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423
编号:13657181
武康路 百年沪上名人路(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百科知识》 201423
     “走进这里,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觉美妙极了。”80年前,面对武康路的美景,一代大文豪萧伯纳如此赞叹道。

    1933年2月17日,英国剧作家萧伯纳乘坐英国皇后号游轮抵达上海,在蔡元培、杨杏佛、鲁迅等人陪同下,去福开森路393号的世界社礼堂,出席国际笔会中国分会的欢迎会。会后,萧伯纳在福开森路(后改名为武康路)散步。虽然他只在上海停留了短短一天,却为武康路留下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评语。

    租界扩张筑路

    武康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据《上海市徐汇区地名志》记载:“该路原名福开森路,以美国人福开森姓氏命名。1943年改现名武康路,以浙江省旧县名命名。”

    这福开森又是什么人呢?

, 百拇医药     清末洋务派大臣盛宣怀受李鸿章之托督办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苦于找不到熟谙现代大学管理的人才时,巧遇加拿大传教士约翰·卡尔文·福开森在上海逗留,遂聘其为“监院”(相当于教务总长)。为方便教授们从市区乘坐马车到校上课,福开森自掏腰包修筑了从南洋公学到静安寺善钟马房的马车道。这条新辟的乡间小路沿着村庄、河道和田埂的自然走向筑造,当时并没有确切名称。

    1907年,汽车进入上海,上海原先的一些土路已不能适应汽车行驶的要求。为改变状况,法租界公董局在租界内外筑路中,拓宽和修整了这条土路,局部取直,并把土路铺成煤屑路,增加了路面的硬度,还将其与西面的徐家汇路直接打通,使其不仅可以通马车,还可行驶汽车。

    其时,法租界公董局因扩张地盘,与英、美等国争持不下,又因筑路与四明公所(宁波会馆)迭起冲突,而致血案。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与福开森有私谊,即遣福开森以中方划界委员之名,协助上海道台余联沅办理租界扩充一案,兼办四明公所善后事务。福开森这趟差办得不错,法租界公董局亦得了利。为旌其功,法租界公董局便将此新筑马路命名为“福开森路”。
, http://www.100md.com
    1914年,福开森路所在的西区正式被划入法租界。随着法租界扩展,法国第一任驻沪领事明梯尼按照当时西方最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实施了福开森路沿线的整体规划,并以福开森路为中心,将这一规划逐步向周边推进,很快形成了以福开森路为标志的法兰西社区。在这片远离嘈杂市区的幽静之处,欧洲人陆续建起各式风格迥异的洋房小楼,偏安一隅过起恰似欧陆本土的恬静生活。住在这里的都是西方派驻沪上的官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福开森路成了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国中之国。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经过3个月的浴血奋战,上海最终被日军攻陷,以福开森路为中心的法租界进入了为期4年之久的孤岛时期。来自各地的商贾富豪携巨款涌进这里躲避战乱。由于游资的日愈增多,市面得到了畸形繁荣,人口膨胀之后,一些富商又开始了建设投资,在福开森路周边修建了大批新式里弄,福开森路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汪伪重新命名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侵华日军占领上海法租界,福开森路陷落。1943年,法国宣布放弃以福开森路为中心的法租界,汪伪政府乘机宣布“接收”法租界,并将福开森路所在法租界改称为上海市特别第8区。
, http://www.100md.com
    汪伪政府的“接收”不被国共两党及国际社会所认可,也不为国内民众所接受。周佛海及汪伪上海市市长等人提出了应对之策,建议汪精卫把“接收”的租界内的200多条以外国人命名的马路,全部改成以中国各省、市及部分县级行政区域名称命名。这样做有几大好处:一是显示了汪伪政府的独立、尊严和民族气节,可以摆脱汉奸骂名;二是借助全国人民反殖民地激愤之力,通过改换马路名称,赢得民心,造成“接收”的既成事实,以堵住重庆方面的嘴;三是换上各省、市地名后,这些马路的名字将会永远存在,名垂青史。

    方案形成后,汪精卫只对福开森路等几条重要马路给予关注,他凭自己多次途经武康县(今浙江德清县)上莫干山留下的美好印象,对周佛海说,武康莫干山在山区,福开森路在大都市,但环境和氛围极为相像,不仅洋人喜欢那里,上海滩的政要富商都喜欢往那里跑,福开森路就以武康命名吧。

    武康路从此就在上海滩叫响了。

    此后,这条马路的名称一直沿用,未被更改;即便是在“文革”时期,全国不少城市的街道都被换成与革命有关的称谓,这里也不曾有过任何变动。
, 百拇医药
    名人旧居荟萃

    武康路长1183米、宽12~16米,整条路呈弧线、大致为南北走向,北起华山路,可见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丁香花园,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庆路,与宋庆龄故居相望。

    永不拓宽的武康路上,梧桐婆娑,有分量的名人故居密度较高,有约30处名人旧居。沿线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等风格的建筑极富特色,这里也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具欧陆风情的街区之一:它既风云变幻,又雅致清幽;既有浓郁的欧陆风情,又不失传统风骨。那些叱咤旧上海的达官贵人、军阀政要、洋商富贾、名流学者纷纷寓居于这里,他们显赫的身份和发生的故事几乎就是中国近代历史风云变幻的一个缩影。

    沿着武康路缓步慢行,仿佛穿越上海滩百年的时光隧道。

    武康大楼

    武康路与淮海路交界处的武康路858号,有一座犹如起航巨轮般的建筑——武康大楼,它是武康路的标志性建筑。

    武康大楼旧称诺曼底公寓,这个名称和二战中盟军登陆的诺曼底半岛毫不相干,而是为了纪念一战中法国的一艘著名战舰“诺曼底”号。该舰战功卓著,后被德国潜水艇击沉。

    诺曼底公寓由法商万国储蓄会于1924年投资建造,请匈牙利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是邬达克的早期作品。大楼为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楼高9层,坐北朝南。一二两层处理成基座,连续半圆券廊,水泥仿石墙面;3~7层为清水暗红砖,典雅古朴,第3层还特别有三角形的古典山花窗棂;第8层则处理成檐部,仍为水泥仿石外墙。虽然在法国有很多类似风格的建筑,但假若把武康大楼搬到巴黎,它仍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建筑精品。, 百拇医药(陈洋)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