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4年第10期
编号:12711114
在“人格肖像”下再思苏联解体(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4年第10期
     叶利钦作风“铁腕”,但也务实。很多人说他是反对派,是破坏者,不具备创造性的能力。的确,叶利钦是个做行政管理工作的实用主义者。在40余年里,他一直是社会主义体制中勤勤恳恳的工作者,遵守着按部就班的规则。他付出真诚努力,是想让制度变得更完善、更有效。面对国会反对派发动的政变,他利用多种手段平息叛乱:积极争取军队的支持,把自己扮成人民利益的表达者和捍卫者。一俟掌管大局,叶利钦也不需要另起炉灶,既有的管理体制就能顺利运转,甚至不需要磨合。叶利钦致力于改革,也清楚改革面临的各种风险和需要付出的代价。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超越和平》一书中曾评价戈尔巴乔夫:“在面临危机时,戈尔巴乔夫往往表现得手足无措,求助于可怜的折中办法”,“当危机日益明显后,他退缩了回去”。而叶利钦性格坚毅,富有勇气。两位领导人的风格差异可见一斑。

    “事定犹须待阖棺”

    遥想半个世纪前的苏联解体事件,外界总要不时对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圈圈点点”。在“人格肖像”下,不妨从旁观者的角度评价两人的功过是非。
, 百拇医药
    戈尔巴乔夫竭力保持中立地位,因此成为了过渡时期的领袖,他摧毁了斯大林体制,把苏联引向了民主的大门。他具有某种特殊的品质,甚至是某种天才:一是对体制弊端的清醒认识,坚信自己能在可靠党员的支持下进行革命性的改造;二是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为接近莫斯科的掌权者而在故乡度过苦闷的岁月,曲意奉承各个领导人。当大势已去,公开化和改革已经开启,他最终选择体面地辞职。戈尔巴乔夫具有传教士的激情和自信,并且懂得自我克制。但是新事物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他在关键时刻没能革新自己,没能给予国家、民族强有力的领导力。

    叶利钦被视为民主、改革、各共和国独立、特别是俄罗斯主权的化身。他力阻戈尔巴乔夫甚至是大多数苏联人民的意愿,促成了苏联解体。他机智地操纵人民意见,有时又公然藐视人民意见。叶利钦正是危难中的俄罗斯民族所期待的领袖。经历了一系列天灾人祸的俄罗斯人民,在恶劣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培养了刻苦耐劳的性格。他们见识了沙皇、斯大林的独裁统治,对作风强势的叶利钦给予了相当的宽容和体谅。在危境中,他们把希望寄托给叶利钦,而叶利钦也许诺给他们自由民主的富裕生活。他上台后的几年,俄罗斯政局不稳,经济萎缩,他也几度病危,却能连选连任,牢牢掌握着国家大权,形成了所谓的叶利钦现象。
, 百拇医药
    “如果不是他”

    今天,当外界再度回首苏联解体事件,总不禁要问:如果当时总书记是别人,而不是戈尔巴乔夫,苏联会落到崩溃的地步吗?或者,如果没有叶利钦这样强劲的政治对手,各加盟国会成功地实行独立吗?

    不少政治学者认为,苏联解体是因为它无法承受与美国对峙的经济压力。按照这种理论,依据当时美苏的力量对比,苏联解体难以避免,领导人发挥不了扭转乾坤的作用。历史不容假设,却留给后人遐想的空间。透过“人格肖像”观察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不难发现他们显著的人格差异,理解他们影响历史走向的关键性决策。或许,如果是别的领导人执政,苏联可以再延续几年甚至一段时期;也可能苏联彻底瓦解,连独立国家联合体之类的组织都没出现。在不少俄罗斯人看来,苏联解体的后果仍不断体现在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冲突和危机中,包括今天的乌克兰。“如果不是他”的疑问还将久久萦绕在人们心头,让人回味、思考、叹息。

    【责任编辑】林 京, http://www.100md.com(恩力)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