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行间走千年(1)
我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字如其人,字品如人品’’之说,书法是书写的一个人的修养、品德与文化。之前对这句并不完全理解,直到见到他,此人便是书法家张子健先生。
“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为《晋书·王羲之传赞》中对“书圣”王羲之的赞誉。王羲之的书法劲键优美、人木三分,诸多作品纷纷为后世所推崇效仿。受王羲之作品影响的书法家比比皆是,以书法为爱好甚至事业的艺术家亦不胜枚举。而在山东省莱芜市,有这样一位把书法当作毕生追求、致力于艺术传承的老人,正不遗余力地燃烧着自己全部的精力,只为把书法之灵魂展示给更多的人。他就是书法家张子健。
品张子健先生墨韵,不难读出他笔名中的“书生”二字,却也隐隐看得见他笔名之外的“剑客”气质,楷书的规整严谨融进率性飘逸的行书笔墨之中。古人云“字如其人”,那么张子健先生又是怎样以两种迥然的气质糅合出现今的书法家的呢?
《健康之友》:张老师,请介绍一下您是怎么与书法结缘的?
张子健:我从小学开始,就对书法很感兴趣。索性书法这一门课我在班级甚至全校的成绩也都不错。平时如果谁家需要写对联或是有与写字相关的事情,都会请我执笔。少年时就在这段“实用书法”的笔墨践行中打下了坚实的技法基础。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再次入学深造,在投名师,访高友问完成了从“实用书法”到“艺术书法”的转变。
《健康之友》:您主要擅长哪种字体?为什么?这种字体的魅力是什么?
张子健:我的书法书体涉及真、草、隶、篆,擅长行草。行书以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为主。《兰亭序》道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每一个细节之处。王羲之赋予每个字特有的形象和韵味,技艺不仅仅体现在字体,更在风貌,是形神兼具的绝佳之作。他的行书高雅道劲,笔势流畅,气韵生动,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实为经典。
《健康之友》:您的书法作品受哪位书法家的影响比较大?
张子健:我的书法作品,特别行草,受王羲之的影响较大,但是不是唯一的。在我的创作中,智勇《千字文》、孙过庭《书谱》、米芾的《蜀素帖》、王铎对我都有一定的影响。他们相互渗透,互相影响,集各家所长总能带给我一些新的灵感,从而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平。
《健康之友》:您认为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才是好作品?
张子健:一幅书法作品可以从三个角度去鉴赏:第一:笔法,古人有句话非常好“笔法千古不移,字形因人而异”可见笔法的重要性。一般笔法要求中锋,运行使转流畅,线条要求有劲、含蓄待发。第二:字形,一般书法对字体要求是有出处的,学的谁的字就要有他的影子,这是好多书法爱好者经常忽视的。第三:章法,要求就是要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最好要有平序、高潮与收尾,就像一首好的歌曲一样,有高潮有平稳的部分才能调动一个人情绪。如果作品具备这三点,就是好作品。
《健康之友》:在您的艺术生涯中遇到的,请您分享一下其中的酸甜苦辣?想没想过放弃?又是什么让您坚持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张子健:最初接触书法的时候,经济条件很不好,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字帖临摹,更没有名师指导,可以说完全是盲人摸象,全凭自己的满腔热爱而凭空摸索苦苦坚持。我的的故乡位置地势偏远交通不便。想走出大山到县城拜师学艺,一天往返车费就要花去10元,经济实在难以支撑。随着国家政策的好转,我的收入逐步提高,经济状况这才慢慢好转,也更能支撑我继续学习书法。我对书法可以说从没有想过放弃,哪怕是在经济情况最艰难的时候。之所以能坚持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是因为书法艺术的魅力像巨大的磁铁把我吸引住了,这种吸引渐渐就演变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健康之友》:能谈谈您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吗?
