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不一样”的他
编者按:随着文明的进步,健全人对残疾人的歧视越来越少,但残疾人的心理状态依然堪忧。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主观上并未歧视残疾人,但很多时候却释放出了不友好的信号;另一方面,人类具有共情能力,通过利用这种心理特质,我们可以建立起更和谐的与残疾人的相处方式。
各位盲童朋友,我们是朋友。我也是个残疾人,我的腿从21岁那年开始不能走路了……以后,毫无疑问,残疾还会一如既往地带给我们困苦和磨难,对此我们得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我想,一切外在的艰难和阻碍都不算可怕,只要我们的心理是健康的。
——摘自史铁生的《给盲童朋友》
史铁生先生一直以来都是笔者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特有的深沉阐述着生活以及生命的本质,正是他残疾的双腿“赐予”他很多孤独的时光,让他思索至深。然而,现实中大部分残疾人并没有史铁生这样“幸运”,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在自身的挫败感与社会生活的压力中艰难度日。在身体的残缺给残疾人带来诸多不便的同时,相应的心理问题也在慢慢产生。
, http://www.100md.com
“他们”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根据最新的统计,目前我国残疾人口总数已超过8000万。虽然相关部门在立法及政策上都对残疾人有所关照,在民间也有各种保护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组织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但残疾人的生活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2009年,我国一项调查研究显示:15岁及以上的残疾人文盲率为43.29%,而全国人口的文盲率仅为6.72%,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只占残疾人口的1.13%,这个比率也远低于全国高等教育人口比率5.18%。身体上的受限、文化水平的不足使得残疾人很难获得一份足以维持自己生活的工作,这也是其自卑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现有的研究普遍显示,残疾人的心理具有以下特征:孤独自卑、敏感多疑,常怀有抱怨,情绪不稳定,同时富有同情心。但是,残疾人的这些性格特点可能并不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原因。
社会认知对“他们”的影响
, 百拇医药
2013年深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领悟社会支持与残疾人心理健康的各维度(心理特征的每一个方面就是一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残疾人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如今的社会对于各种弱势群体的无条件关怀已经非常充分了,残疾人应该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广泛受益才对。但事实上情况并没有如此乐观。
早在几年前就有研究者系统研究了健全人群对残疾人的“态度结构”,提出健全人对残疾人的认知评价结构由“乐观进取、坚韧不屈、悲观退缩、孤独无助”4个因素构成,健全人对残疾人的情绪反应由“钦佩反应、嫌弃反应和共情反应”3个因素构成。以上的研究显示,从健全人的意识层面来看,对残疾人的认知和情绪都存在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这个结果似乎比较符合常识,但内隐层面(潜意识层面)的研究则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认知对健全人的影响。
在心理学中,提到社会认知研究总是离不开“内隐社会认知”这个概念,人们并不会意识到这种认知的存在,但它却影响着人的行为或者态度倾向。对于“内隐社会认知”,科学家通常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内隐联想测验(IAT)”。
, http://www.100md.com
在一项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研究者要求参与者(健全人)完成几种按键任务,每种按键的目标都是一张照片(残疾人或健全人)和一个形容词(分别表示钦佩、嫌弃或共情),也就是说看到目标照片或目标形容词都是按同一个键,通过对不同搭配目标的按键反应速度来揭示参与者潜意识中的态度。结果显示,对“健全人+钦佩”组合的反应速度会高于“残疾人+钦佩”,而对于 “残疾人+嫌弃”组的反应速度高于“健全人+嫌弃”,也就是说在健全人的内隐态度中对残疾人的钦佩感更低而嫌弃感更高。同样的方法测得,健全人对于残疾人的共情感比对健全人更高,而且这些结果不受参与者性别或曾经接触经验的影响。共情是一种个体能体会他人切身感受的现象,要比“理解”的程度更深,而且更具有感情色彩。
为何对“他们”有消极认识
