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半岛上的特色民居
在我国胶东半岛东部的威海、烟台、青岛等地,分布着这样一些合院式的民居建筑:斑驳的石混墙体,高高耸起的屋脊,厚厚的海草屋顶,屋顶之上再罩以渔网……这不是原始村落的复原品,也不是影视剧的拍摄地,而是胶东沿海地区的特色民居——海草房。它与江南的水乡民居、西南山区的吊脚楼、北京地区的四合院、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北方草原上的蒙古包一样,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因地制宜的伟大创造。在热播的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中,修补海岛上的海草房也成为亲子互动的活动之一。
海草屋顶
海草房,因海草屋顶而得名,又称海苔房、海苔草房。海草屋顶使海草房具有了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的诸多特点。
苫盖屋顶的海草是生长在5~10米浅海里的海苔等野生藻类。有宽叶状的“宽叶苔”,有丝状的“丝海苔”,还有一种介乎二者之间的“二道苔”。这些海草含有大量的盐卤和胶质,用它苫屋盖顶,既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等优点,又有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耐久性强等特性。
每遇狂风大浪,海潮就会将近海的海草卷向岸边,沿岸的居民们把这些海草收集起来,晒干后捆成捆以备苫房之用。海草的品质也有优劣之分,晒干后有“银屑”的海草最佳,耐腐性最强(经过晾晒的海草,其上会有圆点状的银白色物质,胶东人称之为“银屑”)。冬季“三九”天收集的海草“银屑”最多,柔韧性最好。建造一幢普通的海草房,至少要准备5吨以上的海草。
一幢海草房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海草苫得是否严实。苫海草是个技术活,当地人称“苫房”,多请经验丰富的苫匠操作。苫匠们一般从两端檐部苫起,每层外露10厘米左右的海草,依次一层一层地向脊部叠压;少的要苫18~25层,多的要苫28~32层。为了结实耐用,每苫一层海草还要附上一层麦秸。苫到屋脊的时候,要用和上黄泥的海草压顶,或者盖上一层拱形瓦,当地俗称“压脊”。除了“压脊”之外,为了防止大风将屋顶上的海草吹掉,朝向大海的一面通常还要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做坠子垂脚。苫房是个费时费力的活,一幢海草房得花费三四个人十几天的功夫才能完成。
与其他民居建筑不同,海草房采用三角形高脊大陡坡结构模式,屋脊一般呈50度倾斜,并且脊部两端的海草要苫得高于中间,做到冬天不积雪,夏天不存水;冬天寒风吹不透,夏天阳光晒不透。海草房既防风、防潮,又结实耐用,一般四五十年才需要修葺一次。巧匠苫成的海草房,连续住上三代人都不用换草。
房屋式样
胶东半岛东部多为丘陵地形,沿海居民顺应地势,多选择阳坡、面海、地形平缓的地方建房。由于平地面积有限,海草房密度较大,邻居之间“山墙”相连的“接山”现象十分普遍。少的有七八家相连,多的则达二十几户,当地人称之为“一溜房”“一趟房”。
海草房以海草苫顶,但其框架仍如北方“上栋下宇”式民居一样,由墙体与梁檩架构。墙体多用附近山坡上的石头垒砌而成,用大块的青石做墙基,用小块的红石、鱼鳞石砌墙体;梁檩则用当地产的榆木、樗木、松木等做成,粗的做梁,细的做檩。
海草房一般有三合院、小四合院以及一正一厢等式样。其中,三合院最为普遍,它由北侧3间或5间正房、东西厢房和南侧院墙构成。正间(厅堂)为灶台兼磨房,两个灶台分设在正门的两侧,有“狗道”(烟道)通左右居室的火炕。正间左右依次为二明间(次间)、稍间,或作卧室,或作储藏间。厢房一般为3间,多用于储存粮食与杂物。大门开在院墙的东南侧,并以厢房的山墙为影壁。小四合院是在三合院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座倒座房。倒座房一般用做客房、磨房或储藏间。另外,一正一厢是海草房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式样,正房3~5间,一侧厢房多建在西面。
