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梯田 大地的千年雕塑(1)
自遥远的石器时代,哈尼族即从黄河上中游南下,在云南中南部的哀牢山中扎下根来,并且再也没有离开。丰饶湿润的哀牢山成了哈尼族的家园。在这里,他们创造了与自己的命脉和灵魂不容分离的奇迹——梯田。
千百年来,哈尼族将大山一级级、一台台雕塑成了梯田。数千级梯田从村寨下面一直延伸到幽深的山谷里,水、山、云、天和村寨相接相连,一条条田埂如同叶脉在山坡上张开,演绎着一种壮丽的生存方式,将千百户山民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依存于大山,大山抚育了他们;他们敬奉着大山,赋予大山种种传说和故事,他们的精神就是大山的灵魂。他们祖祖辈辈用赤脚、用双手触摸大山,像倾注了毕生心血的艺术家,一代代构筑着绵延不绝的梯田,雕塑着大山的轮廓和形象,同时也雕塑着自身。
那一片片梯田依山形流转,线条明畅,肌理稳沉,银光灼眼,自具一种罕见的完美。更为奇妙的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幻化出神奇的美丽。
由于昼夜温差大,氤氲的水气浸透了大大小小的梯田和整个山林。浓雾迷漫中,阳光直射常常只在转瞬之间。站在山上,不经意间,一幅绝妙的奇观蓦然呈现在山洼里:跌宕明丽的线条,优美地顺着山势流泻,晶亮的水田里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山影,那种壮美已非言语所能形容。
, http://www.100md.com
这是一曲大自然的赞歌,也是一首关于人的史诗,是人与自然和谐合一的交响曲。
人与自然和谐共舞
大约1300多年前,经历长期的摸索和辛勤劳作,哈尼族的先民们在大山上开出了无数的梯田。只要有水源,他们就能将大山变为梯田,无论山有多大多陡。梯田使他们得以长久定居下来,完成了哈尼族社会历史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从此,梯田稻作文化成为哈尼族整个社会文化的轴心,他们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包括血缘、地缘关系相互交织的村落社会、梯田与村落的均衡分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宗教观念和世界观的产生以及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等,都源于梯田文化母体。中国明代农学家徐光启曾将哈尼梯田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
哈尼族各家的梯田彼此连接着,梯田间的水渠像血脉一样沟通着人们之间的生存。人们敬畏自然,塑造梯田,并始终保持对梯田的虔诚礼敬,因为哈尼人深深懂得,梯田不仅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也是他们的魂魄,是他们的精神源泉之所在。某种程度上,梯田种植不只是哈尼族经济生产的一部分,梯田文化更是其传统文化的支柱。
, 百拇医药
哈尼人祖祖辈辈都将梯田当作艺术品来盘弄。他们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梯田。有哈尼歌谣这样唱道:“秋天是知了叫的季节,知了把谷子叫黄了,知了把谷穗叫得低下了头,田里的谷子要回家住了,山上的庄稼要回屋歇了。”大山是梯田的家,哈尼人的蘑菇房是稻谷的家。哈尼人从村寨进入梯田耕耘,稻谷从梯田回到哈尼人的家——这是世界上最自然也最动人的往来。
哈尼人的梯田分布于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仅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元阳县境内就有19万亩,这些梯田从山顶到山脚依势而下,最陡处坡度达75度,最多达3000多级,仿佛通往天堂的旋梯,蔓延到天际。梯田阶梯之间落差多在1~5米,也有深数十米甚至达百米的堤坝。其中的老虎嘴梯田、牛角寨梯田、坝达梯田、多依树梯田等最具代表性。梯田大的有数亩,小的不用下田,伸手就可以把秧插完。元阳周边红河县宝华乡的梯田分布地,被哈尼人称为撒玛坝,表示最稳、最大、最亮之意,那里的梯田面积达1.4万亩,甲寅乡的他撒梯田也有5000亩左右。绿春的腊姑梯田、金平的马鞍底梯田等等,都非常精彩壮观,且在延续了千百年后的今天,依旧充满活力。
, http://www.100md.com
大田是哈尼人的儿女
