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既要防流感,也要防流脑
世界卫生组织对季节性流感的说明显示,在温带地区的冬季(含初春),每天均会有流感流行。原因也非常简单:当冷空气袭来时,人的鼻黏膜受到刺激,抵抗外界病菌侵袭的能力降低,与此同时,冷空气也会对病菌的活动起到促进作用,在这两方面作用下,人们抵抗包括感冒在内的呼吸道疾病的能力就会有所下降。
此外,初春时节,人们走亲访友的频率仍然很高。人体问密切接触的机会增加,加上出行途中条件所限,人们很难做到勤洗手,旅途疲劳又使抵抗力下降,这些都增加了流感感染风险。专家建议,在中途停靠站可下车通风,在车上要喝水,尽量避免用手接触眼、鼻及口等。如出发前出现了感冒等不适症状,应推迟出行,不要强行出门。
而对于一般不出行的人们,专家也有个建议,那就是在顶着初春寒风外出时,最好能戴上一顶帽子。研究结果证明,不戴帽子又不常运动的人,外界气温在15℃时,会从头部散失人体总热量的三分之一;4℃时会散失总热量的50%;在0℃时可散失,总热量的6 0%。这些数据显示,在寒冷季节头部保暖与全身保暖关系密切。寒风凛冽时,如果不戴帽子外出,部分热量就会迅速从头部散发出去,易受风寒侵袭而患感冒等疾病。
在防流感的同时,也别忘了预防流脑。
流脑,学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实践证明,从出生几天的新生儿到年逾古稀的老年人,都可能遭受“流脑”的感染。
冬未春初是流脑发生的最高时段,这可能与初春特定的气候有关。这个时段,冷暖空气常常处于“你来我往”的状态,阴晴冷暖多变,几日之间的温度变化幅度很大,气温的日较差也较大,人体的鼻咽部抵抗力较弱,病菌容易侵入呼吸道。
尤其必须提醒的是,老年人和婴幼儿一般体质弱,免疫力不足,滞留在鼻咽部的病菌容易进入血液,最后到达脑膜。老年人患流脑,很容易与初春发病率极高的感冒和心脑血管病相混淆,容易延误诊断。所以,初春时节,患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若出现高热、寒战、皮肤血点、手足冰冷、脉搏增快、剧烈头痛、频频呕吐、脖子发硬,甚至出现皮肤大片出血性紫癜、休克、抽搐、昏迷等,首先要警惕是患了流脑。但病人和家属也不必太紧张,因为随着医学的发展,流脑的治愈率也相当高,死亡率、只有5%。只要诊断准确,抢救及时,精心治疗,一般都会康复的。
预防流脑要有长远眼光,要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要注意环境卫生和精神卫生,饮食上注意营养,常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同时,初春要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要积极治疗自身存在的慢性病,保持抵抗力的健康状态。 (霍雨佳)
此外,初春时节,人们走亲访友的频率仍然很高。人体问密切接触的机会增加,加上出行途中条件所限,人们很难做到勤洗手,旅途疲劳又使抵抗力下降,这些都增加了流感感染风险。专家建议,在中途停靠站可下车通风,在车上要喝水,尽量避免用手接触眼、鼻及口等。如出发前出现了感冒等不适症状,应推迟出行,不要强行出门。
而对于一般不出行的人们,专家也有个建议,那就是在顶着初春寒风外出时,最好能戴上一顶帽子。研究结果证明,不戴帽子又不常运动的人,外界气温在15℃时,会从头部散失人体总热量的三分之一;4℃时会散失总热量的50%;在0℃时可散失,总热量的6 0%。这些数据显示,在寒冷季节头部保暖与全身保暖关系密切。寒风凛冽时,如果不戴帽子外出,部分热量就会迅速从头部散发出去,易受风寒侵袭而患感冒等疾病。
在防流感的同时,也别忘了预防流脑。
流脑,学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实践证明,从出生几天的新生儿到年逾古稀的老年人,都可能遭受“流脑”的感染。
冬未春初是流脑发生的最高时段,这可能与初春特定的气候有关。这个时段,冷暖空气常常处于“你来我往”的状态,阴晴冷暖多变,几日之间的温度变化幅度很大,气温的日较差也较大,人体的鼻咽部抵抗力较弱,病菌容易侵入呼吸道。
尤其必须提醒的是,老年人和婴幼儿一般体质弱,免疫力不足,滞留在鼻咽部的病菌容易进入血液,最后到达脑膜。老年人患流脑,很容易与初春发病率极高的感冒和心脑血管病相混淆,容易延误诊断。所以,初春时节,患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若出现高热、寒战、皮肤血点、手足冰冷、脉搏增快、剧烈头痛、频频呕吐、脖子发硬,甚至出现皮肤大片出血性紫癜、休克、抽搐、昏迷等,首先要警惕是患了流脑。但病人和家属也不必太紧张,因为随着医学的发展,流脑的治愈率也相当高,死亡率、只有5%。只要诊断准确,抢救及时,精心治疗,一般都会康复的。
预防流脑要有长远眼光,要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要注意环境卫生和精神卫生,饮食上注意营养,常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同时,初春要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要积极治疗自身存在的慢性病,保持抵抗力的健康状态。 (霍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