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413
编号:13674575
瑞士银行:金钱的历史在改变(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日 《百科知识》 201413
     2014年5月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经合组织年度部长理事会上,瑞士政府宣布与46个国家签署《税务事项信息自动交换宣言》,正式承诺实施关于在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这一消息随即被外界解读为瑞士很可能在银行保密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将把一部分客户信息披露给其他成员国。“避税天堂的时代已然结束”成为了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头条新闻。在曾经的神秘光环被卸下了之后,庞大的瑞士金融业将会受到百年来最严峻的挑战,让瑞士银行界引以为傲的保密制度也将随之土崩瓦解。

    沉默是金:百年保密制度

    位于“欧洲心脏”地带的瑞士,长久以来都周旋于各大国的势力范围之间。地理上的限制塑造了瑞士人的治国理财的观念。瑞士不仅在政治上恪守中立原则,银行界也一直严格捍卫保密制度,这种传统最终浇灌出了享誉全球的瑞士银行。从瑞银集团、苏黎世银行到瑞士联邦各州的州立银行,“瑞士银行”是对整个瑞士银行业的概括。据统计,瑞士银行至今管理着高达2.3万亿美元的离岸资产,吸纳了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私人财富,每年为瑞士银行业带来上百亿美元的利润,养活了瑞士将近20万的劳动人口。高度发达的银行业不仅是瑞士经济的重要支撑,而且还编织出了一张错综复杂的金融大网,使瑞士长期保持着全球最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的地位。
, 百拇医药
    实际上,在屹立不倒、光鲜亮丽的外表下,瑞士银行承袭了欧洲最古老的私人银行的精髓,“沉默是金”始终是瑞士银行界的箴言。而由此发展而来的瑞士银行保密制度则为这座“金钱帝国”奠定了最稳固的基础。回溯历史,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最早与反对宗教迫害息息相关。16世纪,基督教加尔文派兴起。为了免受迫害,大量新教徒从法国和意大利逃到瑞士,带来了大量的金钱和财富,交给日内瓦的银行家们打理。为了保护这些新教徒,避免泄露他们的财政状况,瑞士的银行家们建立了一种非正式的行内保密制度。这可以算是瑞士银行保密制度最早的雏形。此后的数个世纪内,欧洲大陆爆发了剧烈的社会变革,拥有保密制度的瑞士逐渐成为遭受迫害者的政治和金融的避难所。但是,真正让瑞士将保密制度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法律还是拜纳粹德国所赐。1933年,纳粹德国要求本国公民必须交代自己在外国的资产,导致大量德国资金外逃,瑞士是主要的流入地之一。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有3个德国人因为在瑞士拥有银行账户被处死,而使用匿名账户的客户却逃过此劫。3条人命最终促成了瑞士保密法的诞生。1934年,瑞士联邦通过了《联邦银行和储蓄银行法案》,正式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官方保密制度。除了涉及严重的金钱犯罪行为和调查,瑞士银行在一般情况下绝不会向第三方提供客户资料。
, 百拇医药
    然而,世事难料。以反对纳粹德国暴行为初衷的保密法,却反过来成为了纳粹德国的“黑金天堂”。一方面,由于瑞士银行的账户非常秘密,只有持有者本人知晓。一旦持有者突然死亡,其存款便会永远沉睡在瑞士银行里。二战期间,为了躲避纳粹德国的迫害,大量犹太人将资金匿名存进瑞士银行里。但当他们大多数人在集中营被杀害之后,这些账户里的资金就成了“死账”。犹太人的后代和瑞士银行也因此结下了“梁子”。另一方面,瑞士银行与纳粹德国的秘密合作更让其饱受指责。根据披露的报告显示,瑞士在二战期间一度成为纳粹德国洗钱的重要基地。由于奉行中立原则,瑞士银行不仅为纳粹德国转移和管理大量战争经费,而且还帮助纳粹德国将掠夺来的资产洗白。正因如此,瑞士的经济繁荣也被一些人嘲讽为“建立在犹太人白骨和纳粹黑金之上”。

    避税天堂:围剿与坍塌

    无论是与犹太人的纠葛还是与纳粹德国的秘密勾当,都早已尘封在历史的档案之中,难以细细追寻。二战期间的丑闻并没有动摇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战后的瑞士反而更加受益于此,银行业发展欣欣向荣,成就了一段“避税天堂”的传奇。
, http://www.100md.com
    保密制度为瑞士银行业树立了良好的声誉。随着二战后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瑞士又逐渐成为了全世界巨额私人存款的“聚宝盆”,财富增长一日千里。因为其保密制度缺乏透明监管,瑞士银行为洗钱行为和黑金账户敞开了方便之门。许多客户也利用瑞士保密法的空子偷税漏税,转移和藏匿非法资产。因此,有关瑞士银行秘密账户的传说也愈来愈神奇。根据一些媒体的统计,瑞士银行的服务对象既有大量逃税的金融公司负责人、大银行家、贪官和独裁国家领导人,又有各大毒枭、黑帮首领,甚至包括恐怖分子。伊朗的巴列维、菲律宾的马科斯、埃及的穆巴拉克、俄罗斯的黑手党等都榜上有名。“911”事件之后,瑞士银行更被控与多名恐怖分子的账户有着莫大的联系。暗箱操作下的藏污纳垢,让瑞士银行饱受诟病,各国政府也与其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对各国的正常税收和经济秩序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作为全球经济与政治领头羊的美国,更是首当其冲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政治损失。特别是近年来,美国政府的财政状况捉襟见肘,加上2008年之后的金融危机的冲击,更使得美国政府坚定了严查本国公民海外账户逃税的决心。此外,瑞士银行与美国认定的恐怖分子账户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让美国政府当仁不让地举起了对瑞士银行“围剿”的大旗。长期以来,美国政府指责瑞士银行为数万名美国纳税人提供保护,规避监管。早在2009年,瑞士银行业巨头瑞银集团就不堪美国政府的围追堵截,最终同意向美国政府提供了4450个美国客户的账户信息。此后,美国政府乘胜追击,鼓励知晓内情的民间人士举报。2012年美国国税局拿出了“史上最高价”的1.04亿美元奖励给一名叫作莱德雷·博肯菲尔德的前瑞士联合银行雇员,表彰其为美国政府从该银行追缴了4亿多美元的税款和7.8亿美元的罚款。此外,美国政府于2012年初发起了对瑞士最古老的银行——韦格林银行的诉讼,指责其帮助美国人逃税。最终,韦格林银行认罪,并被判罚5780万美元,于2013年宣布倒闭。但是,美国政府的目标并不仅仅止步于此。一连串的组合拳表明美国政府的剑锋直指瑞士银行业的根基——保密制度。

    在美国政府打压的背景下,欧盟各国也一改往日对瑞士银行听之任之的态度,不断对其施压。长久以来,欧盟成员国的公民大多选择瑞士银行进行财富管理,从而逃避本国政府的税务监管。以英、德为代表的欧盟成员国放弃了之前与瑞士银行达成的双边妥协的政策,最终发起了与瑞士的集体谈判,以期彻底实现各国银行间信息的自动交换。除了美欧的频频出招,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也加入了对瑞士银行施压的队伍。在有关摧毁瑞士银行保密制度的议题上,全球各主要国家似乎都达成了一致。例如,在经合组织(OECD)公布的“避税天堂名单”中,瑞士毫无意外地出现在了被警告的名单上。在美国的积极倡导下,以G20为代表的多边经济会议同意支持制定一项有关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重重压力之下,瑞士银行业渐渐招架不住,缴械投降。保密制度的根基被连根拔起。, http://www.100md.com(周昀)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