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德”的威胁在哪里?
今年2月7日,朝鲜宣布成功发射卫星。考虑到朝鲜的远程弹道导弹的发展可能走向成熟,美韩宣布就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问题进行磋商。中国则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表示反对,认为这会“破坏中国的安全利益”。那么,“萨德”系统的威胁究竟在哪里呢?
“萨德”系统的组成
“萨德”(THAAD)是“末段高空区域防御”(Terminal High-Altitude Area Defense)简称的音译。它是美国研制的车载可机动部署的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主要是针对高空导弹进行拦截,拦截高度超出大气层,达到了150千米。“萨德”系统的技术起点高、风险性强,是唯一能在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拦截弹道导弹的地基系统,因此其战技术性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
“萨德”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由拦截弹、车载式发射架、地面雷达以及战斗管理与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等部分组成。采用卫星、红外、雷达三位一体的综合预警方式。能与TMD(战区导弹防御)、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相连接,而且导弹射程远,防护区域大。
“萨德”系统的拦截弹应用了最新的动能拦截技术,它由姿控、轨控发动机组合提供直接控制力,采用侧窗探测凝视红外成像技术,能够识别、锁定并直接碰撞摧毁弹道导弹弹头。“萨德”的八联装拦截弹发射车,采用的是M997重型卡车底盘(与“爱国者”导弹的拖车底盘相同),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和维护性。
美军部署“萨德”系统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用来有效拦截中远程导弹,特别是对中国和俄罗斯发射的中远程导弹进行更有效拦截。因此,一旦“萨德”系统部署韩国,受影响的将不仅是朝鲜,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部署的战略战役导弹也将面临“威力贬值”的危险。如果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它拦截朝鲜导弹的时间肯定在上升段,这个初段就丧失了“萨德”本身最重要的性能。因为“萨德”最重要的是拦截中远程导弹的中间段和再入段,更针对的是中国和俄罗斯发射的中远程导弹。
配套的雷达是关键
“萨德”系统不仅可以在高空拦截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的来袭导弹,导致中国洲际导弹威慑力下降,更重要的是,其配套的探测距离达2000千米的AN/TPY-2型X波段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能够迅速远距离探测到刚刚发射升空的弹道导弹。
据美国原子能科学家联盟学者的估计,由于射程限制,中国当前最先进的“东风-31”系列洲际导弹可攻击美国本土的发射阵地仅有东北、华北等有限国土,均距韩国不远。而“萨德”系统配套的X波段AN/TPY-2雷达可探测起飞阶段的洲际导弹,为后续拦截提供预警和情报支持。中国在华北、东北部的导弹发射,基本上没出大气层就会被韩国境内的AN/TPY-2雷达精确捕获,平时可以侦测飞行参数,战时可为其他反导系统提供早期精确预警,从而大幅降低中国弹道导弹打击的突然性。
不仅如此,美国军方还一直在研究利用这种探测手段,在对方导弹的上升助推段就进行拦截的可能性。如果在韩国部署,它对中国和俄罗斯导弹的预警阶段都是处在初始的上升助推段。美国一直认为,上升助推段拦截最为理想,这样双方导弹的残骸会全部落在对方领土内,自己则毫发无损。从这点看,实际该系统已具备了一定的攻势防御能力,而非单纯的防卫性用途。
另外,AN/TPY-2雷达还具备相当的反隐身能力,它可以在500千米以外探测到雷达反射截面积为0.01平方米的隐身目标,美韩可用它探测中国的隐形战机。有鉴于此,中、俄2015年已明确反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俄罗斯更有针对性地多次在远东试射号称“反导杀手”的“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
另据报道,针对中、俄的强烈反对,韩美两国又在研究部署缩水版的“萨德”系统,即使用末段拦截雷达(TBR)替代AN/TPY-2雷达,前者的探测距离只有600~800千米,远低于后者的2000千米。
多层导弹“防御罩”
“萨德”系统除了进行前沿部署、早期预警之外,还能整合美军在东亚地区由“爱国者”系统和“宙斯盾”舰组成的陆、海双层反导网。
根据美国一贯的战略意图来看,美国在韩国进行试探性部署“萨德”系统后极可能向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继续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很可能是继“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之后,在亚太地区形成的第二个导弹防御体系。
“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主要针对中低空导弹进行拦截,而“萨德”导弹防御系统主要针对高空导弹进行拦截。目前,美国已在韩国部署了“爱国者2”和“爱国者3”,如果这次再把“萨德”系统放在韩国,就相当于陆基拦截方面有了三层,即在大气层以内的这一段有低层和中层两层,再加上大气层以外的高层,也就是150千米的高度,形成了三层绵密的导弹拦截网。如果美国在亚太建成多层导弹“防御罩”,就可将低空、高空的导弹都“罩”住,使其无法发挥作用。因此,一旦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将打破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平衡,对亚太地区尤其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庞 云 (李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