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谈儿童性保护
【摘 要】近年我国接连曝出儿童遭性侵的事件,为了更好地维护儿童的权益,本文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儿童性保护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一些建议,为儿童打造一个更健康、更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关键词】儿童;性保护;发展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R33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0-0146-01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在儿童性侵案涉及的五个罪名中,猥亵儿童罪最多,有9628例,占比47%;其次是强奸罪,有8919例,占比43%;奸淫幼女罪有1412例,占比7%;引诱幼女卖淫罪有329例,占比2%;嫖宿幼女罪有292例,占比1%。不仅给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伤害,也给被害家庭带来了伤痛。
1 生理发展
1.1婴儿期(出生至3岁)
婴儿天生就具有感受疼痛的能力,但我们不得知这种痛感和成人所感受到的是否一样。有关大鼠的研究指出,在婴儿期经历疼痛会导致神经系统形成某种永久的环路,从而导致在成年期对疼痛变得更敏感[1]。若婴儿在这个阶段遭受虐待,身体依然记得疼痛并在长大后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敏感。
1.2学前期(3~6岁)
2017年被公开报道的案例中涉及的606名受害者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