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608747
艾滋病:从绝症转为慢性病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5日 《百科知识》 2007年第2期
     患上艾滋病就意味着死亡,这几乎是现在人们关于艾滋病的一种常识。然而,科学研究的进展可能会慢慢让这样的常识过时,依据最新的一些艾滋病研究的结果,艾滋病将不是不治之症,而且病人的存活年限也会大大延长。而现阶段已有充分理由相信,艾滋病不是绝症,而是与心脑血管病相似的另一种慢性病。

    HIV感染者的生存年限升高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能活多少年?这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少则几月,多则几年或十几年。但是美国研究人员的一些研究却证实,确诊HIV感染后,感染者的预期寿命可以达到24年,而且这不是单个人的最高预期年限,而是HIV感染者(带病菌而未出现症状)的平均存活年限。这也意味着,艾滋病只是一种慢性病,而非迅速死亡的绝症。对艾滋病的这种新的评估至少可以让人们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和不安,它的存活平均年限甚至比癌症这样的绝症还高。

    但是,用以支撑HIV感染者的平均高存活年限的基础却是昂贵的费用,要使HIV感染者平均生存24年,平均每人的医疗花费约60万美元。原因在于,要维持较高的存活年限,需要使用较为昂贵和有效的药物治疗,因为随着科技和经济发展,医疗、药物研发所产生的成本会增加。在美国,现在对HIV带菌者的维持治疗费是每年约25200美元,这个费用比上世纪90年代末期增加了近40%。但是,与此相对应是,过去由于没有有效而昂贵的药物,HIV感染者确诊后预期寿命只有近10年。

    然而,在更早的年代,例如1993年,艾滋病确实可以视为是不治之症,因为HIV感染者被确诊后,其寿命最多也不会超过7年,而且这还是在医疗条件和医学水平较高的美国。在其他国家,如条件较差的非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