张子健:书法艺术当然需要创新,它同其他门类艺术一样,书法艺术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这是勿容置疑的。我认为,首先创新必须是在用毛笔书写汉字的基础上进行的,脱离汉字这个根本那就不叫书法艺术,汉字毛笔这个基因不能变。其次,创新一定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人有志于书法艺术,就必须先学习传统或者说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才有可能去创新。否则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缘之木。创新是有条件的,要求有志者有较深的学养、有较高的天赋、有深厚的文字学功底和对书法艺术历史的全面深刻的了解、笔墨技法已达到高超的地步,还要有胆略和气魄。具备了这些条件者,才有创新的可能。
《健康之友》:請您列举一两个书法作品,谈谈您的艺术创作思路或亮点?
张子健:最近,我创作了一幅《岳阳楼记》节选的作品。节选的内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和“至若舂和景明,现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从内容上讲节奏是明快、高兴的。我主要用“圣教序”的笔意书写,从中看出兰亭序的影子,作品中偶尔出现草书的字,它们就像一朵朵小的浪花,为整幅作品增添了情趣。从布局的要求,作品是要展览、尺幅要大点,否则影响效果。因而纸张我采用6尺整张,竖式来展现。作品中肯定有许多不足,也敬请专家、老师、同行,赐教为盼。
《健康之友》:从事书法创作给您的生活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
张子健:要说书法对我的影响,大致从两方面来讲。大而言之:书法艺术是我们的国粹。我教学生学写书法是想让他们通过对书法的学习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领悟,养成专注做事、踏实做人的品德。如果他们当中真有人能从事书法研究,成为专业人才,那么对书法这门国粹艺术而言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承。小而言之:自己研习书法中,有缘认识兴趣相投的朋友,不定时的相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看到别人带着自己的书法作品,满意而归,许多朋友中,我们以艺术相识,通过不断交往,最终成了一生的知心朋友,心中自然充满快乐。
《健康之友》:经过岁月洗礼,您怎样评价自己的艺术人生?
张子健:从1990年参加“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算起,至今已近30年,由于自己天资不足,也没有进行专业的训练,所以我现在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其实还是“九牛一毛”,今后的研习之路还会很长,我更需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去学习和探索。力争有“半介书生”向“一介书生”的靠近。在以书法精神来怡情冶性的同时,也希望能感染更多的人。, 百拇医药(程石江)
“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为《晋书·王羲之传赞》中对“书圣”王羲之的赞誉。王羲之的书法劲键优美、人木三分,诸多作品纷纷为后世所推崇效仿。受王羲之作品影响的书法家比比皆是,以书法为爱好甚至事业的艺术家亦不胜枚举。而在山东省莱芜市,有这样一位把书法当作毕生追求、致力于艺术传承的老人,正不遗余力地燃烧着自己全部的精力,只为把书法之灵魂展示给更多的人。他就是书法家张子健。
品张子健先生墨韵,不难读出他笔名中的“书生”二字,却也隐隐看得见他笔名之外的“剑客”气质,楷书的规整严谨融进率性飘逸的行书笔墨之中。古人云“字如其人”,那么张子健先生又是怎样以两种迥然的气质糅合出现今的书法家的呢?
《健康之友》:张老师,请介绍一下您是怎么与书法结缘的?
张子健:我从小学开始,就对书法很感兴趣。索性书法这一门课我在班级甚至全校的成绩也都不错。平时如果谁家需要写对联或是有与写字相关的事情,都会请我执笔。少年时就在这段“实用书法”的笔墨践行中打下了坚实的技法基础。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再次入学深造,在投名师,访高友问完成了从“实用书法”到“艺术书法”的转变。
《健康之友》:您主要擅长哪种字体?为什么?这种字体的魅力是什么?
张子健:我的书法书体涉及真、草、隶、篆,擅长行草。行书以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为主。《兰亭序》道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每一个细节之处。王羲之赋予每个字特有的形象和韵味,技艺不仅仅体现在字体,更在风貌,是形神兼具的绝佳之作。他的行书高雅道劲,笔势流畅,气韵生动,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实为经典。
《健康之友》:您的书法作品受哪位书法家的影响比较大?
张子健:我的书法作品,特别行草,受王羲之的影响较大,但是不是唯一的。在我的创作中,智勇《千字文》、孙过庭《书谱》、米芾的《蜀素帖》、王铎对我都有一定的影响。他们相互渗透,互相影响,集各家所长总能带给我一些新的灵感,从而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平。
《健康之友》:您认为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才是好作品?