文化特性
海草房是典型的生态型民居建筑。言其生态,是因为其建筑材料取诸当地,诸如海草、石料、木料等等;其建筑式样应对了胶东地区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的气候特点。当地人说:“住海草屋安静,晚上睡觉特别香,下多大的雨也听不见,不像瓦顶房那样叮叮冬冬敲鼓似的响。”
海草房还是当地民俗的承载物。建造海草房之前要先选地基,择吉开工;砌墙基时,在基槽的四角要压上象征元宝的物什,称“压宝”;同时,还要煮一锅热饺子(饺子形如元宝),寄寓吉祥与幸福。入住之前要举行“温锅”“祭祀”“拉席上炕”“糊窗”“贴窗花”“挂门帘”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入住之后,房前屋后种什么树也很有讲究,如讲“门前不植桑,屋后不栽柳”,因为“桑”谐“丧”、“柳”谐“溜”之音。
海草房是当地历史的物化形态。在荣成宁津镇涝滩村,曾发现“元至正二年”(1342年)的梁木;在宁津镇宁津所村的南部地带,至今还保留着创建于明代的屯田军户海草房一条街。2006年,荣成市有关部门曾对辖区内的海草房进行过一次普查,共登记海草房23416户、95714间。
海草房也是和谐美的化身,给文人墨客留下了遐想的空间。著名画家吴冠中曾有抒情:“那松软的草质感,调和了坚硬的石头,又令房顶略具缓缓的弧线身段。有的人家将废渔网套在草顶上,大概是防风吧,仿佛妇女的发网,却也添几分俏丽。看一眼那渔家院子,立即给你方稳、厚重的感觉。大块石头砌成粗犷的墙,选材时随方就圆,因之墙面纹样规则中还具灵活性,寓朴于美,谱出了方、圆、横、斜、大、小、曲、直石头的交响乐。三角形的大山墙,在方形院子的整体基调中画出了丰富的几何形变化,它肩负着房盖上外覆的一层厚厚的草顶。”
历史上,地处胶东半岛的威海、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带多有海草房分布。随着社会的变迁,海草房的存量日趋萎缩。延至今天,海草房主要集中在荣成的石岛、俚岛、成山卫镇、港西镇等沿海渔村。这一现象的出现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滨海养殖业的大量增多,使得近海已难觅海草;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新建住房也多是砖瓦结构,原有的那些海草房因得不到有效保护,多是残垣断壁、面目全非,这一状况令人担忧。
【责任编辑】王 凯 (刘汉杰)
海草屋顶
海草房,因海草屋顶而得名,又称海苔房、海苔草房。海草屋顶使海草房具有了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的诸多特点。
苫盖屋顶的海草是生长在5~10米浅海里的海苔等野生藻类。有宽叶状的“宽叶苔”,有丝状的“丝海苔”,还有一种介乎二者之间的“二道苔”。这些海草含有大量的盐卤和胶质,用它苫屋盖顶,既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等优点,又有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耐久性强等特性。
每遇狂风大浪,海潮就会将近海的海草卷向岸边,沿岸的居民们把这些海草收集起来,晒干后捆成捆以备苫房之用。海草的品质也有优劣之分,晒干后有“银屑”的海草最佳,耐腐性最强(经过晾晒的海草,其上会有圆点状的银白色物质,胶东人称之为“银屑”)。冬季“三九”天收集的海草“银屑”最多,柔韧性最好。建造一幢普通的海草房,至少要准备5吨以上的海草。
一幢海草房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海草苫得是否严实。苫海草是个技术活,当地人称“苫房”,多请经验丰富的苫匠操作。苫匠们一般从两端檐部苫起,每层外露10厘米左右的海草,依次一层一层地向脊部叠压;少的要苫18~25层,多的要苫28~32层。为了结实耐用,每苫一层海草还要附上一层麦秸。苫到屋脊的时候,要用和上黄泥的海草压顶,或者盖上一层拱形瓦,当地俗称“压脊”。除了“压脊”之外,为了防止大风将屋顶上的海草吹掉,朝向大海的一面通常还要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做坠子垂脚。苫房是个费时费力的活,一幢海草房得花费三四个人十几天的功夫才能完成。
