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0年第10期
编号:11914644
中国女性考察世博会第一人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5日 《老同志之友》 2010年第10期
     1899年,中国女性单士厘随夫出国,她广泛接触了所在国的社会和文化,与外国知识妇女交朋友。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她把整个身心投入了时代的潮流。

    当时,中国的近邻日本在参加了世博会后大力在国内兴办内国博览会。在日本,单士厘参观了大阪“第五回内国博览会”。她指出,取名内国博览会,除规模不能与万国博览会相比拟外,主要是为了“唤起国民争竞之心”。单士厘对各馆分别进行了考察和记述,在论及教育馆时,单士厘感慨:“日本之所以立于今日世界,由免亡而跻于列强者,惟有教育故。日本之所以能举办第五次博览会,也是因为教育发达。教育的根本是为本国培育国民,并非为政府储备人材,所以男女并重,且孩童无不先本母教。因此教育的根本,女尤倍重于男。”

    单士厘,字受兹,萧山人。1899年东渡日本,1903年离日本赴俄,后遍历德、法、英、意、比等欧陆诸国,直到1909年冬才回国返居余杭,留下《癸卯旅行记》、《归潜记》。她作为中国第一位走向世界的女旅行者,东赴日本时,就指出女子教育与女学的重要性,翻译了《家政学》;远赴西欧,将西方古罗马神话介绍给国人;她还是第一个将托尔斯泰详细介绍给国人的女作家。

    走出国门,让单士厘看到了遥远国度不同的风情,亲身体验到现代文明。小到机车、红叶、新年屠酥酒、儿歌,大到女子教育,国家改革等,她都以诗的形式抒写。《癸卯旅行记》记录旅欧一路所见所感,看各地博物馆之奇异,做色格楞河上之遐思,论公历之便利,比中西女学妇德之异同,观华人在异国之地位;《归潜记》则考景教与摩西教之流传,录西方之教堂宗教,记罗马残庙与希腊神话之渊源。

    从大阪到京都,单士厘见到日本游览地陈设朴素,不似欧美浮夸炫耀,因此知晓日本专务实用,不尚耀。“东京市场所售的西式物品,以图籍、工艺为多,不像上海‘洋行’多是钟表、戒指以及玩品。”其观察入微,议论中肯,对于维新时务具有真知灼见,远非以手表、戒指为时髦的夫人小姐可比拟。

    梁启超曾说,考察一国文明程度,当以其妇女地位为尺量。而中国妇女的启蒙和觉醒十分艰难,走出国门和走向世界更为艰辛。在1900年以前到欧美的中国人中,妇女只占百分之几以下的少数,其中称得上观察者的知识妇女屈指可数,能够用著述表明自己思想和见解的更是绝无仅有。而《癸卯旅行记》和《归潜记》的作者单士厘,便是这绝无仅有的一人。

    参观大阪博览会时,她携带子女同行,虽然大雨,却步行参观不辍。单士厘冒大雨步行于大庭广众之下,打破了“中国妇女,本罕出门”的惯例,用实际行动向封建礼教挑战,并指明是“专为拓开知识起见”,这生动地表现了一位蔑视封建礼法、提倡文明开化的启蒙时期的知识妇女长辈可敬可亲的形象。, http://www.100md.com(顾育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