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对弥漫性肺疾病诊断的临床研究
【摘 要】目的:探究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对弥漫性肺疾病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弥漫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经支气管镜钳夹活检,实验组: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对比两组患者组织直径、操作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组织直径大于对照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阳性率35%,对照组阳性率5%,实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弥漫性肺疾病诊断中应用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临床诊断效果显著,同时也是一种安全且实用的检验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经支气管鏡钳夹活检;弥漫性肺疾病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3-000-01
弥漫性肺疾病包含种类繁多,临床中需结合多种组织病理才可对患者进行确诊。此病发生于双肺或大部分肺野多发的肺间质及实质性疾病,临床所用诊断组织病理方法包含支气管钳夹活检与经皮肺穿刺活检以及外科肺活检。前两种诊断方法存在获取标本小、质量差、病检困难等缺点,而外科肺活检使用费用较高,且创伤较大,因此实时性不大[1-2],而近些年随着我国医学的进步与发展,收集2019年1月-12月,就诊于齐齐哈尔市第一院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支持诊断 DILD,但根据当前的国际指南及专家共识标准不足以诊断DILD或其他间质性肺疾病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0例实验组,2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解释病情,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同意进行冷冻活检的进入冷冻组(实验组),不同意冷冻活检的进入常规组(对照组)。相比,TBLC可获得更多具有诊断性的肺组织标本及更好的阳性诊断率,但其在间质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国内报道尚少。因此,本研究将对比两组活检组织面积、临床诊断率、并发症等技术指标,探讨TBLC在DIL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40例弥漫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我院收治,时间2019年1月-2019年12月,均符合弥漫性肺疾病诊断标准[3],分为20例实验组,2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解释病情,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同意进行冷冻活检的进入冷冻组(实验组),不同意冷冻活检的进入常规组(对照组),实验组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在38-79岁,平均年龄在(58.4±8.2)岁,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在39-80岁,平均年龄在(59.2±8.8)岁,两组患者分别从年龄、性别方面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弥漫性肺疾病诊断标准;无精神病史沟通无障碍;患者自愿且家属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及严重血液系统疾病;身体及其他器官存在严重疾病;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对照组及实验组均采用全身镇静后插入喉罩,实验组患者采用经软质支气管镜插入冷冻探头冻取肺组织(transbronchial lung cryobiopsy, TBLC),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软质支气管镜插入活检钳钳取肺组织(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 TBLB)。
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全麻麻醉或局部麻醉后经口或鼻置入电子支气管镜,活检方法按常规经支气管镜肺活检 (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流程进行。活检钳为南京微创公司的杯状活检钳,直径1.8 mm,长120 cm,支气管镜送入术前选定的支气管,经活检孔道将活检钳插入至预定的支气管内,遇到阻力 后将活检钳向后撤约2~3 cm,将活检钳张开,并推进少许,钳取3-5块肺组织。记录标本大小、手术时间、并发症、病理结果等。
给予实验组的全身麻醉后建立人工气道(硬镜鞘管或气管插管),经人工气道置入电子支气管镜,将其前端置于拟活检段支气管开口。冷冻活检采用库蓝公司冷冻治疗仪,冷冻探头直径 1.8 mm,长120 cm。插入冷冻探头到拟活检部位,向前推送冷冻探头直至遇到阻力不能再进入(表明冷冻探头前端已到达脏层胸膜,回撤-再送入来回几次确认)。回撤冷冻探头 1~2 cm,将二氧化碳冷冻气源工作压力调整到 50 bar~60 bar,踏下开关,冷冻3-6 s后,将标本取出,重复3次或至取到足够的组织。冷冻探头需随气管镜一同取出,探头解冻需数秒的时间。在解冻期快速插入另一条气管镜,观察有无出血并给予 相应处理。记录标本大小、手术时间、并发症、病理结果等。
1.3观察指标
①组织直径、操作时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组织直径、操作时间并进行对比。
②并发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咳中带血、气胸、发热。
③阳性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机结果并进行对比。
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资料一般运用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数值变量数据采用(x±s)表示,采取t检验;无序分类数据以百分比率(%)表示,采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组织直径大于对照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2.2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2.3 病理结果
试验组确诊7例,鳞癌2例、肺结核2例、腺癌3例,阳性为35%,对照组确诊1例,鳞癌1例,阳性率5%,试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近些年国人生活习惯、日常饮食等方面的改变,使得各类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形势往上递增,其中就包含弥漫性肺疾病,但此类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复杂,确诊疾病需依据病史、细菌学、痰脱落细胞等,并且在诊断的过程中,普通的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也无法提供准确诊断依据。经支气管镜冷冻活检术是临床发现的一种新技术,其方式在于冷冻探针在超低温的情况下对接触组织进行迅速冷冻与坏死,同时对于病变存在的死物与痰液,也可使用探头对其内部进行插入,获取更大组织的标本,为诊断提供更有效依据[4]。
在本文研究的数据中,给予支气管镜冷冻活检术试验组,在两项数据的对比结果中,均优异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支气管镜冷冻活检术可有效提高诊断弥漫性肺疾病的依据标准。
综合以上分析,在弥漫性肺疾病诊断中应用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临床诊断效果显著,同时也是一种安全且实用的检验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一诗, 郭述良, 易祥华,等. 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对弥漫性肺疾病病因诊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97(46):3617-3623.
[2] 夏淑兰, 周锐. 支气管镜技术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 国际呼吸杂志, 2019, 39(8):631-636.
[3] 陈小波, 罗群, 陈愉, et al. 冷冻肺活检对间质性肺疾病诊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8, 41(6):467-471.
