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药》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365995
应用腹腔镜行直肠癌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日 穆晓晶
第1页

    参见附件(283KB,2页)。

     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肠道肿瘤国内报道还较少,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5年3月对31例直肠癌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行直肠癌切除术,成功30例。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对于提高手术功能率,减轻术后痛苦,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应用腹腔镜行直肠癌切除术的31例患者,男13例,女18例,年龄52~72岁。所有患者均经结石肠镜及病理检查证实。

    1.2 手术方法

    患者在全麻下应用腹腔镜行直肠癌切除术。

    1.3 手术结果

    全组3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其中保留肛门29例。2例因肥胖,漏斗形骨盆未行吻合,行Hartmman术。1例转为开腹手术。应用腹腔镜保肛率明显高于传统开腹手术,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患者术后2~3 d恢复肠道功能,4~5 d下床活动。恢复肠道蠕动平均时间41.1 h。术后均无肠粘连发生。术后留置导尿管3~8 d。平均3.5 d。大部分患者术后当天未使用止痛剂。4例患者大便次数明显增加(每日)5次,经调整饮食和训练排便习惯,辅以止泻药物后,5 d基本恢复正常。31例患者均无术后出血,感染,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肛门扩约肌的功能,排尿功能均恢复良好。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作为一项新技术[1],尚未被广大患者所认识,故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反复讲解此手术的优缺点,针对其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以乐观稳定的情绪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本组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明显减轻,能积极配合手术。

    2.2 术前准备

    (1)皮肤准备:用腹腔镜做直肠癌所打的四个小切口分散于脐部周围。需彻底清洗病人脐部,因为脐部易积垢,如清洗不彻底,易造成切口感染。备皮范围:胸腹部、会阴、腹股沟区、肛门及肛周、脐部。(2)饮食和肠道准备:饮食和一般肠道准备与肠道开腹手术相同。肠道准备必须严格充分,尽可能减少肠道内细菌数量,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前3 d起口服肠道杀菌、抑菌剂;一般术前1 d口服泻药或清洁洗肠。手术当天清晨清洁洗肠。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过度脱水或休克症状,若有立即停药,通知医生,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液扩容,观察排出大便,若呈清亮水样则肠道准备完毕。(3)术前1 d补液,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3 术后护理

    3.1 心理护理

    术后的心理护理与术前同样重要。护士应体察和理解患者的心情,从每个环节来减轻患者的疼痛,采用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和行为,暗示等。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尽快恢复胃肠功能。

    3.2 一般护理及引流管护理

    按全麻护理,去枕平卧6 h,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行心电监护。每30~60 min测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各引流管,保持腹腔引流,骶尾部引流,尿管引流通畅,观察引流量性质。

    3.3 伤口护理

    通常腹腔镜的伤口是1 cm左右,在手术完成后,为增加伤口愈合的整齐性,通常会做简单的缝合,或使用透气的创可贴。对于这些伤口的护理,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等伤口完全愈合后(约10 d)方可淋浴或弄湿。最重要的是因腹腔镜的患者住院天数极短,所以患者返家后,每天一定要注意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的现象,以防感染的发生。应隔日更换一次创可贴,如有渗液可以涂碘伏消毒。

    3.4 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发生

    (1)术后出血:术后24~48 h易发生术后出血。应密切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观察有无面色苍白、脉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观察腹部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和盆腔引流液的量、性状。(2)人工气腹并发症:①皮下气肿:多发生于胸腹部、阴囊,局部有握雪感、捻发音,残留CO2可引起背痛、肩痛和胸腹胀痛。本组患者5例呈轻、中度症状,吸氧后1~3 d自行吸收,症状自行缓解;②高碳酸血症:因CO2弥散人血而发生,出现呼吸浅慢、CO2分压升高,吸氧可促进机体对CO2的吸收和排出。(3)吻合口漏:术后6~7 d易发生,应密切观察有无发热、腹痛及盆腔引流液的性状(有无粪样)。预防吻合口瘘发生的护理措施:①术后7~10 d禁止灌肠,防止吻合口水肿和张力增加;②术后避免过早取端坐位或长时间下蹲位,以免增加腹压和吻合口张力;③术后避免过早进食,防止粪便污染吻合口;④术后调节饮食,保持大便软而成型,防止大便过稀或干;⑤术后1~3个月,禁止参加重体力劳动,负重应小于10 kg,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4)肛周感染:观察肛门局部皮肤、粘膜血运及分泌物性状,早期为血性分泌物;术后2~3 d分泌量减少,可为血性或无色粘液;应定时检查肛门,随时用无菌棉球擦净分泌物,术后3~4 d进食后,可排稀便。由于早期排便反射和肛门控制排便能力较差,排便次数增多,应做好心理护理和肛周护理,保持肛周清洁,防止皮肤破溃和感染。

    3.5 肛门功能锻炼

    有关排便反射,近年来多认为感受器存在于直肠肌层,感受器在直肠上部分布较少,越往下分布越多。由于手术切除了直肠及其系膜,直肠反射性便意消失,所以术后早期排便反射和肛门自主控便能力下降。术后肛门功能锻炼对排便功能的恢复十分重要,嘱患者术后一周开始每天做提肛练习,逐渐在大脑皮层形成定时排便的兴奋性,以利于早日恢复控便功能。

    3.6 饮食护理

    根据直肠术后饮食的特殊性,制定一个合理的饮食计划尤为重要。待胃肠道恢复蠕动后,可进水、果汁等,2~3 d可进全流食,一周可进半流食,不可以进食含纤维素高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4 护理体会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本组所有病例中,有1例中转开腹,无1例护理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康复顺利。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体会到:(1)术前护理较传统术式护理干脆、直接。(2)腹腔镜手术对机体损伤小,外观影响小,术后发生的疼痛等不适症状较轻。(3)手术对胃肠道干扰小,肠蠕动恢复较快,补液量少,进食早,同时,也避免长期卧床,不易发生肠麻痹、肠粘连。(4)留置引流管时,通过对腹部情况的观察及引流液的量、色、性质的观察,能直观的反映问题。(5)术后康复时间较传统开腹手术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生活质量较传统术式有一定的提高。

    但由于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兴技术,手术技能要求高,操作复杂,手术病例较少,相应护理经验也有待于进一步总结、摸索。术前的心理护理让患者认识手术优点,消除对手术顾虑,增强信心非常重要。为防止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如腹股沟区与阴囊皮下气肿、肠瘘、出血、高碳酸血症等的发生,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在日常护理、饮食指导及康复训练中也要提高警惕[2]。

    新技术的开展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在护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水平,跟上医学科学不断发展的步伐,使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能扬长避短,安全有效地普遍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黄强,乇成,宁忠良,等.腹腔镜辅助下的结肠直肠手术.腹腔镜外科杂志,2002,7:235236.

    2 徐忠法,左文述,刘奇.现代肛肠肿瘤外科学.第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0.

    作者单位: 300121天津市人民医院肛肠二科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