人的社会态度与社会交往是件很微妙的事。可以肯定的是,参与以上研究的那些健全人大部分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潜意识里存在对残疾人的消极认识。其实这种潜意识里的偏见并不应该受到道德上的指责,因为很多对于认知偏差的研究都对这样的现象有合理的解释。人类更容易对与自己不一样的个体(特别是生理上的不同)存在消极认识,这是在进化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生存策略。在还没有任何科学或文明的远古时代,将一个与自己体貌特征很不一样的个体错认为无害所带来的坏处,远远大于错认为其有害。因为如果错认为其有害,最大的损失不过是被认为不友好,但若是错认为其是无害的,最坏的结果可能是危及自己的生命(危害也许是受到异族入侵或者受到不明疾病感染等)。虽然在现代社会我们早已明白为什么某些人与自己体貌特征很不一样(比如残疾人、其他人种等),但这样的认识偏差可能还会伴随人类很长一段时间。
, 百拇医药
理解了健全人对于残疾人的社会认知后,我们就不难理解残疾人的心理为何会表现出脆弱敏感。虽然社会意识层面里健全人似乎一直担负着关照残疾人的社会道义,但人们的内隐态度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们对待残疾人的方式。有时候残疾人并没意识到被消极对待,但其潜意识已经觉察到了不友好因素的存在。社会认知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同群体的相处方式。
从“他们”到“我们”
其实,残疾人群体不仅需要生活上的帮助,更需要健全人克服潜意识中将其认定为“异类”的倾向,以平等之心对待他们。正如史铁生在他的书中写的那样:“我们不因为身有残疾而有任何特殊感。我们除了比别人少两条腿或少一双眼睛之外,除了比别人多一辆轮椅或多一根盲杖之外,再不比别人少什么和多什么,再没有什么特殊于别人的地方,我们不因为残疾就忍受歧视,也不因为残疾去摘取殊荣。”
如果有机会的话,所有人都应该去与残疾朋友交流,以对待健全人的方式与他们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是以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满足他们沟通的需要,更是给健全人提供了新的视角去看待人类共同生存的这个世界。“他们”与众不同,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与我们同在。
, 百拇医药
【责任编辑】张小萌
链接
不同类型的残疾,心理特征不同
科学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残疾也会带来不太一样的心理特征。盲人性格内向,温文尔雅,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深沉而含蓄。由于没有视觉信息的干扰,而形成了爱思考、善思考的习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比较发达;听觉能力发达,记忆力比较好,词汇比较丰富,促成了他们语言能力强的特点。总之,肓人探索问题深刻、健谈、说话有条理、词汇丰富、语言生动、说理充分。聋哑人与盲人不同,他们性格外向,情感反应强烈,频度高但持续时间短,性格豪爽耿直。他们通过兴趣、具体行动和自己的情感表达来分析生活,观察问题往往只看到表象,不太注意内在联系,多倾向于眼前世界,较少考虑长远利益。肢体残疾者性格特点主要表现为屈强和自我克制,“忍”字当头,只有在忍无可忍时才会爆发。, 百拇医药(江蓓)
各位盲童朋友,我们是朋友。我也是个残疾人,我的腿从21岁那年开始不能走路了……以后,毫无疑问,残疾还会一如既往地带给我们困苦和磨难,对此我们得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我想,一切外在的艰难和阻碍都不算可怕,只要我们的心理是健康的。
——摘自史铁生的《给盲童朋友》
史铁生先生一直以来都是笔者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特有的深沉阐述着生活以及生命的本质,正是他残疾的双腿“赐予”他很多孤独的时光,让他思索至深。然而,现实中大部分残疾人并没有史铁生这样“幸运”,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在自身的挫败感与社会生活的压力中艰难度日。在身体的残缺给残疾人带来诸多不便的同时,相应的心理问题也在慢慢产生。
, http://www.100md.com
“他们”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根据最新的统计,目前我国残疾人口总数已超过8000万。虽然相关部门在立法及政策上都对残疾人有所关照,在民间也有各种保护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组织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但残疾人的生活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2009年,我国一项调查研究显示:15岁及以上的残疾人文盲率为43.29%,而全国人口的文盲率仅为6.72%,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只占残疾人口的1.13%,这个比率也远低于全国高等教育人口比率5.18%。身体上的受限、文化水平的不足使得残疾人很难获得一份足以维持自己生活的工作,这也是其自卑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现有的研究普遍显示,残疾人的心理具有以下特征:孤独自卑、敏感多疑,常怀有抱怨,情绪不稳定,同时富有同情心。但是,残疾人的这些性格特点可能并不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原因。
社会认知对“他们”的影响
, 百拇医药