[4] 李晓, 潘金兵, 任颖, et al. 应用经气管镜冷冻活检诊断弥漫性肺疾病[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8,1(3).7-8, 百拇医药(丁健 周昕 陈宝泽)
【关键词】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经支气管鏡钳夹活检;弥漫性肺疾病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3-000-01
弥漫性肺疾病包含种类繁多,临床中需结合多种组织病理才可对患者进行确诊。此病发生于双肺或大部分肺野多发的肺间质及实质性疾病,临床所用诊断组织病理方法包含支气管钳夹活检与经皮肺穿刺活检以及外科肺活检。前两种诊断方法存在获取标本小、质量差、病检困难等缺点,而外科肺活检使用费用较高,且创伤较大,因此实时性不大[1-2],而近些年随着我国医学的进步与发展,收集2019年1月-12月,就诊于齐齐哈尔市第一院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支持诊断 DILD,但根据当前的国际指南及专家共识标准不足以诊断DILD或其他间质性肺疾病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0例实验组,2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解释病情,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同意进行冷冻活检的进入冷冻组(实验组),不同意冷冻活检的进入常规组(对照组)。相比,TBLC可获得更多具有诊断性的肺组织标本及更好的阳性诊断率,但其在间质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国内报道尚少。因此,本研究将对比两组活检组织面积、临床诊断率、并发症等技术指标,探讨TBLC在DIL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40例弥漫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我院收治,时间2019年1月-2019年12月,均符合弥漫性肺疾病诊断标准[3],分为20例实验组,2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解释病情,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同意进行冷冻活检的进入冷冻组(实验组),不同意冷冻活检的进入常规组(对照组),实验组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在38-79岁,平均年龄在(58.4±8.2)岁,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在39-80岁,平均年龄在(59.2±8.8)岁,两组患者分别从年龄、性别方面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弥漫性肺疾病诊断标准;无精神病史沟通无障碍;患者自愿且家属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及严重血液系统疾病;身体及其他器官存在严重疾病;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对照组及实验组均采用全身镇静后插入喉罩,实验组患者采用经软质支气管镜插入冷冻探头冻取肺组织(transbronchial lung cryobiopsy, TBLC),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软质支气管镜插入活检钳钳取肺组织(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 TBLB)。
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全麻麻醉或局部麻醉后经口或鼻置入电子支气管镜,活检方法按常规经支气管镜肺活检 (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流程进行。活检钳为南京微创公司的杯状活检钳,直径1.8 mm,长120 cm,支气管镜送入术前选定的支气管,经活检孔道将活检钳插入至预定的支气管内,遇到阻力 后将活检钳向后撤约2~3 cm,将活检钳张开,并推进少许,钳取3-5块肺组织。记录标本大小、手术时间、并发症、病理结果等。
给予实验组的全身麻醉后建立人工气道(硬镜鞘管或气管插管),经人工气道置入电子支气管镜,将其前端置于拟活检段支气管开口。冷冻活检采用库蓝公司冷冻治疗仪,冷冻探头直径 1.8 mm,长120 cm。插入冷冻探头到拟活检部位,向前推送冷冻探头直至遇到阻力不能再进入(表明冷冻探头前端已到达脏层胸膜,回撤-再送入来回几次确认)。回撤冷冻探头 1~2 cm,将二氧化碳冷冻气源工作压力调整到 50 bar~60 bar,踏下开关,冷冻3-6 s后,将标本取出,重复3次或至取到足够的组织。冷冻探头需随气管镜一同取出,探头解冻需数秒的时间。在解冻期快速插入另一条气管镜,观察有无出血并给予 相应处理。记录标本大小、手术时间、并发症、病理结果等。
1.3观察指标
①组织直径、操作时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组织直径、操作时间并进行对比。
②并发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咳中带血、气胸、发热。
③阳性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机结果并进行对比。
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资料一般运用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数值变量数据采用(x±s)表示,采取t检验;无序分类数据以百分比率(%)表示,采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组织直径大于对照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2.2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2.3 病理结果
试验组确诊7例,鳞癌2例、肺结核2例、腺癌3例,阳性为35%,对照组确诊1例,鳞癌1例,阳性率5%,试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近些年国人生活习惯、日常饮食等方面的改变,使得各类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形势往上递增,其中就包含弥漫性肺疾病,但此类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复杂,确诊疾病需依据病史、细菌学、痰脱落细胞等,并且在诊断的过程中,普通的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也无法提供准确诊断依据。经支气管镜冷冻活检术是临床发现的一种新技术,其方式在于冷冻探针在超低温的情况下对接触组织进行迅速冷冻与坏死,同时对于病变存在的死物与痰液,也可使用探头对其内部进行插入,获取更大组织的标本,为诊断提供更有效依据[4]。
在本文研究的数据中,给予支气管镜冷冻活检术试验组,在两项数据的对比结果中,均优异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支气管镜冷冻活检术可有效提高诊断弥漫性肺疾病的依据标准。
综合以上分析,在弥漫性肺疾病诊断中应用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临床诊断效果显著,同时也是一种安全且实用的检验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一诗, 郭述良, 易祥华,等. 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对弥漫性肺疾病病因诊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97(46):3617-3623.
[2] 夏淑兰, 周锐. 支气管镜技术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 国际呼吸杂志, 2019, 39(8):631-636.
[3] 陈小波, 罗群, 陈愉, et al. 冷冻肺活检对间质性肺疾病诊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8, 41(6):467-471.
[4] 李晓, 潘金兵, 任颖, et al. 应用经气管镜冷冻活检诊断弥漫性肺疾病[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8,1(3).7-8, 百拇医药(丁健 周昕 陈宝泽)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