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2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3174731
浪漫之都的性与爱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百科知识》2012年第23期
     展示世界的性博物馆

    巴黎性博物馆位于克利希大道72号,这里紧邻著名的红磨坊夜总会,是著名的红灯区。巴黎性博物馆地上六层,地下一层,总计有七层之高。地下一层至二层展出性主题的工艺品,涉及的时代、地域、文化非常广泛。中美洲和拉丁美洲,以哥伦比亚和秘鲁的陶器为代表,表现方法自由大胆,制作技巧精湛;非洲,来自贝宁、扎伊尔和尼日利亚的收藏品极为丰富;亚洲,日本、中国、尼泊尔、印度的性绘画、性工艺品都非常有特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宗教题材的性工艺品,这类作品中国人比较少见到。一个打坐的和尚的小雕塑,表面看不出任何与性有关的内容,但下一层的反光镜透露出了秘密,原来这小雕塑的底部是男欢女爱的内容。更多的还是基督教主题的作品,比如一群修女在相互爱抚,一个女士躲在教堂讲坛的下面给正在布道的神父口交……对西方基督教历史略有了解的人士,便不会对这些雕像的出现感到意外。博物馆二层还放映默片时代的色情短片,这些短片也是比较少见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三层的藏品,都是与“妓院”有关的。据说这里的藏品主要是著名作家罗米(Romi)收集的,主要是19世纪末到1946年间有关巴黎“妓院”的图片和资料,这是该博物馆最特别的藏品。包括当年性工作者的黑白照片、接客的说明书、“妓院”的分布地图、“妓院”内的用品,还有一些表现性工作者与客人交易的雕塑作品。

    从关于此博物馆的一些游记可以看出,博物馆展厅的布局是变化的。主要是四楼开始的,比如,网络上有2008年的游记说,这里的四层也是各地性文化展品,五至六层是出售的商品。而2012年我去参观,四至六层已经完全是商品了。四层是性工艺品,五至六层是绘画作品,五层比较抽象,六层比较写实,但不是摆在商品柜里,而仍然是作为展品展出的。只不过是请人专做的、每件都不重样的性主题艺术品,每件展品下有编号,旁有价目表。空间得到了最大幅度的利用,连楼梯的墙壁上也挂满了这样的作品。仔细看,一面墙上通常集中着一个画家的作品,风格一致,所以完全可以作为展品来参观。其中不乏几位中国画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价格不菲,最小的一幅钢笔画,也卖15欧元。

    巴黎性博物馆的门票几年前还是每人8欧元,但我参观的时候已经是10欧元。我在里面徜徉的一个多小时里,游人络绎不绝,至少有二三十人,而莫斯科性博物馆虽然也邻近著名的步行街,但当时只有几个人在参观。我分析,巴黎性博物馆游人多,可能得益于它座落在红灯区,对性文化有兴趣的人来一次便可以有许多收获。

    博物馆有签名留言本,其中不乏中文留言。一行中文写到:“到了巴黎,才知道何为性开放。”另一个人写到:“原来法国人在默片时代就拍A片了……”留言本上最多的,还是“色情画”。

    大街小巷中的情爱艺术区

    巴黎性博物馆所在区域属于红灯区,但也属于蒙马特高地区域。而蒙马特高地,又以艺术区闻名,在这里有一个著名的“爱墙”。爱墙距离性博物馆不足一公里,仿佛在告诉人们:巴黎人不仅懂性,还懂爱,不要把性与爱割裂了。

    爱墙坐落在蒙马特高地半山腰上的一个街头小公园里。墙前一排绿树,旁边是一个儿童乐园。墙面有40平方米,由511块深蓝色的长方形瓷砖组成,上面用311种语言和笔迹写满了同一句话“我爱你”。在墙的最左侧可以找到竖排的3个中文字,但其中的“爱”字是繁体。设计者还不忘记提示人们,爱要有理智。在爱墙的上方有一幅美女像,身穿深蓝色吊带裙,斜倚一张小桌上,旁边几行小字写道:“保持理智,不要强求。”

