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5年第14期
编号:12711147
万世盛举:郑和下西洋(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5年第14期
万世盛举:郑和下西洋

     郑和使团究竟有多么庞大?

    郑和下西洋组织起了庞大的外交使团,每次远航,随行者均以数万计。

    譬如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士卒多达二万七千八百余人,第四次下西洋统领官兵亦达二万七千六百七十人。随行人员中有行政官员,譬如正使太监、副使太监、少监、内监、舍人、户部郎中、鸿胪寺序班、阴阳官等,军事人员有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旗校、勇士、力士、军力、余丁等,此外还有航海技术人员火长、舵工、班碇手、水手、民稍人等,船舶修造工匠有带管、教谕、养马、厨役,办事杂务人员有买办、书算手、家人、小厮等,还有翻译通事之类,医务人员有医官、医士、御医、民医等。随行人员各司其职,分工细致、明确。

    此外,使团成员奉使外洋,历经艰辛,劳绩卓著,屡建奇功,均不同程度得到明朝政府的额外封赏。以第一次出洋回国为例,因出使西洋官军在旧港之役中,扫荡海盗陈祖义有功,官兵一体俱赏。又如第三次出洋归来,明成祖除了接见并赐钞给先至南京的使团人员外,对其他在太仓安泊待命的出洋官兵,以其远涉艰险且有劳效,遣内官赵惟善、礼部郎中李志刚前往慰问,并设宴款待,同时赏赐官军出使回国者每人钞十锭,共赏钞二十万锭。
, http://www.100md.com
    郑和使团在完成远洋航海任务的同时,还负有与海外诸国发展友好关系、彼此贸易通商以及维护海上和平等使命。所以,郑和使团有庞大的组织体系,主要分为领导人员、辅佐人员、技术人员、庶务人员、武装部队5个部门。就主要领导成员而言,有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副使太监李兴、朱良、周满、洪保、杨真、张达、吴忠,都指挥朱真、王衡等,此处不一一列举。

    郑和下西洋所用船只是当时最庞大的远洋船队。郑和使团每次远航,一般都以63艘大、中号宝船组成的船队为主体,再加上其他类型的船只,共“乘巨舶百余艘”,尤以第一次下西洋乘船208艘为最。郑和的船队是一支庞大的混合舰队,有的名称叫“宝舡”“宝船”“宝舟”“龙船”;有的名称叫“巨舶”“巨舲”“巨艇”“大舶”等。按照用途可分为宝船、战座船(一千五百料、二千料船)、粮船、水船数种。除主体舰船在南京宝船厂打造外,江、浙、闽等沿海省份均役使万人,日夜建造。颇具玩味的是,除了政府官营的船厂外,民间还有自筹资金原料、自备工匠、自选造船地址制造大型海船;有的还冒充明朝政府的使节前往西洋各国,私自通外洋。
, 百拇医药
    郑和下西洋去了哪些地方?

    郑和出使外洋,代表的是大明朝,代表的是明成祖朱棣本人,因此以何礼节、着何衣召见外国使节,确实颇有讲究。郑和官至“四品内官监太监”,这个职位是宦官能达到的最高级别,明成祖还破例封郑和侯爵爵位,并命世袭;他还赐给郑和蟒服,当时天子穿龙衮,而蟒服上的大蟒为四爪,仅比龙少一爪,足以体现郑和的地位。所以在外交场合,郑和很有可能穿蟒服。明代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的郑和形象为:“头上戴一顶嵌金三山帽(三山帽是明代太监所戴的一种官帽。以漆纱制成,圆顶,帽后高出一片山墙;中凸,两边削肩,呈三山之势,故名),身上穿一领簇新蟒龙袍,腰里系一条玲珑白玉带,脚下穿一双文武皂朝靴。”

    郑和下西洋,前后共7次,历时28年,遍访30余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于南洋群岛,势力远至非洲东部。

    在这7次航海中,前3次时间为从永乐三年至永乐九年(1405~1411年),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各国,意在荡除元朝余孽、方国珍、张士诚余党、海匪以及其他反抗明朝之游寇;安抚南洋诸国,遏制安南,解决“疑惠帝亡海外”等问题。后4次下西洋,时间为从永乐十年至宣德八年(1412~1433年)。前3次均以古里为限,不出东南亚和南亚范围;从第4次开始,每次均往忽鲁谟斯以及更远的西方诸国。后期航海的主要任务是向南亚以西继续航行,抵达波斯湾以远,向未知世界前进。通过开辟新航路,让从来不通中国的海外远国,亦能宾服于中国。
, 百拇医药
    航海史上的传奇

    郑和下西洋声威所披、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在世界航海史上堪称壮举。南洋群岛和印度洋上海盗猖獗,商旅常遭劫掠,在此情况下,郑和在完成明成祖确立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任务的前提下还三擒藩王:一是生擒旧港头目陈祖义;二是生擒锡兰王亚烈苦奈儿;三是生擒苏门答腊伪王苏翰(干)剌。

    郑和使团每次航海总里程,史载“涉沧溟十万余里”。据永乐至宣德年间随郑和下西洋“凡三往返”的陈常所言:“海中以六十里为二更,往返一千六百更,为九万余里”,大约在九万六千里。郑和航海要求“更数起止,记算无差”,且陈常“计所涉历,自占城至忽鲁谟斯,凡三十国”。明嘉靖年间,福建漳州府诏安县人吴朴著有《渡海方程》,记述了郑和船队所行“海中道里之数”。此外,明末军事家、文学家茅元仪在《武备志》中收录有《郑和航海图》,所著年代不详,但却详细标绘了郑和所行航程。《郑和航海图》虽无东南西北四方位,但对航线附近各国地方与岛屿沙洲,俱安排于航线前后左右及视远近大小以定其位置,并利用普通山水画之透视法,将航线所经各国沿岸侧面图形,按航程展开的顺序加以描绘。对海舶沿途所经各国、各地,依其前后顺序及远近大小逐一收录,绘明其地理位置和船至其处的针路,对何处有岛屿、何处有礁石、何处有浅滩、何处有人家,都一一标明。由于航线上注明了每段航程的起止地点、里程、打水深浅和针位,据此“随时增减更数针位,或山屿远近,高低形势,探水浅深,牵星为准,的实无差,保得无虞矣”。《郑和航海图》的首页绘有南京静海寺图示,此寺为永乐十七年后建成,恰逢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归来。

    此外,明正德年间黄省著有《西洋朝贡典录》,其中所记郑和下西洋之有关的23个国家,大部分在航海图的针位上有所记载。据学界研究,可考的重要出航地点多达20余处,主要航线有42条之多,记载的国家或地区有占城、暹罗、爪哇、满剌加、旧港、苏门答腊、阿鲁、锡兰、溜山、翠兰、南渤里、淡洋、龙涎、卜剌、古里、忽鲁谟斯、剌撒、阿丹、佐法儿、天方等。, 百拇医药(董强)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