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6年第17期
编号:12953624
崖壁上的敦煌(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日 《百科知识》 2016年第17期
     花山风光

    蜿蜒的广西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如玉带般串联起沿江两岸的高崖及遗留在峭壁上的赭红色岩画,与崖前台地一起构成了神秘、宏伟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赭红色的岩画在青山绿水间遗传千年,至今依然呈现出强烈的震撼效果和艺术魅力。这部“无字天书”创作于何时?是谁在悬崖上创作了它们?岩画究竟传达了什么信息?其功能又是什么……百象纷呈,困惑了古今数千年。

    “无字天书”

    岩画是一类特殊的古代遗迹,是指古代人类以敲凿、磨制、刻划或涂绘的方法在自然岩石、崖壁表面或岩洞内壁上绘制的图像和符号,早期也曾被称为崖画、崖雕、崖壁画、石头画、崖刻。“岩画”这一名词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英文“Rock Art”约定俗成的意译,后来逐渐成为专有名词。岩画细部
, http://www.100md.com
    英文中“Rock Art”指广义的岩石艺术,在岩画类世界遗产分类体系中,岩石艺术由二维平面图像类视觉艺术的“岩画”与三维立体雕塑类视觉艺术的“岩雕”构成,其共同特点都以岩石作为基本材料。然而“岩画”本身的制作又有凿刻手法和涂绘手法,前者通常被称作“岩刻画”或“岩刻”;后者则被称作“岩彩绘”或“岩绘”。 涂绘类岩画的颜料一般用天然矿石和其他有机物质混合而成,有白、黑、黄、橙等不同颜色,但最常见的还是红色,由赤铁矿石或动物血液掺和其他材料制成。花山岩画就是这种红色涂绘类岩画。

    大多数岩画创作于文字产生之前,作为远古时期的图像、神秘的未知符号,由于创作年代不祥,创作者不知,创作动机不明,有学者认为它们是早期不成熟的文字。从某种程度上讲,岩画也是一种未解之谜。美国学者肯尼迪·L.费德在其著作中将欧洲旧石器时代洞穴岩画和玛雅印第安文明的兴衰、欧洲巨石文化遗址并列为人类历史的三大未解之谜。

    正是因为岩画的种种不可知,今人只能尝试通过残存的图像遗迹了解人类遥远的过去,探索岩画创作者的精神世界。
, 百拇医药
    花山岩画在哪里

    花山岩画在当地的壮族语言里被称为“岜崃”,意为布满斑纹图案的山崖,也就是有画的山崖——“画山”,因“画”与“花”音近,后“画山”讹为“花山”。

    人们通常所称的“花山”岩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花山岩画是指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左江流域的岩画群,狭义的则是指分布于广西宁明县明江东岸的花山岩画。

    左江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其西面为云贵高原的余脉,北面为西大明山,行成天然屏障,南面为十万大山,整个地区呈西北高东南低之势,其东部与邕江流域连为一体,构成南宁盆地。该地属亚热带岩溶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质地貌复杂,江河密布,溪水横流,土地肥沃。

    前不久刚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及扶绥县境内,由岩画密集分布、最具代表性的3个文化景观区域组成,包括38个岩画点,岩画所在的山体和对面的台地,以及约105千米左江、明江河段,面积总计6621.6公顷。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宁明县耀达村明江河畔的花山岩画。在临江巨大的崖壁上绘制着巨大的画幅,画幅长约221米、高约40米,密布着数量众多、形象鲜明、排列有序的赭红色图像,目前尚可辨认的有1951个,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画面最大、图像数量最多的涂绘类岩画。局部临摹图
, http://www.100md.com
    这里的岩画位于临河的高大峭壁之上,呈带状分布,其对面往往有一块面积稍大的平坦沙地。岩画画面分布较为集中,主题统一,规模宏大,与周边山水完美结合,体现出一种宏伟的气势。在方向的选择上,画面大部分朝南或基本朝南,一部分朝向东和西,朝北的很少,朝向正北的目前还没有发现;作画的崖壁大多宽大平整、基本垂直于地面或上部外凸下部内凹,倾斜面见天的崖壁上未见有画。

    此外,绘有岩画的石壁大多为灰黄色或灰白色,与赭红色画像形成较为强烈的反差,衬得红色岩画格外醒目、鲜艳,其他颜色的石壁上则很少有画甚至完全无画。

    花山岩画是如何被发现的?

    由于左江流域地处我国南部边陲,又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山区,历史上一直被中原人视为蛮荒之地。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天气极为湿热,这里曾是令人闻之色变的“瘴疠”之地,直到唐代仍被中原人视为畏途,是犯官流放之地。自秦始皇统一岭南、设置郡县以后,广西虽然一直处于历代中央王朝统治之下,但各朝代对其一直采取“羁縻”政策,由地方头领“以其故俗治”,中央王朝政府并不直接进行统治。由于中原人进入左江流域的时间较晚,历代史籍对当地的记载既少也较晚。

    直到宋代,左江流域的崖壁画才渐为世人所知,并记录入籍。宋代李石《续博物志》卷八云:“二广深黯石壁上有鬼影,如澹墨画。船人行,以为其祖考,祭之不敢慢。”这里所说的“二广深黯”可能就是指今广西左江。

    明代有位名叫张穆的文人,将太平府(今崇左县)芹江沿岸的崖壁画载入其所著的《异闻录》一书中。清人汪森转引张穆的《异闻录》说:“广西太平府,有高崖数里,现兵马持刀杖,或有无首者,舟人戒无指,有言之者,则患病。”由此可见,人们将这些岩画神秘化和神圣化了,也给左江岩画增添了一层浓厚的神秘色彩。, 百拇医药(房堃 张亚莎)
1 2 3下一页