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药》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365992
颈椎病的治疗与护理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日 左德翠
第1页

    参见附件(283KB,2页)。

     颈椎病多由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从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我院2003年至2005年收治颈椎病120例,现将其治疗与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120例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20~61岁,平均48岁;病程15~30年。根据1992年全国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分型[1],其中颈型26例,神经根型57例,脊髓型3例,椎动脉型25例,交感神经型9例。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9~63岁,平均45岁;病程1个月~31年。其中颈型12例,神经根型28例,脊髓型1例,椎动脉型16例,交感神经型3例。2组主要症状及体征为:头痛、头晕、颈痛、颈性眩晕,甚至发生猝倒、肩痛、肩臂手指痛疼或麻木,椎旁压痛,颈肌紧张痉挛,颈椎棘突不正,压颈试验、旋颈试验及臂从试验阳性。2组病例均经X线片、颈椎CT或MRI检查及临床症状确诊,符合1992年第2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各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

    12 治疗方法

    12.1 保守治疗的适应证:颈型、神经根型、椎管较宽而症状较轻的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禁忌证:(1)明显的节段性颈椎不稳定;(2)发育性颈椎管狭窄;(3)后纵韧带骨化症;(4)脊髓型出现肌张力高等阳体征(脊髓受压过久会不可逆转,应早期手术)[2,3];(5)神经根病损导致所支配的肌肉进行性萎缩者。

    12.2 方法:治疗组采用广州产ATA8型微电脑自控牵引床牵引,患者取仰卧位,分别固定枕和牵引带,牵引重量(5±)kg,最大量不超过10 kg,方式呈间歇牵引,牵引时间与间歇时间比值为3∶1,每日1次,每次10~20 min,10~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只行间歇牵引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12.3 超短波治疗:采用上海产LDT、CD31型超短波治疗机,频率40.68 MHz,波长7.37 M,最大输出功率≥200 W,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电极置于病灶区前后对置,或置颈后两侧斜方肌处,微热量或温热量,每日1次,每次15 min,10~15 d为1个疗程。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看到X线片等检查提示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颈椎间盘突出等检查报告,再加上头痛、头晕、颈痛、肩背麻木,甚至发生猝倒等一系列症状,担心病情发展会出现瘫痪而惶恐不安、特别是行牵引术时紧张恐惧心里负担加重,医护人员从颈椎结构或骨质增生以及颈椎病分型等方面向患者进行说明,让患者了解颈椎病的有关知识,并告诉患者牵引等治疗手段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掌握康复的方法,从心理上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健康,配合治疗。

    2.2 一般护理

    注意牵引时的姿势、位置及牵引的重量,并及时发现牵引过程中的反应,如是否有头晕、恶心、心悸等,注意疼痛部位,肢体麻木无力的变化。正确指导患者的头颈功能锻炼,方法为前、后、左、右活动及左、右旋转活动,指导患者手做捏橡皮球或毛巾的训练,以及手指的各种动作。颈椎曲度变直者,给颈部枕枕或枕瓶纠正曲度,指导患者行耸肩、曲颈、伸颈等功能锻炼。同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头颈正确的姿势,睡眠时要选择合适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枕头以10 cm的高度为宜。注意避免颈部的剧烈转动。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要注意每工作1 h左右就要适当地活动颈部,以消除颈部肌肉、韧带的疲劳,防止劳损。并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凉。

    2.3 医疗体操功能锻炼

    进行医疗体育的方法要因人而异,以颈背肌肉劳损为主要症状者,要锻炼颈背部肌肉;上肢肌肉萎缩无力者,以锻炼上肢动作为主;而下肢跛行无力,步行困难者,则要练习行走及蹲立动作;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注意有关卧床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发生四肢瘫痪的患者,除加强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对瘫痪肢体的肌肉要进行按摩,对所有关节进行全范围的被动活动,每日2~3次,可以减轻肌肉萎缩,防止关节僵直和关节畸形。

    2.4 药物治疗

    急性疼痛患者可给20%的甘露醇250 ml,10%葡萄糖300 ml,加丁胺卡那霉素0.4 g、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 d。5%葡萄糖水300 ml加胞二磷胆碱1 g,维生素C 3 g,微生素B6 0.2 g,10%葡萄糖300 ml加复方丹参液静脉滴注,口服奈普生0.2 g,维生素B1 20 mg,尼莫地平30 mg,每天3次,西比灵10 mg,每天1次,其药物可据病情酶情加减。

     3 疗效标准

    痊愈:自觉症状及阳性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或稍有不适,但不影响工作;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能参加一般工作;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4 结果

    治疗组120例中痊愈105例占87.5%,显效13例占10.8%,好转2例占1.7%。对照组60例中,治愈31例占51.7%,显效21例占35%,好转6例占10%,无效2例占3.3%。治疗组治愈率90%以上,总有效率100%;2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10个月后分别随访,治疗组81例,复发5例复发率6.2%,对照组46例,复发11例,复发率23.9%,说明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5 讨论

    颈椎病主要因颈肩背部的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而导致颈椎退行性变化,使椎间失稳而造成关节功能紊乱,或由于骨质增生等颈椎关节损害,而影响颈椎周围组织,使软组织继发损伤,产生水肿,粘连、变性、无菌性炎症、韧带肥厚变性、钙化甚至骨化,肩背肌肉产生挛缩,累及颈神经根、血管、颈交感神经和颈段脊髓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是肯定的,已被广泛应用,它主要通过牵引来制动颈椎,减轻肌肉痉挛,扩大椎间隙以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或刺激[4]。当牵引治疗时,椎间孔、椎间隙增大,椎间盘内压降低、神经根的刺激压迫得到缓冲,粘连可得到松解,小关节滑膜嵌顿被牵开,扭曲的椎动脉得以伸张,但牵引时紧张的肌肉松弛是不完全的,对那些恐惧心理的患者,肌肉松弛效果差,水肿,无菌性炎症也得不到解决,而超短波治疗具有扩张血管,加速局部血流,促进局部组织微循环,消炎、消肿、减轻粘连,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机械性周围神经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另一方面,能提高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从而有机地将多种生物效应叠加,起到协同增效作用。总之,通过2组病例的近期治疗及远期疗效观察,牵引综合治疗加以有效的护理,是颈椎病的最佳治疗。颈椎病患者坚持做医疗体操等功能锻炼对巩固和提高疗效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外科杂志,1993,31:472476

    2 张英泽,申勇,王伟,等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法选择及临床疗效观察河北医药,2005,27:485486

    3 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主编.脊柱疾病实用骨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1113.

    4 段翔,郑淑慧家用磁疗型颈椎牵引器的临床疗效中国全科医学,2004,7:503504

    作者单位: 276700 山东省临沭县人民医院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