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6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772346
京城粮仓知多少(上)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日 百科知识2016年第3期
京城粮仓知多少(上)
京城粮仓知多少(上)

     南新仓

    我国古代有“谷藏曰仓,米藏曰廪”的说法,“仓廪”实为粮仓的统称。农业是中国古代国家的经济命脉,历代皇帝深知年景的好坏、粮价的起落会直接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定和政权的稳固,所以十分重视仓廪的设置与管理。仓廪不仅仅是储粮的仓库,更是包括税收在内的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为少数民族政权,但元朝统治者在迁都北京后,正式开始了对京城粮仓的建设。

    京城粮仓的修建

    忽必烈于1260年3月在开平宣布自己即大汗位,同年4月,蒙哥幼弟阿里不哥也在和林即大汗位。忽必烈凭借汉族地主阶级和一部分蒙古贵族的支持,1264年终于击败了阿里不哥,夺得了最高统治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忽必烈只有控制住中原,才能坐稳汗位。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称帝,公布《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大元。至元九年(1272年),在刘秉忠的规划下,在燕京旧城的东北筑新城,建设宫殿衙署,蒙语称“汗八里”,即“大汗之城”,从此元朝的政治重心完全转移到中原地区。开国后,元朝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机关大半都沿袭辽、金的旧章,这其中就包括了原金中都的粮仓建置,统治者需要粮仓用以供给皇家和官吏。

    自从忽必烈夺得汗位以后,漠北一直处于战乱的威胁之中,北方诸王的叛乱使元政府不得不在岭北和林、称海等地驻守数十万军队。另一方面,漠北的蒙古部族已逐渐改变了原来主食畜产品的习俗,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岭北地区除少数适宜耕作的区域外,大部地区沙漠连片、山岭绵亘,又加上气候寒冷,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于是,粮食供应便成了军民归心、边疆局势稳定的重要保证。

    与此同时,元朝统治者虽然定都北京,但是统一全国的愿望还远没有实现。忽必烈决定采用南宋降将刘整的建议,先攻襄阳,浮汉水入长江,进取南宋。至元十六年(1279年),经崖山海战后,元朝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全面占领中国。之后,元政府又积极对外扩张,频繁的战争加大了粮草的需求量,统治者需要更多粮仓来屯粮,便于给军队供应和输送更多粮食。

    元灭南宋后,统治者需要赏赐各封王大量财宝,加上开支繁重,财政日渐紧张。粮仓的设置与国家的税收紧密相关,是国家财政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面临财政危机的情况下,元朝统治者需要在全国设置粮仓来增加财政收入。

    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南移,江南地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国“粮仓”。《元史·食货志》记载:“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于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予江南。”但是元初,汴渠已经湮废,河北永济渠也不能完全通航,故一度通过水陆联运和海运的方式来转漕东南粮草。

    金代在中都城北开了一条闸河,下至通州接连白河,原拟引卢沟河为水源,可是卢沟河暴涨暴落,与通州高差也大,极易造成水灾,利用其他水源则难以得到保证,使闸河徒具虚名。元代则采用郭守敬的设计,由昌平引白浮、双塔等处泉水,通航条件有所改善,并改名为通惠河,这是京城运河的南线。此外,元代还有一条北线运河的坝河,和闸河情况相似,沿线有坝7处,称为阜通七坝。即由积水潭引水,东经钟楼到光熙门南出城,以下河道今天仍然存在。七坝位置也可复原,最西的千斯坝即在光熙门附近,门内街南则为占地颇广的千斯仓。北京漕运码头遗址

    元代不仅发展了京城附近的水运,为了取得南方的粮食供应,还修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其中一部分是利用隋代所开的旧有航道,即今天江苏淮阴以南和山东临清到河北和天津市的一段。隋时运河南北段的交汇点在洛阳以东的板渚,元代则在今临清与淮阴间取南北直线联系,开凿了惠通河与济州河,将黄河、泗水与大清河联系起来,再修会通河,将济州河与御河相连。元大都城与江南地区漕运连通,保证了粮食的供应。为了储存、转运漕运的粮食,元朝统治者在大都城渡口也大量设置粮仓,便于管理漕运。

    京城粮仓的概况

    元大都城除北面仅开二门外,东、南、西各开三门,内部中心为宫城,其外为皇城,再外则为大城。皇帝的祖庙叫太庙,在东侧南门(齐化门)内路北;祭祀土神、谷神的地方为社稷坛,在西侧南门(平则门)内的东北;重要衙署大都在皇城以南。元代京城粮仓大部分建在都城的东部,除基于地理方面的考虑即依水而建外,还充分考虑到粮仓必须有较高的地势,这样才能在雨季来临时使粮食不致浸水,粮仓所处的位置必须通风透气、阳光充足,才能防止粮食因潮湿而霉变。据《永乐大典》统计,元代京城官仓包括大都城内外千斯、相因等共22仓,小者有库房一二十间,大者有库房七八十间,每间可储粮2500石,主要分为太仓、常平仓、漕仓等。

    据史籍记载,殷商有“巨桥之粟”,西周有“九谷之委积”,设“廪人掌米,仓人掌谷”。秦统一后,历朝基本均以太仓为朝廷之仓。《元史》中记载:“太仓为御廪。”统治者在太仓附近开辟小片农田用以耕种,所得之粮便存在太仓之中。在靠近景山北墙的东西两个侧门里面,西侧的粮仓称为“兴庆阁”,东侧称为“集祥阁”,这就是元代为皇帝亲耕田边专门设置的仓廒。兴庆阁和集祥阁的样式、结构、色彩完全相同,阁楼的上顶为单檐四角攒尖顶,覆黄色琉璃瓦剪绿边琉璃宝顶,四角安置装饰跑兽。阁的南面有一个不大的券门,有木板门对开,由于墙壁太厚,阁内空间不大,四面光墙一通到顶。上架为全木结构的阁楼式建筑,四周骑墙头做围廊,廊内四面锁窗,窗脚嵌铜活加固。廊外四周设木围栏,围廊的入口设在阁楼的西北角西侧和东北角的东侧,只有在墙外架云梯才可以登上阁楼。如果推开窗向里面看,阁楼中间没有楼板,上下贯通,人们只可沿围廊环绕行走。兴庆阁与集祥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墙厚达到3.3米,中间并没有夹壁墙,要比金代在北京东城朝阳门内修建的太仓、元代修建的仓廒墙壁都厚得多,这在古代建筑中十分罕见。兴庆阁与集祥阁墙壁如此之厚,一方面是为了克服储粮后向外产生的巨大张力,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持恒温。在兴庆阁与集祥阁上都建有方形的阁楼,四面开窗,为了秋收时让皇帝可以看到人们扛着粮食,从仓廒上面的窗口往仓里倾倒粮食的丰收场景。兴庆阁与集祥阁之所以采用这种建筑形式,完全是皇家园林中把谷仓进行艺术化升华的结果。在太庙的后身还有北太仓,应是储米作祭祀之用。 (林娜)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