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血清学监测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孕產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血清学监测结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4500例孕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孕产妇给予梅毒、HIV抗体以及乙肝病毒检测,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发现乙型肝炎378例,阳性率为8.40%,梅毒52例,阳性率为1.16%,HIV/AIDS4例,阳性率为0.09%;艾滋病、梅毒、乙肝病毒极易出现在30岁孕产妇中,其阳性率高达13.12%。结论:本地区孕产妇主要感染病毒为乙肝,梅毒和艾滋病感染率较低,应当加强对孕产妇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力度,并对检测出的病毒感染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避免母婴传播。
【关键词】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监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08-0007-01
目前,由于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其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越发引发人们关注,尤其是孕产妇,母婴垂直传播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据调查显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中国人群中,已超过30%的人是因母婴传播所导致;每年大概有80万儿童因母婴垂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和梅毒,分析感染途径,主要是胎盘传播。因此,加强孕产妇母婴保健检查在保证人类健康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故本次实验对我院2018年度收治的孕产妇给予相关检测,取得了显著效果。现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我院就诊的4500例孕产妇,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42岁,平均年龄为(28.01±0.24)岁;孕妇2159例,产妇2341例。本次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征得所有对象及其家属的同意。
1.2检测方法
所有对象均于清晨抽取5ml静脉血用于血清分离,注意应保证在空腹状态下。应用酶联免疫法对孕产妇血清进行乙肝病毒检测,一旦发现检测结果为阳性,可二次检测,若两次检测结果一致,则判定为乙肝病毒感染患者。采用胶体金快速试剂进行艾滋病HIV抗体筛查试验,筛查试验无反应报告为“HIV抗体阴性”,有反应必须对样本进行复检,复检两次检测结果均无反应报告为“HIV抗体阴性”,复检均有反应或有一次有反应需进行“补充试验”,重新收集患者血液样本,并送至疾控中心予以检测。采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检测,对呈阴性反应的样品,可出具梅毒螺旋体试验阴性(一)报告;对呈阳性反应的样品,需要进一步做非梅毒螺旋体定性试验进行复检,采用TRUST试剂进行复检,对呈阴性反应的样品,可出具非梅毒螺旋体试验阴性(一)报告;呈阳性反应的样品再进一步做非梅毒螺旋体定量试验,出具梅毒螺旋体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均为阳性的报告,同时报告非梅毒螺旋体定量试验滴度。出具报告时均需标明采用的具体方法,判定孕妇感染梅毒。
1.3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实验数据,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孕产妇梅毒、乙肝和艾滋病检测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乙型肝炎、梅毒以及艾滋病阳性率分别为8.40%、1.16%、0.09%;具体见表1。
2.2孕产妇三病年龄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25—35岁孕产妇三病检出阳性率较高,且30岁已达最高,阳性率为13.14%。具体见表2。
3讨论
现阶段,手术前和输血前进行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的筛查有助于严格控制医院医源性疾病。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均能够通过孕期宫内感染、分娩前宫内感染、生产时和哺乳期感染以及母婴间的亲密接触,感染途径极具多样化,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婴幼儿感染率。故而临床及时准确检测出孕产妇是否携带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病毒,并尽早给予相关治疗,有助于减少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使优生优育的质量得以提升。
梅毒主要是因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对于人体多个系统器官可造成损害,亦可通过母婴进行传播,严重影响妊娠结果,可能导致流产、早产或者死胎。因此临床应对已感染梅毒孕产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一次1万单位,连续治疗3周,如遇青霉素过敏患者,可予以头孢曲松250mg,一天一次,持续治疗10天。一旦新生儿分娩完成,临床及时进行相关检查,确定新生儿是否感染,以此降低因母体传播的围生儿感染率。
艾滋病是受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侵袭所导致的免疫缺陷综合征,90%的HIV婴幼患儿是因母体感染传播所致。发达地区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阻断母婴传播标准(抗HIV药物治疗联合产科干预和人工喂养)进行抗病毒治疗,有效控制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发生率,效果极佳。在本次实验中,发现4例阳性艾滋病孕产妇,阳性率为0.09%,尽管阳性率低,但务必要加强对此病的防治工作,由于现阶段临床尚未研制出有效的治疗艾滋病的方法,因此必须多通过教育宣传、加强管理、定期检测等方式来减少HIV传播。
