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药》 > 2013年第4期
编号:283366
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血清中IL-6含量变化的研究
关键词:抗炎,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乔金环 董 巍 吴 建伟 刘 创建 余 宏男 王 增立 牛桂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因术中需广泛暴露髋关节周围解剖结构、创伤较大,术后炎症反应明显,常常引发各类并发症,导致预后不良。在遭受创伤、感染和手术等打击时,患者的血液动力学、代谢和免疫反应会发生改变。局部的或适度的炎症反应可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和伤口的愈合[1]。但如果在损伤因素作用下,机体内“细胞因子平衡”明显失衡,内环境稳态被破坏,会造成免疫功能的异常,使得患者容易出现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2,3]。本文选择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血液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进行了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不同类型假体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2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4例,其中男39例,女55例;年龄52~74岁,平均(59.3±5.9)岁。其中行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2例(A组),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2例(B组)。所有患者为初次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均无近期感染及严重内科疾病,排除恶性肿瘤及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1.2 仪器与材料

    1.2.1 仪器设备:美国宝特公司生产的Bio-TEK ELx800酶标仪,测定波长为450 nm,试剂盒均购自美国eBioscience公司。

    1.2.2 主要材料: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及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均为德国LINK公司生产)。

    1.3 方法 入选患者在入院后行术前准备同时留取静脉血标本4 m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90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河北医药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