哈尼族是怎样开创出梯田这样一种农耕文明样式呢?哈尼古歌《湘窝本》(开田种谷)中就有答案:“远古的祖先,单靠打猎过不了日子,单靠树果也过不了日子。”于是,他们在庄稼娘和大神的指引下,从老鼠那里学会了打洞种植,从拱山的大猪那里学会了翻地,从在坝塘里打滚的水牛那里学会了开田,还发现草籽和水最亲近,喝过水的草籽就是金闪闪的谷子。从此,哈尼人再也离不开水和梯田,他们翻地开田,挖沟引水,经过数十代人的努力,逐渐将一座座大山雕塑成了梯田。梯田就是他们的生命,是他们的血液、呼吸、他们的生活本身,更是哈尼人智慧的结晶和积淀。
传说毕竟是传说,真实的故事往往比传说残酷千百倍。开垦梯田时,山上缺土,哈尼人的祖先就一筐一筐地从山下背土上山,为防止水土流失,他们用石块在田地边缘垒起堤坝。遇到绕不开的巨大岩石,没有开山的火药,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在岩石上堆上干柴,放火把石头烧红,然后用竹筒背来冷水把石头浇炸开。一代又一代人把全部心血都灌注在梯田上,一粒土、一块石地垒积筑起今天惊世骇俗、无与伦比的壮阔梯田景观。
, 百拇医药
曾有哈尼族学者这样形容梯田的历史:“每道梯田的下面,都掩埋着我们祖先累累的白骨,每块梯田都是用祖先们的生命和鲜血垒成,他们将伟大力量和崇高人格都镌刻在大山之上,成为后代子孙,成为全人类永恒的骄傲和荣耀。”
数千年来,哈尼人就是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造就了世人不可想象的杰作。
哈尼族的村寨就栖居于山之下、梯田之上,他们直接把梯田融入大山,并使开垦种植的梯田严格遵循自然规律运作,成为自然的一个环节,从而把这种生产模式变为善待自然环境的农耕典范,使其生活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样本。
哈尼人古歌唱道:“大田是哈尼的独儿子,大田是哈尼的独姑娘;田小伙打扮好,秧姑娘出嫁的日子,哈尼就在田里奔忙。秧苗长高结谷穗,像顶顶金帽发光;新谷回家的时节,脚碓像啄木鸟把树敲响……”当然,维护和从事梯田劳作,是相当艰苦而繁忙的,绝不像歌里唱得这么轻松诗意;但说梯田是哈尼人的儿女,确实是恰如其分。
哈尼人的人生不仅始于梯田,也终于梯田。
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才3天,母亲就要抱上这个婴儿,并带上家里其他半大的幼儿,到家门前的梯田里做尝试性劳动——“虾熬本”。母亲会抓着婴儿的小手,让他捏握一下锄头把,其他孩子也相应做一些犁田耙田、栽秧割谷或捞鱼摸虾的动作,然后全家人一起坐在蓑衣上,分享蛋拌糯米饭,让孩子自人生之始就打上梯田的烙印。, 百拇医药(李旭)
千百年来,哈尼族将大山一级级、一台台雕塑成了梯田。数千级梯田从村寨下面一直延伸到幽深的山谷里,水、山、云、天和村寨相接相连,一条条田埂如同叶脉在山坡上张开,演绎着一种壮丽的生存方式,将千百户山民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依存于大山,大山抚育了他们;他们敬奉着大山,赋予大山种种传说和故事,他们的精神就是大山的灵魂。他们祖祖辈辈用赤脚、用双手触摸大山,像倾注了毕生心血的艺术家,一代代构筑着绵延不绝的梯田,雕塑着大山的轮廓和形象,同时也雕塑着自身。
那一片片梯田依山形流转,线条明畅,肌理稳沉,银光灼眼,自具一种罕见的完美。更为奇妙的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幻化出神奇的美丽。
由于昼夜温差大,氤氲的水气浸透了大大小小的梯田和整个山林。浓雾迷漫中,阳光直射常常只在转瞬之间。站在山上,不经意间,一幅绝妙的奇观蓦然呈现在山洼里:跌宕明丽的线条,优美地顺着山势流泻,晶亮的水田里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山影,那种壮美已非言语所能形容。
, http://www.100md.com
这是一曲大自然的赞歌,也是一首关于人的史诗,是人与自然和谐合一的交响曲。
人与自然和谐共舞
大约1300多年前,经历长期的摸索和辛勤劳作,哈尼族的先民们在大山上开出了无数的梯田。只要有水源,他们就能将大山变为梯田,无论山有多大多陡。梯田使他们得以长久定居下来,完成了哈尼族社会历史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从此,梯田稻作文化成为哈尼族整个社会文化的轴心,他们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包括血缘、地缘关系相互交织的村落社会、梯田与村落的均衡分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宗教观念和世界观的产生以及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等,都源于梯田文化母体。中国明代农学家徐光启曾将哈尼梯田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