经实验结果显示:三病的阳性率分别为8.40%、1.16%、0.09%,且30岁孕产妇阳性率处于高峰状态。分析其原因就在于30岁左右的妇女处于性活跃期,道德约束力较弱,加强对此类人群的控制力度能够有效减少三病的感染率。
综上所述,尽早检测发现孕产妇传染病,并给予综合干预举措,有助于阻断母婴传播,减少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落实优生优育政策,提升人口素质。, 百拇医药(周德)
【关键词】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监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08-0007-01
目前,由于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其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越发引发人们关注,尤其是孕产妇,母婴垂直传播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据调查显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中国人群中,已超过30%的人是因母婴传播所导致;每年大概有80万儿童因母婴垂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和梅毒,分析感染途径,主要是胎盘传播。因此,加强孕产妇母婴保健检查在保证人类健康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故本次实验对我院2018年度收治的孕产妇给予相关检测,取得了显著效果。现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我院就诊的4500例孕产妇,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42岁,平均年龄为(28.01±0.24)岁;孕妇2159例,产妇2341例。本次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征得所有对象及其家属的同意。
1.2检测方法
所有对象均于清晨抽取5ml静脉血用于血清分离,注意应保证在空腹状态下。应用酶联免疫法对孕产妇血清进行乙肝病毒检测,一旦发现检测结果为阳性,可二次检测,若两次检测结果一致,则判定为乙肝病毒感染患者。采用胶体金快速试剂进行艾滋病HIV抗体筛查试验,筛查试验无反应报告为“HIV抗体阴性”,有反应必须对样本进行复检,复检两次检测结果均无反应报告为“HIV抗体阴性”,复检均有反应或有一次有反应需进行“补充试验”,重新收集患者血液样本,并送至疾控中心予以检测。采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检测,对呈阴性反应的样品,可出具梅毒螺旋体试验阴性(一)报告;对呈阳性反应的样品,需要进一步做非梅毒螺旋体定性试验进行复检,采用TRUST试剂进行复检,对呈阴性反应的样品,可出具非梅毒螺旋体试验阴性(一)报告;呈阳性反应的样品再进一步做非梅毒螺旋体定量试验,出具梅毒螺旋体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均为阳性的报告,同时报告非梅毒螺旋体定量试验滴度。出具报告时均需标明采用的具体方法,判定孕妇感染梅毒。
1.3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实验数据,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孕产妇梅毒、乙肝和艾滋病检测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乙型肝炎、梅毒以及艾滋病阳性率分别为8.40%、1.16%、0.09%;具体见表1。
2.2孕产妇三病年龄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25—35岁孕产妇三病检出阳性率较高,且30岁已达最高,阳性率为13.14%。具体见表2。
3讨论
现阶段,手术前和输血前进行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的筛查有助于严格控制医院医源性疾病。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均能够通过孕期宫内感染、分娩前宫内感染、生产时和哺乳期感染以及母婴间的亲密接触,感染途径极具多样化,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婴幼儿感染率。故而临床及时准确检测出孕产妇是否携带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病毒,并尽早给予相关治疗,有助于减少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使优生优育的质量得以提升。
梅毒主要是因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对于人体多个系统器官可造成损害,亦可通过母婴进行传播,严重影响妊娠结果,可能导致流产、早产或者死胎。因此临床应对已感染梅毒孕产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一次1万单位,连续治疗3周,如遇青霉素过敏患者,可予以头孢曲松250mg,一天一次,持续治疗10天。一旦新生儿分娩完成,临床及时进行相关检查,确定新生儿是否感染,以此降低因母体传播的围生儿感染率。
艾滋病是受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侵袭所导致的免疫缺陷综合征,90%的HIV婴幼患儿是因母体感染传播所致。发达地区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阻断母婴传播标准(抗HIV药物治疗联合产科干预和人工喂养)进行抗病毒治疗,有效控制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发生率,效果极佳。在本次实验中,发现4例阳性艾滋病孕产妇,阳性率为0.09%,尽管阳性率低,但务必要加强对此病的防治工作,由于现阶段临床尚未研制出有效的治疗艾滋病的方法,因此必须多通过教育宣传、加强管理、定期检测等方式来减少HIV传播。
经实验结果显示:三病的阳性率分别为8.40%、1.16%、0.09%,且30岁孕产妇阳性率处于高峰状态。分析其原因就在于30岁左右的妇女处于性活跃期,道德约束力较弱,加强对此类人群的控制力度能够有效减少三病的感染率。
综上所述,尽早检测发现孕产妇传染病,并给予综合干预举措,有助于阻断母婴传播,减少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落实优生优育政策,提升人口素质。, 百拇医药(周德)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病毒性肝炎 > 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