情况实行弹性待班。我院产房共有助产士14名,其中护士长1名,上正常班。其余助产士均参与全程陪产及弹性上班,护士长每周排班一次,每天排4名助产士上定时班:老总班、待产班各一人,上班时间均为8:00~17:30时,由老总班负责通知专责助产士到岗,夜班两人,17:30~次日晨8:00,由一个高年资的助产士任老总班带一名低年资的助产士值班,每天排5个弹性班,其中白天3人,晚上2人,其余4名助产士排休息。全部助产士均有家庭电话或手机,根据工作需要,弹性班必须随叫随到、并要求在通知后30 min内到达;护士长根据忙闲情况可随时调整班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产妇产程比较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2组第三产程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表1 2组产妇产程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产妇分娩情况

    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助产士优质接生率及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表2 2组产妇分娩情况比较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说明:(1)2组产妇临产前均无明显剖宫产指征,且根据宫缩情况可适当使用催产素。观察组中剖宫产16例,原因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6例,胎儿窘迫6例,活跃期停滞3例,宫颈水肿1例。对照组中剖宫产30例,原因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2例,胎儿窘迫7例,活跃期停滞5例,宫颈水肿2例,宫缩乏力6例,还有8例无明显剖宫产指征因产妇惧怕疼痛而坚决要求剖宫产结束分娩。(2)优质接生率标准:以接生时是否出现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伤、会阴伤口是否甲级愈合为标准。

    3 讨论

    3.1 一对一全程陪产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难产机率,这与一些文献报道是一致的[2-4]。我们认为,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生理过程。大多数产妇对分娩这一生理过程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分娩过程中剧烈的腹部、腰部疼痛,使其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使血中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增高[1]。并导致宫缩乏力、产力异常、以及子宫血管收缩,从而引起产程延长、增加难产机率和产后出血。一对一全程陪产是一种非药物性镇痛方法,由一名助产士从第一产程潜伏期2 cm开始到第四产程结束,全程进行观察指导。在产程中,全程助产士对产妇情感支持,及时通报产程进展的信息,生理支持、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等减轻产时孕妇腹部、腰骶部疼痛[5],降低其恐惧、焦虑、紧张状态,增加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从而抑制了产程早期机体对紧张的反应所释放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1],从而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难产机率。

    3.2 一对一全程陪产可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由于紧张的情绪使植物神经不平衡,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紊乱及产妇心跳加快,使母儿通过胎盘的物质交换减少,增加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1]。由于一对一全程陪产,专责助产士通过在产程中给予产妇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可有效地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维持植物神经的平衡,从而有效地减少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3.3 一对一全程陪产服务提高了助产士的优质接生率

    一对一全程陪产增加了助产士的责任心,提高了助产士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一对一全程陪产使整个产程都得到密切的观察和处理,对发生的各种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并有足够的时间护理、指导和分娩辅导,从而缩短产程、避免了产时并发症,提高了助产士的优质接生率,提高了产妇及家属对助产士的满意度,总之也提高了分娩质量。

    3.4 弹性工作制有利于提高助产士的工作效率

    弹性工作制是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产成功的关键。弹性工作制是根据产妇入产房的时间和数量决定助产士的上班时间和人数,实行弹性工作制,避免了传统的排班方式出现的有人没事做和有事没人做的现象,解决了因夜间产妇多而人力不足的矛盾。根据产妇的多少和助产士连续陪伴产妇多少或时间长短,随时调整助产士人力,保证每例临产产妇均能得到一对一全程陪产服务,同时助产士保持充沛的体力和饱满的精神为产妇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之,一对一全程陪产和弹性工作制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解决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同时在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提高优质接生率和产妇满意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受广大孕产妇和家属欢迎。

    参考文献

    1 费秀珍.导乐式分娩临床应用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1,20:409.

    2 华嘉增.导乐陪伴分娩.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49.

    3 刘桂荃.导乐式分娩法的临床观察.中华护理杂志,1998,33:513.

    4 张春芳.陪伴到分娩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实用护理杂志,1998,14:62.

    5 施榴霞.导乐式分娩的临床研究.中国妇幼保健,1997,12:229.

    作者单位: 518036广东省深圳市,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