哈尼族各家的梯田彼此连接着,梯田间的水渠像血脉一样沟通着人们之间的生存。人们敬畏自然,塑造梯田,并始终保持对梯田的虔诚礼敬,因为哈尼人深深懂得,梯田不仅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也是他们的魂魄,是他们的精神源泉之所在。某种程度上,梯田种植不只是哈尼族经济生产的一部分,梯田文化更是其传统文化的支柱。
, 百拇医药
哈尼人祖祖辈辈都将梯田当作艺术品来盘弄。他们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梯田。有哈尼歌谣这样唱道:“秋天是知了叫的季节,知了把谷子叫黄了,知了把谷穗叫得低下了头,田里的谷子要回家住了,山上的庄稼要回屋歇了。”大山是梯田的家,哈尼人的蘑菇房是稻谷的家。哈尼人从村寨进入梯田耕耘,稻谷从梯田回到哈尼人的家——这是世界上最自然也最动人的往来。
哈尼人的梯田分布于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仅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元阳县境内就有19万亩,这些梯田从山顶到山脚依势而下,最陡处坡度达75度,最多达3000多级,仿佛通往天堂的旋梯,蔓延到天际。梯田阶梯之间落差多在1~5米,也有深数十米甚至达百米的堤坝。其中的老虎嘴梯田、牛角寨梯田、坝达梯田、多依树梯田等最具代表性。梯田大的有数亩,小的不用下田,伸手就可以把秧插完。元阳周边红河县宝华乡的梯田分布地,被哈尼人称为撒玛坝,表示最稳、最大、最亮之意,那里的梯田面积达1.4万亩,甲寅乡的他撒梯田也有5000亩左右。绿春的腊姑梯田、金平的马鞍底梯田等等,都非常精彩壮观,且在延续了千百年后的今天,依旧充满活力。
, http://www.100md.com
大田是哈尼人的儿女
哈尼族是怎样开创出梯田这样一种农耕文明样式呢?哈尼古歌《湘窝本》(开田种谷)中就有答案:“远古的祖先,单靠打猎过不了日子,单靠树果也过不了日子。”于是,他们在庄稼娘和大神的指引下,从老鼠那里学会了打洞种植,从拱山的大猪那里学会了翻地,从在坝塘里打滚的水牛那里学会了开田,还发现草籽和水最亲近,喝过水的草籽就是金闪闪的谷子。从此,哈尼人再也离不开水和梯田,他们翻地开田,挖沟引水,经过数十代人的努力,逐渐将一座座大山雕塑成了梯田。梯田就是他们的生命,是他们的血液、呼吸、他们的生活本身,更是哈尼人智慧的结晶和积淀。
传说毕竟是传说,真实的故事往往比传说残酷千百倍。开垦梯田时,山上缺土,哈尼人的祖先就一筐一筐地从山下背土上山,为防止水土流失,他们用石块在田地边缘垒起堤坝。遇到绕不开的巨大岩石,没有开山的火药,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在岩石上堆上干柴,放火把石头烧红,然后用竹筒背来冷水把石头浇炸开。一代又一代人把全部心血都灌注在梯田上,一粒土、一块石地垒积筑起今天惊世骇俗、无与伦比的壮阔梯田景观。
, 百拇医药
曾有哈尼族学者这样形容梯田的历史:“每道梯田的下面,都掩埋着我们祖先累累的白骨,每块梯田都是用祖先们的生命和鲜血垒成,他们将伟大力量和崇高人格都镌刻在大山之上,成为后代子孙,成为全人类永恒的骄傲和荣耀。”
数千年来,哈尼人就是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造就了世人不可想象的杰作。
哈尼族的村寨就栖居于山之下、梯田之上,他们直接把梯田融入大山,并使开垦种植的梯田严格遵循自然规律运作,成为自然的一个环节,从而把这种生产模式变为善待自然环境的农耕典范,使其生活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样本。
哈尼人古歌唱道:“大田是哈尼的独儿子,大田是哈尼的独姑娘;田小伙打扮好,秧姑娘出嫁的日子,哈尼就在田里奔忙。秧苗长高结谷穗,像顶顶金帽发光;新谷回家的时节,脚碓像啄木鸟把树敲响……”当然,维护和从事梯田劳作,是相当艰苦而繁忙的,绝不像歌里唱得这么轻松诗意;但说梯田是哈尼人的儿女,确实是恰如其分。
哈尼人的人生不仅始于梯田,也终于梯田。
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才3天,母亲就要抱上这个婴儿,并带上家里其他半大的幼儿,到家门前的梯田里做尝试性劳动——“虾熬本”。母亲会抓着婴儿的小手,让他捏握一下锄头把,其他孩子也相应做一些犁田耙田、栽秧割谷或捞鱼摸虾的动作,然后全家人一起坐在蓑衣上,分享蛋拌糯米饭,让孩子自人生之始就打上梯田的烙印。, 百拇医药(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