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6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952866
崖壁上的敦煌(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日 《百科知识》2016年第17期
崖壁上的敦煌

     考古材料显示,自距今11万年起,左江流域已经有了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以后,人类活动的遗址进一步增多,遗址堆积内涵丰富。然而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中鲜有关于这一区域民族的记载,直到汉代,典籍中才出现关于“骆越”人的只言片语。东汉以后“骆越”族称消失,却在历史史籍中相继出现乌浒、俚、僚、僮、侗等族称,而这皆应为“骆越”之后裔。“僮”的称谓出现在宋代以降。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建议下,“僮”这一称谓被改成“壮族”(谐“壮大”之义)。

    壮族的图腾崇拜是蛙。蛙的生命力顽强、繁殖能力旺盛,人们通过举行崇拜仪式,期望获得青蛙的灵性,拥有如青蛙一样的繁殖能力,让部族繁衍兴旺。先民们在崇拜青蛙旺盛的繁殖能力的基础上,观察到降雨时群蛙随之鸣叫,认为青蛙与降雨有着神秘的关系,祭蛙可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壮族蚂 [蚂] [别]节活动过程时,人们会敲击铜鼓、跳拟蛙舞以敬雷神,拟蛙舞者双手上举,双脚呈半蹲姿势,不停跳跃,不断变换队形和舞姿,模拟青蛙在田间跳跃嬉戏、捉虫等姿态。无论是节日的性质、祭拜对象和祭拜目的,还是舞蹈队形、舞姿及伴奏的铜鼓,与花山岩画上的舞人图像及其组合十分相似。

    研究人员还发现,花山岩画上的人物和动物图像均呈剪影式,未作细部描写。绘画者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这种方法绘画,其中包含着神秘的寓意。对于人的影子,原始人并不认为它仅仅是一种光学现象,而是把影子跟人的灵魂联系起来。直到现在,壮族人对于影子的神秘观念或禁忌习俗依然存在:忌讳被人踩踏自己的影子,吃饭时忌讳被别人的影子罩在自己的饭碗里,否则吃后会患病。这些民族志材料一方面说明壮族人对影子的认识,另一方面间接印证了花山岩画是壮族先民的创作。

    此外,当地至今仍有一些关于花山岩画的传说流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卷轴

    据说一位智勇双全的青年,因不甘忍受剥削和压迫,决心筹集兵马起事造反,打击地方贪官酷吏,推翻朝廷统治,因势单力薄而被打败;后来得到神仙指点帮助,暗中剪纸为兵马,秘藏于瓦缸内,或养蓄于竹节里,等待百日后,纸兵纸马就会变成千千万万能征善战的真兵真马;不料其所为不为母亲所理解,她埋怨儿子整日居家孤守空缸而不事农活。到了第99天,其母趁儿子外出之时,私入密室揭开储藏纸兵纸马的缸盖(或蓄匿纸兵纸马的竹节被人误砍),使还差一天就成形的纸兵纸马受惊后纷纷飞出,撞贴在江边崖壁上,一个个撞得血肉模糊,染成了血红的兵马,永久地贴在崖壁上。小伙子因无兵马相助,被官兵追杀而亡。

    还有一个传说称,岩画是某两个交战村落中,死者的血和亡魂贴在崖壁上、并显现出其形影所致。

    事实上,绝大多数花山岩画的传说都涉及神仙,那些纸上画出的人马就来自神授。今天,人们更倾向从科学、历史、艺术的角度对岩画进行解读。然而,千百年来,花山岩画的民间传说具有更深入人心的传播效果。花山被称为神仙山,花山岩画出自神仙的画笔,花山岩画具有帮助原住民反抗压迫的神异功能。这些有关神迹、神授、神灵的民间传说更容易得到原住民的心理认同,它们通过口耳世代相传,形成了广西壮族重要的神秘文化心理积淀。

    花山岩画是怎么画上去的?

    沿明江和左江两岸的岩画均绘于江岸峭壁上,岩画下方即湍急的河水,各个岩画点最上部的图像距离水面100米以上。这种独特选址使得作画者接近崖壁十分困难,在其上作画也就显得异常艰险。

    根据相关遗迹和周边地形地势的分析,学者们推测古代先民采用了至少四种方式进行岩画的绘制,即自下而上攀援法、直接搭架法、自上而下悬吊法、高水位浮船法。人们可根据各个不同地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可能是自下而上攀援法和直接搭架法。

    左江流域多洪水,夏季洪水暴发时,河水水位比正常水位高出十多米,人们可以坐船来到悬崖之下到达作画位置,此为浮船法;沿江岩画点中,一些画壁下方或左右两边有因地质原因形成的层理裂隙或台坎,下方台地长有高大的竹子和树木,为作画者提供了可以上攀至作画位置的条件,从而产生了自下而上攀援法;有些岩画点位于垂直的峭壁之上,作画者可依靠藤条、绳索从崖壁顶部悬吊至作画位置;有些岩画位置较高,且岩画上方岩石前凸,形成一个较大的负倾角岩厦,崖壁光滑,以上几种方法都难以到达,而骆越人习居干栏式建筑,擅长结栅构架,左江一带又多竹木,在崖下搭设十数米或数十米的竹木架供作画之用,并非难事,此即为直接搭架法。

    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花山左上方崖洞内采集到一截木桩,经北京大学考古系进行测定,距今大约2600~2760年,木桩可能为当年作画者上下岩洞系绳所用。

    为了保护花山岩画,当地曾搭建脚手架对岩画进行保护性修复,在此期间,研究人员得以近距离观察岩画图像的一些细节。根据图像笔痕都具有“横宽竖细”这一规律性特点,研究人员推断它们是用扁状画笔笔头横竖配合绘制而成。其绘制技法有一种叫以点定位法,即先点点,再涂色。研究人员据此判断岩画可能是多人流水线式作画。

    虽经历了2000余年的风吹日晒,左江花山岩画仍然保持了十分鲜艳的色彩,具有突出的视觉冲击力,这都得益于其独特的作画颜料。

    研究者采用科技手段对花山岩画的颜料进行分析,发现其为矿物颜料,主要组成是赤铁矿、方解石、高岭土和石英,颜料黏合剂采用的是新鲜的植物树液。经过漫长的变化,树液中的松柏醇转变成为木质素,由于木质素不溶于水,使得岩画能够历经风雨保存至今。

    花山岩画为何会衰亡?

    700年间,花山岩画经历了初创、发展、繁荣、衰落,东汉以后最终消亡。其消亡的具体原因,由于年代久远,加上缺乏文字记载,我们已无从知晓。

    有观点认为,在骆越内部各部族的征战中或是在抵抗外族入侵的征战中,创作岩画的部族最终战败,消失于历史长河中。花山岩画见证了他们曾经的辉煌,他们也曾通过岩画祈求战争胜利。

    另一种观点认为,岩画的衰亡与骆越族社会发展及人们的宗教观念改变有关。东汉时期,随着部族社会的发展和汉文化的传入及对骆越文化的影响日益强大,当地社会组织结构可能发生了变化,由氏族制度、集体劳动和共同消费转变为单门独户的小家庭生产方式,原有的宗教信仰体系已无法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人们也就渐渐不在崖壁作画了。

    无论哪种原因,有一点毋庸置疑,左江花山岩画是特别的,这种独特的语言符号、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表征方式,使得它在中国乃至世界岩画中都是独树一帜、难能可贵的人文景观,因而实现了我国岩画类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左江花山岩画中古朴的“蹲式人形”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代表符号之一出现在第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上,向世人展示了左江花山岩画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赵 菲 (房堃 张亚莎)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