2013年深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领悟社会支持与残疾人心理健康的各维度(心理特征的每一个方面就是一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残疾人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如今的社会对于各种弱势群体的无条件关怀已经非常充分了,残疾人应该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广泛受益才对。但事实上情况并没有如此乐观。
早在几年前就有研究者系统研究了健全人群对残疾人的“态度结构”,提出健全人对残疾人的认知评价结构由“乐观进取、坚韧不屈、悲观退缩、孤独无助”4个因素构成,健全人对残疾人的情绪反应由“钦佩反应、嫌弃反应和共情反应”3个因素构成。以上的研究显示,从健全人的意识层面来看,对残疾人的认知和情绪都存在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这个结果似乎比较符合常识,但内隐层面(潜意识层面)的研究则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认知对健全人的影响。
在心理学中,提到社会认知研究总是离不开“内隐社会认知”这个概念,人们并不会意识到这种认知的存在,但它却影响着人的行为或者态度倾向。对于“内隐社会认知”,科学家通常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内隐联想测验(IAT)”。
, http://www.100md.com
在一项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研究者要求参与者(健全人)完成几种按键任务,每种按键的目标都是一张照片(残疾人或健全人)和一个形容词(分别表示钦佩、嫌弃或共情),也就是说看到目标照片或目标形容词都是按同一个键,通过对不同搭配目标的按键反应速度来揭示参与者潜意识中的态度。结果显示,对“健全人+钦佩”组合的反应速度会高于“残疾人+钦佩”,而对于 “残疾人+嫌弃”组的反应速度高于“健全人+嫌弃”,也就是说在健全人的内隐态度中对残疾人的钦佩感更低而嫌弃感更高。同样的方法测得,健全人对于残疾人的共情感比对健全人更高,而且这些结果不受参与者性别或曾经接触经验的影响。共情是一种个体能体会他人切身感受的现象,要比“理解”的程度更深,而且更具有感情色彩。
为何对“他们”有消极认识
人的社会态度与社会交往是件很微妙的事。可以肯定的是,参与以上研究的那些健全人大部分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潜意识里存在对残疾人的消极认识。其实这种潜意识里的偏见并不应该受到道德上的指责,因为很多对于认知偏差的研究都对这样的现象有合理的解释。人类更容易对与自己不一样的个体(特别是生理上的不同)存在消极认识,这是在进化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生存策略。在还没有任何科学或文明的远古时代,将一个与自己体貌特征很不一样的个体错认为无害所带来的坏处,远远大于错认为其有害。因为如果错认为其有害,最大的损失不过是被认为不友好,但若是错认为其是无害的,最坏的结果可能是危及自己的生命(危害也许是受到异族入侵或者受到不明疾病感染等)。虽然在现代社会我们早已明白为什么某些人与自己体貌特征很不一样(比如残疾人、其他人种等),但这样的认识偏差可能还会伴随人类很长一段时间。
, 百拇医药
理解了健全人对于残疾人的社会认知后,我们就不难理解残疾人的心理为何会表现出脆弱敏感。虽然社会意识层面里健全人似乎一直担负着关照残疾人的社会道义,但人们的内隐态度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们对待残疾人的方式。有时候残疾人并没意识到被消极对待,但其潜意识已经觉察到了不友好因素的存在。社会认知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同群体的相处方式。
从“他们”到“我们”
其实,残疾人群体不仅需要生活上的帮助,更需要健全人克服潜意识中将其认定为“异类”的倾向,以平等之心对待他们。正如史铁生在他的书中写的那样:“我们不因为身有残疾而有任何特殊感。我们除了比别人少两条腿或少一双眼睛之外,除了比别人多一辆轮椅或多一根盲杖之外,再不比别人少什么和多什么,再没有什么特殊于别人的地方,我们不因为残疾就忍受歧视,也不因为残疾去摘取殊荣。”
如果有机会的话,所有人都应该去与残疾朋友交流,以对待健全人的方式与他们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是以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满足他们沟通的需要,更是给健全人提供了新的视角去看待人类共同生存的这个世界。“他们”与众不同,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与我们同在。
, 百拇医药
【责任编辑】张小萌
链接
不同类型的残疾,心理特征不同
科学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残疾也会带来不太一样的心理特征。盲人性格内向,温文尔雅,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深沉而含蓄。由于没有视觉信息的干扰,而形成了爱思考、善思考的习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比较发达;听觉能力发达,记忆力比较好,词汇比较丰富,促成了他们语言能力强的特点。总之,肓人探索问题深刻、健谈、说话有条理、词汇丰富、语言生动、说理充分。聋哑人与盲人不同,他们性格外向,情感反应强烈,频度高但持续时间短,性格豪爽耿直。他们通过兴趣、具体行动和自己的情感表达来分析生活,观察问题往往只看到表象,不太注意内在联系,多倾向于眼前世界,较少考虑长远利益。肢体残疾者性格特点主要表现为屈强和自我克制,“忍”字当头,只有在忍无可忍时才会爆发。, 百拇医药(江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