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5年第18期
编号:12711062
永顺老司城:800年土司王朝画卷(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5年第18期
永顺老司城:800年土司王朝画卷
永顺老司城:800年土司王朝画卷

     土司时期,老司城里有东西南北4个城

    门,其中,作为正门的大西门,建有高大的城门楼。城区连接4个城门的是大西门过道平台以及东侧台阶、北侧台阶和南侧道路。这一条连接城门的通道与城墙圈之间,既不设置瞭望台,又不建造跑马巡视使用的马道。诸多现象表明,宫殿区属于不设防的城区。不仅如此,内罗城的宫殿区与衙署区之间建造城墙,似乎将土司的家事与整个土司区的政事分开。这种城区“不设防”和“左殿右寝”的建造,在全国土司宫殿建造中独树一帜。

    考察这座城市的防御体系,老司城军事设施的布局具有围绕中心城市进行散点布局的特点,内罗城近靠锡帽山,锡帽山顶设置烽火台与军垒等,与环城山脊的其他军事建筑融为一体。这种军事防御设施的建造风格明显带有云贵高原与两湖平原之交的地域风格,反映了世居于此的土司别样的生存智慧,在全国范围内的土司军事建筑中是唯一的。

    受中原传统都城建筑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土司衙署的建造是外朝、中朝和内朝相连的。但在老司城河东城区内罗城,不仅作为土司宫殿的内朝被城墙分割出去;而且,被称为“察闹院”的外朝亦被远远排斥在河东城区之外,具有拒杂色人等进入河东城区的政治别异色彩。这在全国土司衙署建造中具有唯一性。
, 百拇医药
    老司城布局完善,现遗存一条石街,街面嵌着红褐色的小小鹅卵石,拼成各式图案,中间一条直线图案应该是街道的中轴线。这条由卵石立铺的街道贯穿东西,所有的建筑均沿其展开;城内房屋依山就势,高低起伏,错落有序。至今,人们仍可以由这些鹅卵石街道勾勒出当年的城垣格局,印证史书“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的记载。

    湘西春夏多雨。依山而建的老司城在建设之初就已经设计好了完备的排水设施,遗址中仍能看到当年修建的宽敞的排水沟,虽经千年风雨冲刷,基本保持了原貌。湘西冬天凄寒。在土司寝殿的基址上,考古人员发现用来取暖的设施。火塘设置在外,热气由通道入室内,宛如现代“地暖”……凡此种种,均反映出山地民族适应天地自然、营造宜居环境的智慧。子孙永享牌坊

    湘黔古驿道和酉水河、柿溪河是老司城连接外界的纽带。在山间河谷中,以老司城为中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对外交通网。

    福石城中锦作窝 土王宫畔水生波
, 百拇医药
    800多年的风霜雨雪,虽然早已洗去了老司城当年“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辉煌与华美,但从目前留存的祖师殿、彭氏宗祠、土司德政碑、土司地宫、土司古墓群等20余处遗址的断壁残垣间,仍依稀可见老司城当年的雄浑与大气以及土家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并且其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唯一性。

    始建于明、重建于清的“土王祠”,屋宇高大宏伟,正厅和厢房保持完好。衙署西侧原有土司御寒避暑的热洞和凉洞,现凉洞尚存、热洞已毁。祖师殿、玉皇阁、皇经台庙群,傍水依山而建,殿宇巍峨壮观。

    作为老司城的统治者,彭氏家族既有英豪君王,也有碌碌无为者,但大部分土司都喜欢以各种形式留下自己存在的痕迹。纵使在时间的洗礼下,依然有一些石碑、牌坊、宗祠等留存下来,见证着往昔的历史。

    彭氏宗祠位于老司城中心,在土司寝宫后面,内供历代土司牌位以及精美的土司木雕像,还收藏了历代土司制定的三纲五常法谱。
, 百拇医药
    彭氏宗祠为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第24代土司彭元锦任宣慰使时所建。从祠堂大门直到正街,有一条200多米长的官道,要经过4个平台和5段石阶梯30余个石级,逐步高升,显出一种威严的气派。祠堂门口有一对石鼓,每只重5000斤,民间传说是土家族古代英雄哈力噶巴从离此百多里的五官坪一手一只提来的。祠堂前还有3株古老的桂花树。据说是土司时代栽植的。如今,这些桂花树依然葱茏,每当农历8月桂花盛开时节,老司城内处处桂花飘香。

    土司德政碑立于司城衙署遗址左侧,由青石雕凿而成。碑高2.7 米,宽1.2米,腹背刻字,上有石帽盖顶,旁扶石柱。此碑是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2月永顺土官为永顺等处宣慰使彭泓海歌功颂德而建。碑文记述了所辖4州、58旗、380洞军民以及苗寨讴歌彭泓海德政和土司统治信条,还出现土语官名、洞名与人名,具有很高的书法与史料价值。彭泓海是第34任土司,因平叛“三藩”有功,被康熙授永顺等处宣慰使,并总兵衔。祖师殿

    来到老司城,祖师殿不可不看。它位于城南,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重建于明嘉靖年间,历经千年风雨,仍保持完好。祖师殿以正殿、望经台、玉皇阁依次向后沿中轴线排列构成一组建筑,依山势呈阶梯状陡然而上。正殿面阔5间,占地580多平方米,为小青瓦歇山式重檐结构,使用34根珍贵楠木,柱大数围,柱础为双叠圆鼓式,梁柱衔接浑然天成,无斧凿痕迹,是湘西颇具土家族特色的建筑群体。大殿中央供奉着“祖师”像,壁画古拙,铜钟悬鸣。
, http://www.100md.com
    在老司城,还有一座顶部有火焰葫芦装饰的4 米高的石坊,虽经450 余年风雨剥蚀,“子孙永享”4 个大字依旧清晰。这也与历史上一段赫赫有名的战功密不可分。

    土司时期,各地土司均有数量不等的军队,俗称“土兵”,他们皆精选之勇,溪州也不例外。这支兵民合一的“土兵”,善使钩刀,队列灵活,骁勇善。史载:“湖广土兵,永顺为最,保靖次之,其兵甚强。”

    明嘉靖年间,倭寇屡犯东南沿海地区,年仅19岁的26代土司彭翼南奉调率土兵征倭,大获全胜。战后,彭翼南因抗倭有功,朝廷嘉奖其“盖东南战功第一”,以功敕赐三品服,授昭毅将军,并准许建了这座石坊。

    由此还使湘西土家族传承下来一个“赶年”习俗。“赶年”,即赶在汉族过年的前一天过年。当地传说,当调兵圣旨传到老司城,正值年关,如过了年出征,则不能按时赶到苏松地区。彭翼南决定:提前过年,让土家族子弟过完新年再赴战场。于是“蒸甑子饭,切砣子肉,斟大碗酒”,提前过年的习俗流传至今。

    “土王坐在老司城,一统乾坤。”谁也没想到,一个江西来的彭氏家族,竟然在湘西崇山峻岭中建立了一个延续了800 余年的王朝,无视山外朝代更替,留下了许多迷雾般的传说。

    俱往矣。昔日那“蛮烟瘴雨溪州路,溪畔桃李花如雾”的绝美画面早已消逝,灵溪河畔“一片缠绵摆手歌”的声音也已成为山谷中孤寂的回响。当老司城拂去千年尘埃时,白云苍狗,繁华早已不再;但其遗址仍弥漫着久远的气息,透溢着昔日的昌盛。作为土司时期山地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土司社会和土司文明的缩影,老司城,这座承载近千年土官土司文化的隐秘城堡,确实具有突出的世界普遍价值。, http://www.100md.com(成臻铭)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