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09年第1期
编号:12751544
牛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上)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2日 《百科知识》 2009年第1期
     其他牛类所具有的那种典型的柱状向外突出物。它的近亲还有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西部高山森林地带的高山倭水牛。类似的种类还有生活在菲律宾民都洛岛潮湿地带密草及苇丛中的民都洛水牛(棉兰老水牛)。

    非洲水牛也叫黑水牛,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热带草原地带,体形跟亚洲水牛差不多,但面部短小,耳边有毛串。另外,它的角的横断面呈三角形,由于角的基部膨胀,看上去就像从横面长出的一样。此外,还有一种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森林地带的赤水牛,也叫刚果水牛,体形稍小,角也较短,但却真正从头顶的横面长出,而且由于角的基部不大,故左右角相距甚远。有趣的是,生活在亚洲的各种水牛的背毛是从腰部往前长,而非洲水牛的背毛却是由前往后长。

    牛类家族之野牛

    亚洲的野牛有5种,即印度野牛、大额牛、柬埔寨野牛、爪哇野牛和野牦牛。

    印度野牛也叫野黄牛、白肢野牛等,以体躯巨大而著称,是现生牛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分布于我国云南以及南亚和东南亚一带。雄兽的双角非常雄伟,弯度相当大,由额骨高起的棱上长出,先垂直上升,再向外弯,复又向上,最后角尖又向内并略向后弯转,长度可达60~75厘米。由于印度野牛四肢的下半截都是白色的,就像是穿了白色的长筒袜,所以被叫做白肢野牛,在产地更是被形象地称为“白袜子”。
, 百拇医药
    印度野牛主要栖息在热带、亚热带的山地森林和草原中,并且有垂直迁移的习性,夏季多在海拔较高的山上,冬季则逐渐下降,活动范围较广,过着游荡的生活,没有固定的住所。它们喜欢群居,但群体不大,以雌兽、幼仔和亚成体组成,其中有一只体形较大的雌兽为首领。成年雄兽多是“孤牛”,仅在发情期回到群体中生活,交配之后再离开。

    它们的听觉和嗅觉都非常灵敏,在密林之外迎着风也能闻到350米以外的气味。在自然界中,就连凶猛的孟加拉虎也不敢招惹体大力强的成年印度野牛,而只能伺机袭击幼仔。印度野牛过去曾经被人们描述成一种极其凶猛而又狡猾的动物,是森林中特别危险的猛兽,并且流传着不少它袭击、伤害人类的故事,其实这些故事大部分都是言过其实的。事实上,印度野牛是羞涩避人的,只要嗅到人的气味或者听到人的声响,马上就躲开了。只有在受了伤或被逼得走投无路时,才会变得十分凶狠,立即猛冲过来。有时也可能采用野牛类司空见惯的伎俩,即假装逃走,然后绕个弯子倒转回来,埋伏在道边密丛中,等人走近时才突然冲杀过来。此外,雌兽在携带幼仔的时期,也勇猛异常,如果见到有人走近,便会误认为来者会伤害它的幼仔,因而奋不顾身地扑将过来。
, 百拇医药
    大额牛基本上处于半野生状态,一般被认为它是由印度野牛驯化的家畜,但它们之间还是有一些明显的区别。大额牛的前额宽大,角不弯曲,角距也更宽。大额牛见于我国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印度东北部和缅甸北部一带。

    爪哇野牛很容易从它的白色臀斑辨认出来。雄兽的体毛主要为蓝黑色,雌兽为红褐色,四肢的下半截也是白色,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栖息于山麓开阔的疏林、草丛地带。

    柬埔寨野牛也叫林牛、裂角野牛,是1937年才在柬埔寨东北部森林中发现的。

    野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一带的特产动物,体形大而粗重,但比印度野牛略小。它的体毛为暗褐黑色,特别长而丰厚,尤其是颈部、胸部和腹部的毛,几乎下垂到地面,形成一个围帘,如同悬挂在身上的蓑衣一般,可以遮风挡雨,更适于爬冰卧雪;尾巴上的毛上下都很长,宛如扫帚一般,显得蓬松肥大,在牛类中十分特殊。头上的角为圆锥形,表面光滑,先向头的两侧伸出,然后向上、向后弯曲,角尖略向后弯曲,如同月牙一般。角的长度通常为40~50厘米,最长的角将近1米,两角之间的距离较宽。
, http://www.100md.com
    野牦牛栖息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夏季甚至可以到海拔5000~6000米的地方,山高岭峻,十分荒凉,空气稀薄,植被贫乏,而且时常风雨交加。但野牦牛具有耐苦、耐寒:耐饥、耐渴的本领,对高原环境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野牦牛的四肢强壮,蹄大而圆,但蹄甲小而尖,似羊蹄,特别强硬,稳健有力,蹄侧及前面有坚实而突出的边缘围绕;足掌上有柔软的角质,这种蹄可以减缓其身体向下滑动的速度和冲力,使它在陡峻的高山上行走自如。野牦牛的胸部发育良好,气管粗短,软骨环间的距离大,与狗的气管相类似,能够适应频速呼吸,因此可以适应海拔高、气压低、含氧量少的高山草原大气条件,很多野生有蹄类和家畜难以利用和到达的灌木林地、高山草场,它却能登临受用。

    家牦牛的体毛有黑色、棕色、白色、黄色或杂色等毛色,而不像野牦牛那样毛色大致一定。它是由野牦牛驯化而成的家畜,体魄强壮,性格温顺,在陡峻的高山上行走自如。家牦牛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和阿富汗、克什米尔、印度、巴基斯坦北部和中亚各国,不仅用来进行驮运、耕地,而且还可用作骑乘坐,负重远行,有“高原之舟”的称誉。

    责任编辑 庞 云, http://www.100md.com(余 夫)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