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4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2633613
王新兰:长征路上最小的女红军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老同志之友2014年第23期
     王新兰1924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9岁参加红军,11岁随红四方面军长征。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85年12月离休(正军职)。

    王新兰这位长征路上最小的女红军的名气大,还因她是萧华将军的夫人,罗荣桓热心为他们搭鹊桥,毛泽东拍电报让她“约会”,夫妻相濡以沫几十载的爱情更具传奇色彩……

    9岁当红军 长征路上挑战生存王新兰出生在四川省一个知识分子家里。父亲王天保是前清贡生。叔叔王维舟是个地下党员,在家乡创办了一所小学。5岁那年,王新兰到这所小学读书。

    王新兰的姐姐王心国是红军战士,在红四方面军宣传委员会工作。看到姐姐戴着红五星的八角帽,王新兰又高兴又羡慕,整天蹦蹦跳跳跟在姐姐后面,一会儿跟着学歌谣,一会儿帮着刷标语。

    9岁时,王新兰要当红军,可人说她太小。她就对姐姐说,我谎报年龄,就说是12岁。姐姐说:“你长得那么小,说12岁哪个相信?”她大着嗓门说:“你别把我看小了,我什么都能干!我会写字,会跳舞,会吹奏,还会唱歌!”红军领导看她如此,就说:“你,红军收下了!”王新兰兴奋得跳了起来。

    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开始长征。这年3月30日晚,在这望不到头的队伍里,王新兰迈着稚嫩的小脚板,被宣传队的大姐姐们搀扶着,登上了渡江的木船。

    部队打仗时,王新兰她们就和群众一起抢救伤员,有时一天要抬几百个伤员。王新兰年纪小,抬不动重伤员,就扶着轻伤员走。

    长征路上,王新兰染上了重伤寒,吃不下饭,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她不断地提醒自己,千万不能掉队——在这种时候掉队,等着自己的只有死亡。

    在翻越夹金山时,王新兰她们衣衫单薄,身上冻得像刀割。当时大部队定在凌晨5点动身上山,宣传队必须提前到险要处搭宣传棚。她们刚走到山脚,就感受到雪山的厉害,地下的雪冻得硬邦邦的,木棍着地,发出“咯咯”的响声。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呼吸十分困难。看到王新兰这样小的孩子站在风口上宣传鼓动,红军战士都很感动,用力向上爬……

    就这样,王新兰走过万水千山,到了甘肃会宁,至此,震惊中外的长征宣告结束。王新兰当时年龄小,步子小,别人走一步,她得跑两三步,一天到晚总在不停地跑。别人走完了长征,她是跑完了长征。传奇而浪漫的“红色恋歌”

    1937年春,由于王新兰的出色表现,她由团员转为中共党员。

    7月,组织上送王新兰去延安红军大学学习。她来到驻陕西三原的云阳镇八路军总部,换介绍信准备去延安。在这里,经陈赓介绍,她认识了萧华。往后的一些日子,她几乎每天傍晚散步,都会遇见萧华。她觉得萧华处处微笑待人,是位可亲的兄长。

    一天上午,王新兰被召到罗荣桓的办公室。罗荣桓从拉家常开始,逐渐打消了她的拘谨,然后说:“你喜欢萧华吗?”她没迟疑,爽快地回答:“喜欢啊!”“那你爱他吗?”罗荣桓听到回答后又追问道。王新兰一怔,她一直觉得萧华可亲、可敬,说到爱不爱的问题,她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自己还小,哪想过“爱”呢?罗荣桓接着说:“萧华说他爱你。你可以再考虑考虑。要是爱,你们之间的关系就确定下来。要是不爱,你就直接告诉我,我去同萧华谈,让他死了这份心……”一听罗荣桓这样说,王新兰急了。她确实没想过“爱”字,但也不想出现“不爱”这两个字。“别,我觉得他人挺好的,我们也谈得来,我也愿意和他谈。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爱?”罗荣桓听到这里,笑着说:“那好,你认为萧华挺好,那我就要给你提个要求啰!你到延安后,不能再找别的男朋友了!”她回答得干干脆脆:“那当然!”

    1939年,王新兰从通讯学校结业后,被分配到延安红色中华社(新华社前身)新闻台当报务员。一天傍晚,她和女伴们在延河边游玩谈笑,还兴致勃勃地唱起了刚刚学会的陕北民歌《信天游》,甜美的歌声被前来散步的毛泽东听到了。毛泽东问这个“女高音”是谁,有人回答说,是新闻台的报务员,还是萧华的对象哩!

    毛泽东早在江西苏区就认识小有名气的萧华,就对王新兰说:“你想见萧华,我马上拍个电报,让萧华等几天,我设法把你送过去。”可是后来萧华回电说:“主席,来电尽悉,国难时期,一切以民族利益为重,个人问题,无暇顾及。”

    1939年11月21日他们重聚了,这天是王新兰和萧华心中最甜蜜的纪念日。从此,他们便携起手,不再分开,共同迎接未来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长征组歌》诞生的前前后后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每每听到这熟悉的歌词和旋律,王新兰的眼前就闪现出丈夫萧华创作《长征组歌》的情景。

    那是长征胜利30年后的1965年7月19日,天津人民会堂,萧华第一次审看《长征组歌》排演。作为长征的亲历者、战斗员和指挥员,他觉得有一种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在推动着他写出《长征组诗》。

    写就后,萧华用毛泽东的七律诗《长征》中的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为题,分别呈送给周恩来和在京的许多老帅传阅。周恩来非常高兴,尤其是对“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特别赞赏,说这是“神来之笔”。当时正在搞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间唯独没有长征的内容,周恩来说,这下好了,先把《飞越火渡河》放进去,于是“组诗”开始变为“组歌”。

    周恩来还曾这样评价萧华和他的组诗:“只有经过了长征的人才会写出《长征组歌》;只有有激情的人才会写出《长征组歌》。你为党和人民做了件好事,为子孙后代做了件好事,我感谢你。”

    周恩来生前曾先后17次观看组歌演出,他能唱出组歌的全部歌词。在弥留之际,他最后唱的一句是“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1985年4月1l日,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刚结束,萧华就住进了三O一医院。第二天,被确诊为晚期胃癌。

    1985年8月12日上午R时15分,萧华在王新兰守护中逝去…

    1985年l2月,中央军委按正军职待遇安排王新兰离休,于是她开始了自己的晚年生活。王新兰开始一本本地阅读萧华留下的日记、信件,阅读那些与他们命运紧密相联的中国革命战争史,回忆同萧华在一起的日日夜夜…… (关世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