    爱墙的倡议者是法国一位专门写爱情歌曲的音乐家巴隆。1992年他开始收集和录下了1000多条用各种语言表达的“我爱你”,并于1998年就此撰写了一本书,共发行5万册。巴隆邀请研习中国书法和东方绘画的法国女艺术家吉托,为这堵墙进行艺术设计。在爱墙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散布着不同形状的红色块,据说这喻义破碎的心,作者期冀用纯洁和美好的爱来重新组合这颗已碎的心。

    爱墙还有更深一层的涵义。巴隆说:在暴力存在和个人主义至上的世界里,墙把人们分隔开来,然而送去一声简单而真诚的“我爱你”,却时常能克服误解,拆除分歧的藩篱,爱墙为不同民族和语言的人提供了一个相聚与和谐相处的地方。爱墙于2001年情人节举行落成仪式,有100只白鸽展翅飞向蓝天,所要表达的就是人们对和平与爱的渴望。

    法国人非常重视情人节,每年2月14日这天,法国人消费的鲜花要占全年总销售额的近1/4。法国从1999年起推出了情人节心形特色邮票,赶在情人节前半个月发行,非常抢手。每年2月初巴黎市政府还会开始征集情话,主题是“向你的心上人表达你炽热的情感”,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情侣们都有机会在“浪漫之都”表达热恋时的缠绵爱语。由市属专门机构遴选出其中3600条最打动人和最富于诗意与幽默感的爱情宣言,到情人节那一天,轮番在市内20个区的170个街头电子荧屏上显示。

    爱墙建好之后便成了情侣们的最爱。每逢情人节时,这里都聚满了情侣,拥吻,留影,毫无顾忌地表现他们的爱。

    爱墙之外,还有爱桥。

    塞纳河上目前有35座桥,连接法兰西学会和罗浮宫中央广场的艺术桥(Pont des Arts)被称为爱桥。艺术桥有200多年的历史,属于历史保护古迹,桥护栏为铸铁材料,桥面都是木头的,中央设有长椅。2008年,有情侣开始在桥上锁上爱情锁。2010年,社会党执政的巴黎市政厅宣布,越来越多的情侣把爱情锁锁在艺术桥的围栏上,会破坏历史遗迹,因此加以禁止。但这似乎并没有效果,反而进一步激发了情侣们到桥上加锁的热情。各国情侣带着挂锁来到全球浪漫之都巴黎,把它锁在此地的艺术桥的桥梁围栏上。不得已,巴黎政府放弃了禁令。

    在巴黎的大街小巷徜徉,不难寻找到情爱的烙印。距离爱情锁桥不足一公里,便是左岸咖啡馆区。

    在最古老的圣日耳曼教堂周围,有著名的 cafe de Flore,即花神咖啡馆。这家咖啡馆和边上的德玛格餐厅(AuyDeuxMagots)是著名的哲学家萨特和他的情人波伏娃几乎天天消磨时光的地方。现在咖啡馆的菜单上还印着萨特的语录:“自由之神经由花神之路……”

    萨特与波伏娃的爱情故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为中国人所熟知,他们终生相爱,但终生未婚,各自保持自己的情爱与性爱自由。这段爱情故事已经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理想情爱的象征。其实,更多寄托着人们试图摆脱一夫一妻制困境的一种幻想。

    二人的爱情始于1929年,此后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保持距离。但是,在他们死后,却被合葬在巴黎市内的蒙马特公墓。据说,波伏娃生前曾表示过要独葬,但后人没有遵从她的意愿。将这对旷世情侣合葬本身,寄托了公众的情爱理想,同时也回归到主流的“结合”模式中。二人在天有灵,不知当作何感想。这墓地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朝圣,他们又做何感想呢?

    【责任编辑】张小萌 (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