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3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162505
酸化的大地(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百科知识》2013年第11期
     答:研究显示,我国的土壤pH值平均下降了约0.5个单位,也就是说,比原来下降1.5倍。在没有人为干扰的自然条件下,土壤pH值下降0.5个单位,至少需要成百上千年,而我们仅仅用了20~30年的时间。

    另外,不仅是南方地区本身偏酸性的土壤发生了酸化现象,即使是过去被认为对酸化不敏感的华北石灰性土壤,也出现了同样问题。

    其中,对粮食作物体系来说,氮肥过量施用对土壤酸化的潜在贡献率达到6成;对以大棚蔬菜和果园为主的经济作物体系而言,氮肥过量施用的贡献率则高达9成。

    虽然目前这种下降程度还看不出直接的明显危害,但施氮量比较高的菜地或是果园,危害已经非常明显了,我们的研究也表明,酸化的土壤中铝或锰多了,还有线虫的危害,包括一些连作障碍。尽管对于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程度没有具体统计结果,只是看到一些局部现象,总的来说是加剧了,因为平衡失调,土壤-作物系统的缓冲能力下降,对不良环境的抵御力减弱,一有风吹草动就受影响。这种情况当然很不好,我们还是希望能回到一个正常的状态,以避免不利的影响。

    《百科知识》:土壤酸化实际程度如何?

    答:举一个例子。根据山东某县土肥站提供的数据,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当地土壤酸化情况非常典型,基本就是我国整体土壤酸化的一个缩影。那里的土壤酸化程度是全国平均值的一倍以上,这可不是个小数字,也不是小问题,它与施肥量增长呈显著相关:施肥量越高的土壤,酸化越明显,而且造成果树粗皮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所谓粗皮病,即苹果树的树干上长出一个个疙瘩,这是锰中毒的表现。锰是重金属元素,土壤酸化后,pH值下降,土壤中的锰从矿物中释放出来,这种微量元素就会经根系吸收,进而在苹果树内大量累积。植物对锰的需求是有限的,过多的锰使得植物通过本能反应将其固定在体表长出的瘤体内,表现出来的就是在果树树干上出现一个个疙瘩。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锰元素含量继续增加,最终将导致果树死亡。此外,生产出的苹果品质下降。

    在我国南方某地的红壤上长期单独施用氮肥,不仅施肥种类不合理,而且氮肥施用量过大,最终导致小麦几近绝收,亩产不超过100斤,有的就几十斤,甚至是零,最后农民只是捡回一把草而已。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情况。其实,南方的红壤本来就呈酸性,过量施肥使得作物防虫能力更弱,原来pH值是5.5左右,作物还能正常生长,当pH值下降到4.5以下时,已经属于强酸性土壤了,如果不施用有机肥缓冲,小麦根本无法生长。这是两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氮肥施用量越高,病虫害发生的频率越高,农药的用量也会增加。这些都属于施肥过多造成的负面影响。

    高昂的代价

    《百科知识》:过量施用氮肥除导致土壤酸化外,是否还会造成其他不良环境影响?

    答:氮肥施用过多造成土壤酸化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风险。

    氮肥的过量使用会造成氮素连锁效应。氮素连锁效应是引起水体氮素污染、大气中氮素痕量气体及颗粒物浓度升高、氮素沉降和酸雨加剧等的主要原因。

    2011年结束的欧洲氮项目(NitroEurope)的结果表明,欧盟主要成员国由于氮素损失导致的生态环境代价高达700亿~3200亿欧元。我国的氮评估工作尚未结束,初步估计,这方面的代价不会低于欧盟。

    再有,土壤酸化后,释放的重金属可能会溶解到水体中,对水生生物和地下水水质都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百科知识》:酸化后为何重金属会溶解到地下水中?

    答:铝、锰等重金属以矿物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在正常酸碱环境中,比如pH值为7时,这些矿物质的溶解度是很低的,pH值越高,它们的溶解性越差,会沉淀下来。随着pH值的降低,酸化程度增高,矿物质的溶解性将呈几何级数增加。溶解度急剧增加后,土壤中这些离子就会随水发生迁移,可能进入地下水体中。特别是地下水水位较高时,影响更大。

    《百科知识》:有研究表明,用肥量高的地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实际情况如何?

    答:过量施用氮肥或者偏施氮肥,会导致土壤中硝酸盐大量累积和向下淋溶,成为水体尤其是浅层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我国污染源普查发现,农业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7.2%和67.4%。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水及食品被人类饮用或食用后,能够诱发疾病。

    根据研究,硝酸盐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与氮肥施用量呈正相关。一些地区由于不合理施用氮肥,土层中的硝酸盐累计量相当高。我们把这种硝酸盐或硝态氮的累计称为“化学定时炸弹”。如果不清除掉,危害随时可能爆发,一场暴雨下来,它们就可能会被淋溶到很深的土壤中甚至地下水中。或者在合适的环境中,通过反硝化作用变成氧化亚氮或氮气。变成氮气还好,而氧化亚氮就是一种很强的温室气体,它同时能破坏臭氧层,对整个生态系统都有不良影响。

    换句话说,硝酸盐污染是个很令人头疼的环境问题,但微生物很难把硝态氮转化为有机形态的氮,最终回到土壤有机质中去。我们也有同事做过这方面研究,尽最大可能提供各种碳源和秸秆,顶多有15%~20%硝态氮可以回到土壤有机氮库中,剩下的70%~80%通过反硝化损失跑掉。可见,只要转化成硝态氮,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促进植物的吸收利用,而且要避免硝态氮进入根系以下的深层土壤。研究表明,1~2米土层的硝态氮,植物吸收利用率不到10%,剩下的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之中。所以这也是最大的环境问题。

    《百科知识》:饮用水中硝酸盐的允许标准值是多少?目前的超标情况如何?它对健康会有哪些不利影响?

    答:我国的标准是20毫克氮/升,比国际标准高了一倍,国际标准是10毫克氮/升。我国和国际标准的差别意味着,在我国没有超过国家标准的地区,实际上硝酸盐浓度可能已经危害到了人体健康。曾有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对我国华北地区在1995年前后做过一个调研,华北地区大概有1/3的地下水硝酸盐浓度超标。通过调查,专家发现,地下水硝酸盐浓度与当地施肥量呈正相关关系:施肥量越高的地区,超标情况越严重。根据我们的研究,情况也是这样,地下水中硝酸盐浓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尤其是在氮肥施用量高的地区,污染比较严重。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