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感染与胃肠黏膜病变及血清中HBV的关系
随着人们对乙肝病毒(HBV)致病研究不断深入,发现乙型肝炎病毒不仅是嗜肝病毒,而且也在肝外组织存在,乙肝患者胃肠黏膜常常发生病变,乙肝病毒是否存在于胃肠黏膜并造成损伤,它与血清及肝组织中乙病毒性肝炎标志物(HBVM)的关系受到大家关注,现就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关于乙型肝炎病毒与胃肠黏膜病变关系的研究简要综述如下。1 乙肝病毒的抗原及泛嗜性
乙型肝炎病毒是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为一种带包膜的DNA病毒,直径42 nm,由包膜和核心双层结构组成,HBV外膜为脂蛋白结构,其主要成分为表面抗原HBsAg.核心结构中有核心颗粒蛋白,为核心抗原HBcAg,含有可溶性分泌性抗原为HBeAg,另外核心结构中含有环状结构为不完全的环状双股DNA。HBcAg、HBeAg与HBV DNA密切相关,是HBV活动性复制和有传染性的重要标记。有作者通过采集乙型肝炎产妇娩下的36~40周的死胎常规尸检,取大脑、胸腺、心脏、肺、脾、肾、脐带、胎盘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用SP法检测死胎多脏器组织中HBsAg难以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使得病毒抗原特异性的淋巴细胞,特别是CTL不能进行有效地攻击,故HBV不能被清除而得以持续复制,病毒颗粒从这些组织或细胞中释放出来,再感染肝细胞,并刺激记忆T细胞发挥其免疫病理效应。
2 乙肝病毒的致病机制
HBV经非肠道途径进入机体常引起一系列复杂的免疫过程。病毒感染人体后其抗原经单核一巨噬细胞处理,分解成多种抗原成分,并暴露各种抗原决定簇位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