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5年第12期
编号:12710635
书的古代私家豪宅(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5年第12期
书的古代私家豪宅

     现存最早的藏书楼

    在全国各地的旧城改造过程中,被拆的古代藏书楼绝不仅仅只有“澹园”一座。当然,也还是有不少藏书楼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宁波的“天一阁”就是一例。它也是目前保存下来的私家藏书楼中建造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座。

    “天一阁”的创始人范钦,号东明,浙江宁波府鄞县人。他爱书如命,嗜书成癖。范钦的宦迹遍及半个中国,每到一处,都悉心搜集当地公私刻本,对无法购置的书就雇人抄录,经史百家之书,兼收并蓄。辞官时,范钦把搜集到的各种奇书都带了回来,藏于宁波月湖之滨的故宅——“东明草堂”。

    随着藏书的剧增,“东明草堂”已显空间不足,难以容纳所集书籍。为使心爱所藏得到永久性保护,范钦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前后,“于其宅东月湖深处,构楼六间以为藏书之所”。“天一阁”藏书楼由此诞生。

    藏书楼位于范氏故居之东,庋藏与起居不相毗连。楼前开凿水池,使其与月湖相通,蓄水备用。“天一阁”的建筑格局由范钦精心设计:一排六开间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前后均有窗户,以通风防潮;楼上为一大统间,中间用书橱隔而为六,正中悬有明王原相所书“宝书楼”匾额,用以藏书。楼前“天一池”,平时,一泓清波,平添三分美景;急时,汲水灭火,以保庋藏无恙。
, 百拇医药
    “天一阁”的建筑形式对中国古代藏书楼起到了典范作用。后来,乾隆皇帝即仿“天一阁”形制,建造“文渊”“文源”“文溯”“文津”“文汇”“文澜”“文宗”七阁,用以贮藏《四库全书》。“天一阁”由此更享盛名。

    当时,不仅有皇帝的下诏效法,民间更有众多因仰慕“天一阁”而效仿的追随者。最相似的,是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宁波著名藏书家卢址的“抱经楼”。这座藏书楼完全克隆了“天一阁”的藏书楼形制,其内部结构和外观均与“天一阁”一模一样。再过近百年,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的宁波著名藏书家徐时栋的“水北阁”仍与“天一阁”藏书楼形制十分相似。在宁波本地以外模仿“天一阁”藏书楼形制的,还有金陵藏书家甘福的“津逮楼”、扬州藏书家吴引孙的“测海楼”、山东聊城杨以增的“海源阁”等。

    1949年以后,“天一阁”成为国有藏书机构,宁波许多著名藏书家也把珍藏多年的书画、碑帖等文物捐献给其收藏。目前,“天一阁”所藏古籍已达2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有7万余卷,可与山东、江西、浙江等藏书丰富的省级图书馆媲美。
, 百拇医药
    北方名楼“海源阁”

    自明清以来,我国私家藏书事业以江浙一带更为发达,北方地区无论其规模、声望、影响均稍逊一筹。但晚清时期,山东杨氏“海源阁”一枝独秀,为北方私家藏书之冠,其规模、影响均可与南方有名的私家藏书楼并驾齐驱,平分秋色。杨氏一族也是中国近200年最富盛名的藏书家族之一。

    “海源阁”位于山东聊城,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历经4代人悉心相守,总计藏书4000余种、22万余卷,其中,宋元珍本逾万卷。

    “海源阁”创始人为杨以增,他生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道光二年(1822年)中进土,历任陕西布政使、江南河道总督等职。

    据史书记载,杨以增为官清廉,没有别的嗜好,只是喜爱读书,很注意收集购买书籍。开始时,杨以增所收典籍以普通版本为主。尽管如此,他所选版本皆刻印精良,经过日积月累,庋藏渐多,藏书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 http://www.100md.com
    当时,局势动荡,江南各地世家积年藏书纷纷散出,时任江南河道总督的杨以增经多方搜罗,将辗转于吴越间几百年的文献几乎一网打尽。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杨以增返回故里为父丁忧守丧,并筹建藏书楼,取《学记》中“先河后海”语,为藏书楼取名“海源阁”。

    “海源阁”藏书楼为单檐硬山脊南向楼房,面阔三间,上下两层,下为杨氏家祠,供杨氏先人牌位,上为宋元珍本及手抄本等秘籍收藏处。藏书楼前有一长条状小院,东侧有两座长廊式高台读书亭。楼下东首为通往后院的通道,杨宅第四进院内为“海源阁”明清版本藏书处。上层中间门额上悬挂“海源阁”名匾,为杨以增亲笔手书。旁题跋语,言及建立藏书阁的初衷和书楼名称的寓意。

    随着藏书的增多,“海源阁”逐渐扩充到书室12间,后院5间则专藏帖片、字画、古玩;又在华跗庄别辟“陶南山馆”。

    “海源阁”藏书在杨以增的儿子杨绍和手中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发展。杨绍和生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于咸丰二年(1852年)举乡试,同治四年(1865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翰林院侍读。杨绍和善鉴古籍,在北京充翰林时专事收购图书,凡孤本珍籍、精校名抄,一经发现,无不采购。
, http://www.100md.com
    杨氏“海源阁”之所以成为北方私家藏书中心,声名远播,不仅因为杨以增、杨绍和父子二人的广泛搜集选购,而且由于他们对所藏书籍进行了精心保管,认真校勘、整理,并遴选其中珍贵者加以刊刻流布。“海源阁”藏书搜集于乱世,杨氏从自己的收书经历中深悟珍贵图籍散易聚难之理,所以对书籍的爱护程度远逾于一般,凡非契友,例不示人。杨家有“家中仆役不准登上书楼”的家规,仆人中有在杨家服役数十年而不知阁上书籍究竟何等样子的。

    刘鹗曾冒雪前往“海源阁”,求见藏书不能得。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冬,刘鹗专程至聊城,欲借“海源阁”藏书,却被拒之门外。他有感而发,将此作为《老残游记》的一段素材:老残至东昌观书未果,即于客舍壁上愤然题诗曰:“沧苇遵王士礼居,艺芸书舍四家书,一齐归入东昌府,深锁嫏阛饱蠹鱼。”刘鹗借诗发泄对“海源阁”拒其于门外的不满,一番牢骚也在情理之中。像刘鹗这样被“海源阁”拒之门外的文人学士不在少数,像历城解元徐金铭为得见“海源阁”藏书求为杨氏童子师(即给“海源阁”第四代传人杨敬夫当老师),最终也未能如愿。
, http://www.100md.com
    “海源阁”藏书浩瀚,是杨氏4代人潜心搜集的结果。它与江苏常熟县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吴兴县陆心源的“皕宋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合称清代四大藏书楼;它与北京的“文渊阁”、皇史宬,宁波“天一阁”同为中国历史上公私藏书典范,深为海内外学者所仰慕。《中国版刻图录》收录“海源阁”书影44种,标点本《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就是以“海源阁”藏书版本为主要参考进行标点排印的。

    令人惋惜的是,后经战乱,“海源阁”迭遭破坏,所藏图书大部分散失,只有一小部分辗转被收入国家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1947年1月,聊城解放时,解放军某部曾发布3项入城命令,其中第二条就是“保护中国四大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图书馆”。1956年12月,“海源阁”成为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2年10月得以重修。

    时光荏苒,今天的“海源阁”虽然藏书不在,但重修之楼坐其原址,因其旧制。

    【责任编辑】赵 菲, 百拇医药(赵美娣)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