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老街,转角即相逢(2)
粮行遍地成米巷
泰兴历来是产粮大县,开设有多家粮行,黄桥镇尤多。民国期间,黄桥镇不足200 米长的北街上就有粮行28家。
有一家开设很早的粮行却鲜为人知,它就是丁椿所建的丁万昌粮行。丁万昌粮行开设在黄桥米巷东首,现黄桥战役纪念馆东侧三四米处,规模很大。
丁椿为武秀才出身,因多年负责漕运,押运公粮,对粮食行情熟悉,了解各地粮食差价,加之他的叔父此前已在当地开设米肆,于是在清道光前期,丁椿于老家住宅东侧亦开起粮行来。
由于地处数县中心,黄桥历来为粮食集散地,丁万昌粮行将周边地区及里下河一带的粮食收购上来后运到外地出售,再从外地购回本地所需品种。丁家原本富有,本钱大,又做过官,生意做得很大,利润很是可观。丁椿的两位胞弟丁桂、丁楷乘势而上,也开起米店来,一个店号叫丁均昌,一个叫丁利昌。后来,巷子里的丁姓族人仿而效之,纷纷开起粮行米店,整条巷子成了米粮一条街,被称为“米巷”。
有一部通俗唱本《扒抢记》描述当时黄桥米市的繁荣景象:“布巷都是卖布的,米巷家家把米秤。”
黄桥灯会越千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黄桥一带民间素有观赏花灯的习俗。黄桥灯会一般由本地商会牵头,行业公会协办,各大商家店主积极参与,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和特色。每年兴灯之前,黄桥商会派一个敲柝子的人走街串巷告之:“兹定于某月某日兴灯,请各店家自行将门口荫棚拆掉,通知诸亲六眷前来观灯。”听到通知,商家广邀业务单位莅临赏灯;镇上居民邀请三亲六眷来玩耍观灯。
由于镇内街巷只有3~4米,为便于表演,历来观灯规矩是人不出屋檐,只能站在屋檐下看。花灯走到哪家门口时,主家要自备一串小鞭,“噼噼啪啪”燃放后,花灯才会停下来表演。店家还要提前准备犒赏的银钱、香烟或者茶食等。
灯会最前头打头的是一对高脚牌灯,后边紧跟的就是南巷的人灯,也叫“招财利市”灯;北街上出的是狮子灯,9头狮子张牙舞爪,摇头摆尾,项下铜铃“哗哗”直响;东大街出马灯,30多盏马灯扮演着如辕门斩子、太平天国之类的戏文;其余还有挑水果担的、挑花担的、荡湖船、踩高跷等表演,各种各样,不一而足。
灯会从晚上7点开始到凌晨一两点钟收场。观看花灯的人熙熙攘攘,组织者在全镇28个劵门口放置箩筐,凡是拾到东西者要交到那里,第二天由失主前去认领。
灯会从正月十三开始,有一年竟然一直搞到农村“三麦”上场才结束,缘故是“灯夹会”。会,即菩萨会,农历四月初八是菩萨生日,把兴会与兴灯连起来,是黄桥灯会的特色。
水龙会人命关天
黄桥至今依然保留着火巷﹑火帝庙﹑水龙局巷等地名。水龙是旧时救火的工具,存放水龙的地方叫水龙局。黄桥最有名的水龙局有珠巷的潜龙渊、东大街以及王家巷的水龙局。福慧寺大门东侧和马巷内设有数只常年贮水的“太平缸”,供失火时取水用。
珠巷的“潜龙渊”进门两三米处,一道常年关锁的木栅栏将室内空间隔成两块。里间靠墙的砖台上供奉着一尊面貌不清、色彩斑驳的泥塑火神祝融像。神像脚下放着水龙,墙上挂着帆布水龙带、拎水用的笆斗等救火工具。水龙是当时救火的主要工具,它由一个高约70厘米的椭圆形大木桶、两个粗大的紫铜活塞缸以及与之紧密联接的一根又长又大的横木杆组成。使用时启动横木,两端一高一低带动活塞,水便随着压力从输水带中喷出。
每年农历六月廿三,黄桥都要举办水龙比赛,操作水龙者要年轻力壮,还备有各级梯队轮流上阵,他们被称为揿龙和摇龙。灭火时,若水源距火场较远,还要有二三十人的挑水手,不停将一担担水倒入储水桶中,供水龙有足够的水。
在当时,一旦发生火灾,附近居民立即鸣锣报警。如在夜间,通往失火地的沿途街巷,家家户户都挂起灯笼或者点起灯盏,使水龙及其他救火的人能以最快速度到达事发地。灾后,主家常会备些酒菜款待水龙局的人,但他们不忍让其破费,从不赴宴。主家过意不去,就在红纸上写一封诸如“本宅自不小心,遭遇回禄之灾,承蒙众多乡邻相助,谨此叩谢”等语句的感谢信,张贴于闹市或水龙局门口、街头巷口。古镇乡民的守望相助就在这红纸上传承下来。