与其他民居建筑不同,海草房采用三角形高脊大陡坡结构模式,屋脊一般呈50度倾斜,并且脊部两端的海草要苫得高于中间,做到冬天不积雪,夏天不存水;冬天寒风吹不透,夏天阳光晒不透。海草房既防风、防潮,又结实耐用,一般四五十年才需要修葺一次。巧匠苫成的海草房,连续住上三代人都不用换草。
房屋式样
胶东半岛东部多为丘陵地形,沿海居民顺应地势,多选择阳坡、面海、地形平缓的地方建房。由于平地面积有限,海草房密度较大,邻居之间“山墙”相连的“接山”现象十分普遍。少的有七八家相连,多的则达二十几户,当地人称之为“一溜房”“一趟房”。
海草房以海草苫顶,但其框架仍如北方“上栋下宇”式民居一样,由墙体与梁檩架构。墙体多用附近山坡上的石头垒砌而成,用大块的青石做墙基,用小块的红石、鱼鳞石砌墙体;梁檩则用当地产的榆木、樗木、松木等做成,粗的做梁,细的做檩。
海草房一般有三合院、小四合院以及一正一厢等式样。其中,三合院最为普遍,它由北侧3间或5间正房、东西厢房和南侧院墙构成。正间(厅堂)为灶台兼磨房,两个灶台分设在正门的两侧,有“狗道”(烟道)通左右居室的火炕。正间左右依次为二明间(次间)、稍间,或作卧室,或作储藏间。厢房一般为3间,多用于储存粮食与杂物。大门开在院墙的东南侧,并以厢房的山墙为影壁。小四合院是在三合院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座倒座房。倒座房一般用做客房、磨房或储藏间。另外,一正一厢是海草房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式样,正房3~5间,一侧厢房多建在西面。
文化特性
海草房是典型的生态型民居建筑。言其生态,是因为其建筑材料取诸当地,诸如海草、石料、木料等等;其建筑式样应对了胶东地区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的气候特点。当地人说:“住海草屋安静,晚上睡觉特别香,下多大的雨也听不见,不像瓦顶房那样叮叮冬冬敲鼓似的响。”
海草房还是当地民俗的承载物。建造海草房之前要先选地基,择吉开工;砌墙基时,在基槽的四角要压上象征元宝的物什,称“压宝”;同时,还要煮一锅热饺子(饺子形如元宝),寄寓吉祥与幸福。入住之前要举行“温锅”“祭祀”“拉席上炕”“糊窗”“贴窗花”“挂门帘”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入住之后,房前屋后种什么树也很有讲究,如讲“门前不植桑,屋后不栽柳”,因为“桑”谐“丧”、“柳”谐“溜”之音。
海草房是当地历史的物化形态。在荣成宁津镇涝滩村,曾发现“元至正二年”(1342年)的梁木;在宁津镇宁津所村的南部地带,至今还保留着创建于明代的屯田军户海草房一条街。2006年,荣成市有关部门曾对辖区内的海草房进行过一次普查,共登记海草房23416户、95714间。
海草房也是和谐美的化身,给文人墨客留下了遐想的空间。著名画家吴冠中曾有抒情:“那松软的草质感,调和了坚硬的石头,又令房顶略具缓缓的弧线身段。有的人家将废渔网套在草顶上,大概是防风吧,仿佛妇女的发网,却也添几分俏丽。看一眼那渔家院子,立即给你方稳、厚重的感觉。大块石头砌成粗犷的墙,选材时随方就圆,因之墙面纹样规则中还具灵活性,寓朴于美,谱出了方、圆、横、斜、大、小、曲、直石头的交响乐。三角形的大山墙,在方形院子的整体基调中画出了丰富的几何形变化,它肩负着房盖上外覆的一层厚厚的草顶。”
历史上,地处胶东半岛的威海、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带多有海草房分布。随着社会的变迁,海草房的存量日趋萎缩。延至今天,海草房主要集中在荣成的石岛、俚岛、成山卫镇、港西镇等沿海渔村。这一现象的出现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滨海养殖业的大量增多,使得近海已难觅海草;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新建住房也多是砖瓦结构,原有的那些海草房因得不到有效保护,多是残垣断壁、面目全非,这一状况令人担忧。
【责任编辑】王 凯 (刘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