张子健:一幅书法作品可以从三个角度去鉴赏:第一:笔法,古人有句话非常好“笔法千古不移,字形因人而异”可见笔法的重要性。一般笔法要求中锋,运行使转流畅,线条要求有劲、含蓄待发。第二:字形,一般书法对字体要求是有出处的,学的谁的字就要有他的影子,这是好多书法爱好者经常忽视的。第三:章法,要求就是要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最好要有平序、高潮与收尾,就像一首好的歌曲一样,有高潮有平稳的部分才能调动一个人情绪。如果作品具备这三点,就是好作品。
《健康之友》:在您的艺术生涯中遇到的,请您分享一下其中的酸甜苦辣?想没想过放弃?又是什么让您坚持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张子健:最初接触书法的时候,经济条件很不好,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字帖临摹,更没有名师指导,可以说完全是盲人摸象,全凭自己的满腔热爱而凭空摸索苦苦坚持。我的的故乡位置地势偏远交通不便。想走出大山到县城拜师学艺,一天往返车费就要花去10元,经济实在难以支撑。随着国家政策的好转,我的收入逐步提高,经济状况这才慢慢好转,也更能支撑我继续学习书法。我对书法可以说从没有想过放弃,哪怕是在经济情况最艰难的时候。之所以能坚持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是因为书法艺术的魅力像巨大的磁铁把我吸引住了,这种吸引渐渐就演变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健康之友》:能谈谈您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吗?
张子健:书法艺术当然需要创新,它同其他门类艺术一样,书法艺术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这是勿容置疑的。我认为,首先创新必须是在用毛笔书写汉字的基础上进行的,脱离汉字这个根本那就不叫书法艺术,汉字毛笔这个基因不能变。其次,创新一定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人有志于书法艺术,就必须先学习传统或者说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才有可能去创新。否则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缘之木。创新是有条件的,要求有志者有较深的学养、有较高的天赋、有深厚的文字学功底和对书法艺术历史的全面深刻的了解、笔墨技法已达到高超的地步,还要有胆略和气魄。具备了这些条件者,才有创新的可能。
《健康之友》:請您列举一两个书法作品,谈谈您的艺术创作思路或亮点?
张子健:最近,我创作了一幅《岳阳楼记》节选的作品。节选的内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和“至若舂和景明,现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从内容上讲节奏是明快、高兴的。我主要用“圣教序”的笔意书写,从中看出兰亭序的影子,作品中偶尔出现草书的字,它们就像一朵朵小的浪花,为整幅作品增添了情趣。从布局的要求,作品是要展览、尺幅要大点,否则影响效果。因而纸张我采用6尺整张,竖式来展现。作品中肯定有许多不足,也敬请专家、老师、同行,赐教为盼。
《健康之友》:从事书法创作给您的生活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
张子健:要说书法对我的影响,大致从两方面来讲。大而言之:书法艺术是我们的国粹。我教学生学写书法是想让他们通过对书法的学习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领悟,养成专注做事、踏实做人的品德。如果他们当中真有人能从事书法研究,成为专业人才,那么对书法这门国粹艺术而言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承。小而言之:自己研习书法中,有缘认识兴趣相投的朋友,不定时的相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看到别人带着自己的书法作品,满意而归,许多朋友中,我们以艺术相识,通过不断交往,最终成了一生的知心朋友,心中自然充满快乐。
《健康之友》:经过岁月洗礼,您怎样评价自己的艺术人生?
张子健:从1990年参加“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算起,至今已近30年,由于自己天资不足,也没有进行专业的训练,所以我现在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其实还是“九牛一毛”,今后的研习之路还会很长,我更需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去学习和探索。力争有“半介书生”向“一介书生”的靠近。在以书法精神来怡情冶性的同时,也希望能感染更多的人。, 百拇医药(程石江)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针骨专业 > 经络穴位 > 穴位大全图解 > 足厥阴肝经穴 > 行间 Xingjian (L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