黄桥一战美名扬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位于南大街219号,因其位于古运盐河拐弯处,故名曲江楼。1940年夏秋,新四军抗日东进。同年9月,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驻曲江楼,总指挥陈毅下榻于此,运筹帷幄,最终取得了黄桥决战的胜利。当时还留下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把百姓帮。同志们呀吃得饱,多打胜仗多缴枪。”黄桥人民当年支援革命的热血激情,随着《黄桥烧饼歌》的音符响遍大江南北。
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旧址原为严复兴楼,系清代民居建筑。1940年10月,粟裕、陶勇在这里指挥所属将士坚守黄桥,为黄桥战役的全面胜利立下不朽功勋。
黄桥镇米巷10号丁家花园内坐落着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这也是建馆最早的新四军纪念馆。
其所在地——丁家花园,是我国现代地质学之父丁文江故居。他曾做过李四光的老师,主编过当时世界知名学术刊物《古生物志》杂志,其中最惊人的发现是1927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北京猿人”化石。
丁文江故居建于清道光年间,仿苏州宰相潘世恩府第格局园林建筑,古朴典雅,规模庞大。东大厅与花厅之间有小方厅一间,窗明几净,是丁文江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丁文江逝世后,其兄文涛曾致函丁文江好友胡适,请他为小方厅题额并跋。作为中国现代科学的拓荒者和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丁文江贡献良多,这样的伟人就诞生成长在这独具魅力的黄桥老街上。
【责任编辑】赵 菲 (妙玉)
泰兴历来是产粮大县,开设有多家粮行,黄桥镇尤多。民国期间,黄桥镇不足200 米长的北街上就有粮行28家。
有一家开设很早的粮行却鲜为人知,它就是丁椿所建的丁万昌粮行。丁万昌粮行开设在黄桥米巷东首,现黄桥战役纪念馆东侧三四米处,规模很大。
丁椿为武秀才出身,因多年负责漕运,押运公粮,对粮食行情熟悉,了解各地粮食差价,加之他的叔父此前已在当地开设米肆,于是在清道光前期,丁椿于老家住宅东侧亦开起粮行来。
由于地处数县中心,黄桥历来为粮食集散地,丁万昌粮行将周边地区及里下河一带的粮食收购上来后运到外地出售,再从外地购回本地所需品种。丁家原本富有,本钱大,又做过官,生意做得很大,利润很是可观。丁椿的两位胞弟丁桂、丁楷乘势而上,也开起米店来,一个店号叫丁均昌,一个叫丁利昌。后来,巷子里的丁姓族人仿而效之,纷纷开起粮行米店,整条巷子成了米粮一条街,被称为“米巷”。
有一部通俗唱本《扒抢记》描述当时黄桥米市的繁荣景象:“布巷都是卖布的,米巷家家把米秤。”
黄桥灯会越千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黄桥一带民间素有观赏花灯的习俗。黄桥灯会一般由本地商会牵头,行业公会协办,各大商家店主积极参与,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和特色。每年兴灯之前,黄桥商会派一个敲柝子的人走街串巷告之:“兹定于某月某日兴灯,请各店家自行将门口荫棚拆掉,通知诸亲六眷前来观灯。”听到通知,商家广邀业务单位莅临赏灯;镇上居民邀请三亲六眷来玩耍观灯。
由于镇内街巷只有3~4米,为便于表演,历来观灯规矩是人不出屋檐,只能站在屋檐下看。花灯走到哪家门口时,主家要自备一串小鞭,“噼噼啪啪”燃放后,花灯才会停下来表演。店家还要提前准备犒赏的银钱、香烟或者茶食等。
灯会最前头打头的是一对高脚牌灯,后边紧跟的就是南巷的人灯,也叫“招财利市”灯;北街上出的是狮子灯,9头狮子张牙舞爪,摇头摆尾,项下铜铃“哗哗”直响;东大街出马灯,30多盏马灯扮演着如辕门斩子、太平天国之类的戏文;其余还有挑水果担的、挑花担的、荡湖船、踩高跷等表演,各种各样,不一而足。
