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0年第23期
编号:11990389
由顺口溜看农村养老之忧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老同志之友》 2010年第23期
     我国8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除极少数五保户由集体供养外,绝大部分老年人则要靠家庭子女供养—这就是我国农村的实情,在目前还主要靠子女养老的广大农村,“孝道”须臾不可或缺!

    时下,在豫西南农村有些顺口溜是反映老年人生活现状的:儿住瓦房孙住楼,老头老婆住村头儿;儿子烧煤孙烧气儿,老头老婆柴火棍儿;儿子压水孙抽水,老头老婆得抬水……

    几多农村老人的尴尬

    杨文老人的感慨:

    “这年头,有了儿子,咱就成了‘儿子’;有了孙子,咱就又变成了‘孙子’。”

    杨文是河南省内乡县赤眉镇王沟村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曾担任村民小组长并兼任村民事调解委员,一辈子不知处理过多少赡养纠纷案件。可是,到了老年却遭遇了同样的情形—前几年因为赡养问题,两个儿子推诿扯皮。前年,两个儿子不幸一块出车祸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已经让杨文老两口痛不欲生,然而不料想,因为赡养爷爷奶奶的事儿,两个孙子商量不到一块儿,整天吵吵闹闹的,今年4月份,还闹上了法庭,搞得当了一辈子“民调委员”的杨文颜面尽失,不但在村里抬不起头来,而且为了索要法院判定的赡养费用(米面和药费等),不得不低声下气地求告两个孙子和孙媳妇。

    “这年头,有了儿子,咱就成了‘儿子’;有了孙子,咱就又变成了‘孙子’。” 面对笔者的采访,面部表情极其复杂的老杨无奈地自嘲和叹息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现在是,家有一老,如有一草。老人就是酱盘子,儿孙们都来蘸,酱蘸完了,盘子也就扔了。”

    周全生夫妻的遭遇:

    “儿住瓦房孙住楼,老头老婆住村头儿。”

    河南省内乡县赤眉镇竹园村的周全生老两口,膝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这几年靠养猪致富,年收入10万元左右,二儿子的花生米加工生意也红红火火。他们在富裕之后都各自为自己的儿子盖起了小洋楼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