灯会从晚上7点开始到凌晨一两点钟收场。观看花灯的人熙熙攘攘,组织者在全镇28个劵门口放置箩筐,凡是拾到东西者要交到那里,第二天由失主前去认领。
灯会从正月十三开始,有一年竟然一直搞到农村“三麦”上场才结束,缘故是“灯夹会”。会,即菩萨会,农历四月初八是菩萨生日,把兴会与兴灯连起来,是黄桥灯会的特色。
水龙会人命关天
黄桥至今依然保留着火巷﹑火帝庙﹑水龙局巷等地名。水龙是旧时救火的工具,存放水龙的地方叫水龙局。黄桥最有名的水龙局有珠巷的潜龙渊、东大街以及王家巷的水龙局。福慧寺大门东侧和马巷内设有数只常年贮水的“太平缸”,供失火时取水用。
珠巷的“潜龙渊”进门两三米处,一道常年关锁的木栅栏将室内空间隔成两块。里间靠墙的砖台上供奉着一尊面貌不清、色彩斑驳的泥塑火神祝融像。神像脚下放着水龙,墙上挂着帆布水龙带、拎水用的笆斗等救火工具。水龙是当时救火的主要工具,它由一个高约70厘米的椭圆形大木桶、两个粗大的紫铜活塞缸以及与之紧密联接的一根又长又大的横木杆组成。使用时启动横木,两端一高一低带动活塞,水便随着压力从输水带中喷出。
每年农历六月廿三,黄桥都要举办水龙比赛,操作水龙者要年轻力壮,还备有各级梯队轮流上阵,他们被称为揿龙和摇龙。灭火时,若水源距火场较远,还要有二三十人的挑水手,不停将一担担水倒入储水桶中,供水龙有足够的水。
在当时,一旦发生火灾,附近居民立即鸣锣报警。如在夜间,通往失火地的沿途街巷,家家户户都挂起灯笼或者点起灯盏,使水龙及其他救火的人能以最快速度到达事发地。灾后,主家常会备些酒菜款待水龙局的人,但他们不忍让其破费,从不赴宴。主家过意不去,就在红纸上写一封诸如“本宅自不小心,遭遇回禄之灾,承蒙众多乡邻相助,谨此叩谢”等语句的感谢信,张贴于闹市或水龙局门口、街头巷口。古镇乡民的守望相助就在这红纸上传承下来。
黄桥一战美名扬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位于南大街219号,因其位于古运盐河拐弯处,故名曲江楼。1940年夏秋,新四军抗日东进。同年9月,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驻曲江楼,总指挥陈毅下榻于此,运筹帷幄,最终取得了黄桥决战的胜利。当时还留下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把百姓帮。同志们呀吃得饱,多打胜仗多缴枪。”黄桥人民当年支援革命的热血激情,随着《黄桥烧饼歌》的音符响遍大江南北。
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旧址原为严复兴楼,系清代民居建筑。1940年10月,粟裕、陶勇在这里指挥所属将士坚守黄桥,为黄桥战役的全面胜利立下不朽功勋。
黄桥镇米巷10号丁家花园内坐落着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这也是建馆最早的新四军纪念馆。
其所在地——丁家花园,是我国现代地质学之父丁文江故居。他曾做过李四光的老师,主编过当时世界知名学术刊物《古生物志》杂志,其中最惊人的发现是1927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北京猿人”化石。
丁文江故居建于清道光年间,仿苏州宰相潘世恩府第格局园林建筑,古朴典雅,规模庞大。东大厅与花厅之间有小方厅一间,窗明几净,是丁文江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丁文江逝世后,其兄文涛曾致函丁文江好友胡适,请他为小方厅题额并跋。作为中国现代科学的拓荒者和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丁文江贡献良多,这样的伟人就诞生成长在这独具魅力的黄桥老街上。
【责任编辑】赵 菲 (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